当期目录

    2012年 第7卷 第09期    刊出日期:2012-09-20
    主编手记
    睡 眠
    王拥军
    2012, 7(09):  679-681. 
    PDF (25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音乐与认知
    潘小平
    2012, 7(09):  683-684. 
    PDF (14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睡眠质量和相关因素分析
    梅川;王真真;钟伟丽;牛富生
    2012, 7(09):  685-689. 
    摘要 ( )   PDF (23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相关因素。方法 对急性脑血管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测定,比较两组的各项分值差异;进一步对急性脑血管患者进行艾森克人格特征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e,EPQ)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并与患者的PSQI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PSQI平均得分13.12±2.73分,PSQI>7分者126例(54.07%)。急性脑血管病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药物、日间功能和睡眠质量指数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龄、左侧病变、前循环病变是影响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睡眠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患者个性特点和积极、消极应对分值具有相关性。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其睡眠质量受年龄、左右侧别、病变血管、个性特点和应对方式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脑梗死慢性期抑郁状态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初步研究
    张彤;薛静;梁德君;王拥军
    2012, 7(09):  690-697. 
    摘要 ( )   PDF (19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在脑梗死慢性期抑郁状态患者脑白质细微结构变化中的价值,从脑白质结构细微变化的角度初步探讨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择首次发病、单侧病灶、既往无抑郁病史及未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收集其人口学资料及相关临床指标。在发病90±7 d完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Depression,HRSD),并根据HRSD结果分为脑梗死慢性期抑郁状态组(HRSD≥8)和非抑郁状态组(HRSD<8)两组,比较两组脑内解剖结构的磁共振DTI序列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偏侧化指数(laterality index,LI)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共入组脑梗死慢性期抑郁状态组13例患者,脑梗死慢性期非抑郁状态组15例患者。抑郁状态组患者双侧额中回的白质FA值较非抑郁状态组低(右侧468.77±90.14 vs 565.26±112.33,P =0.02;左侧452.15±50.24 vs 539.16±85.19,P =0.003)。两组间不同解剖部位的双侧FA值以及两组间不同解剖部位的偏侧化指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DTI技术可显示脑梗死慢性期抑郁状态患者脑内存在白质纤维束细微结构的改变。脑梗死慢性期抑郁状态患者双侧额中回FA值降低,提示前额叶背外侧神经通路的损害可能构成了脑梗死后发生抑郁状态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抑郁危险因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杨中华;张宁;白莹;王安心;王展;王艳云;吴佳;王春雪
    2012, 7(09):  698-704. 
    摘要 ( )   PDF (19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在前瞻性队列研究中调查卒中单元模式下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发病14 d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相关临床指标及影像学资料。发病后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和心理量表的评定,分为PSD组和非PSD组,比较两组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差异,分析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268例患者入组,其中PSD组116例,非PSD组152例。PSD组女性、糖尿病史、性格急躁和内向的患者的比例高于非PSD组;PSD组发病后14 d NIHSS分值高于非PSD组,MMSE低于非PSD组;PSD组梗死病灶累及基底节的比例高于非PSD组;PSD组双侧内侧颞叶、右侧顶叶、双侧枕叶脑萎缩出现率高于非PSD组。女性(P <0.0001,OR 7.064,95%CI 3.334~14.966)、发病14 d NIHSS(P =0.0020,OR 1.158,95%CI 1.055~1.272)是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前性格随和(P=0.0264,OR 0.447,95%CI 0.220~0.910)是避免急性期卒中后抑郁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女性、发病后14 d的神经功能缺损水平是卒中急性期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前性格随和是避免发生PSD的保护性因素。
    卒中后抑郁的长程脑电图研究
    侯小兵;张虹桥;周铨;谢坚
    2012, 7(09):  705-708. 
