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5年 第10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15-04-20
    主编手记
    走出阴霾
    王拥军
    2015, 10(04):  273-278. 
    PDF (393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啮齿类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
    王群,王拥军
    2015, 10(04):  279-283. 
    PDF (161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超声靶向微泡破裂技术联合shRNA质粒沉默Toll样受体4基因
    郑 1,梁燕玲1,陈佳1,陈智毅2,李斯颖1,罗建华1,方小波1
    2015, 10(04):  284-290. 
    摘要 ( )   PDF (233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4表达水平与脑缺血合并高血糖后的痫性发作及脑梗死预 后相关,本文探讨超声靶向微泡破裂(ultrasound-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UTMD)联合短发夹 核糖核酸(short hairpin ribonucleic acid,shRNA)干扰技术沉默TLR4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方法 将32只实验用Wistar大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NS)、裸质粒组(P)、质粒联合超声辐照组 (P+UTMD)、质粒与SonoVue联合超声辐照组(P+S+UTMD),每组各8只。裸质粒组注入质粒,质粒联 合超声辐照组注入质粒行超声辐照,质粒与SonoVue联合超声辐照组侧脑室注入质粒和SonoVue微泡 并行超声辐照,处理4 d后每组取5只大鼠行Western Blot检测大脑TLR4蛋白表达,取3只大鼠行免疫组 织化学染色。 结果 质粒联合超声辐照组和质粒与S o n oV u e联合超声辐照组抑制效果明显(P+S +U TM D: 0.223±0.009,P+UTMD:0.277±0.013,t 1,3=4.900,P<0.01;t 1,4=8.779,P<0.01),裸质粒组与空白 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NS:0.351±0.030,P:0.339±0.034,t 1,2=0.590,P>0.05),而质粒与SonoVue 联合超声辐照组与质粒联合超声辐照组相比抑制效果更好(P+S+UTMD:0.223±0.009,P+UTMD: 0.277±0.013,t 3,4=7.006,P<0.05)。免疫组织化学的平均光度值分析显示,质粒联合超声辐照组和 质粒与SonoVue联合超声辐照组抑制效果明显(P+S+UTMD:0.026±0.0013,P+UTMD:0.058±0.0014, t 1,3=8.334,P<0.01;t 1,4=21.027,P<0.01),裸质粒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NS:0.079±0.0048, P:0.077±0.0012,t 1,2=0.797