    摘要 ( )   PDF (17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患者长程脑电图的特点。方法 选取卒中后抑郁患者101例,行长程脑电图,计算睁闭眼实验后第一个10 sec内脑电图δ、θ、α、β波的时间,以及整夜S1、S2、S3、S4睡眠阶段和快动眼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REM)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与健康对照组脑电图结构进行比较。结果 卒中后抑郁组较对照组脑电图上慢波(δ和θ波)明显增加(δ波P=0.001,θ波P=0.005),α波明显减少(P=0.008),β波无显著差异。和正常对照组睡眠结构比较,卒中后抑郁组睡眠S2、S3和S4阶段比例减少(P值分别为0.008、0.004),睡眠S1阶段和REM比例增加(P值分别为0.001和0.006)。结论 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脑电背景慢波增多;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浅睡眠多,而中到深度睡眠减少。
    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内微出血特点及危险因素的研究
    张继红;田开语;李雪松;宫旭海;刘江华;杨凤民;王拥军
    2012, 7(09):  709-714. 
    摘要 ( )   PDF (19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脑内微出血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在脑内各区域的分布情况,观察缺血性卒中亚型之间微出血发生率的差异,初步分析其相关因素及其与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病变等微小血管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连续入选261例心源性栓塞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及小动脉闭塞型3个亚型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用头颅磁共振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gradient-echoT2*-weighted,GRE-T2*)观察脑内微出血的数目及部位,同时观察腔隙性脑梗死数目和部位以及脑白质病变程度。结果 80例患者(30.70%)存在脑内微出血,数目为1~109个。微出血最常见于皮质-皮质下区(46.09%),其次位于基底节区(27.80%)。各亚型中小动脉闭塞型患者脑内微出血的发生率最高(53.30%)。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数目及脑白质改变程度为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内微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别为4.364、1.190和1.310;脑内微出血的分级与腔隙性梗死分级(r =0.519,P <0.001)及白质改变程度(r =0.437,P <0.001)显著相关。结论 微出血在缺血性卒中患者特别是小动脉闭塞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微出血与腔隙性脑梗死数目及脑白质改变明显相关。
    编者按
    卒中后情感障碍
    潘小平
    2012, 7(09):  715-715. 
    PDF (13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论坛
    重视卒中后情感障碍
    潘小平
    2012, 7(09):  716-720. 
    PDF (135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卒中后病理性哭笑的研究现状
    吴小琴;刘晓加
    2012, 7(09):  721-725. 
    PDF (13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卒中后抑郁发病率的性别差异
    徐利敏;潘小平
    2012, 7(09):  726-728. 
    PDF (13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讨论
    卒中后抑郁共病惊恐障碍治疗1例
    袁彦伯;张玉虎
    2012, 7(09):  729-732. 
    PDF (15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与规范
    美国临床内分泌协会:血脂异常管理和动脉粥样硬化预防指南(节选第一部分)
    沈东超;吴硕琳;吴佳;王春育;张伟丽
    2012, 7(09):  733-739. 
    PDF (18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快讯
    卒中管理与临床研究培训SMART项目2012全国专家会在京召开
    SMART项目组
    2012, 7(09):  740-741. 
    PDF (27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脑小血管病变和抑郁的关系
    胡蓉;杨淞然;潘小平
    2012, 7(09):  742-746. 
    摘要 ( )   PDF (14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小血管病变是指一组累及脑部小动脉、细动脉和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病变的总称,影像学特点主要包括脑白质病变、腔隙性脑梗死和微出血。脑小血管病变与抑郁的发病及预后相关,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为小血管病变破坏了皮质-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皮质环路。本文针对脑小血管病变与抑郁的关系这一热点问题,分别从脑白质病变、腔隙性脑梗死及微出血与抑郁的关系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脑白质病变的研究
    李广生;杨淞然;潘小平
    2012, 7(09):  747-752. 
    摘要 ( )   PDF (14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白质病变,在影像学中又称为脑白质疏松症,是脑微血管病变的一种重要类型。有大量研究表明,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脑白质病变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弥散张量成像对白质纤维的显示具有一定的优势,成为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的重要工具。本文对近年来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研究予以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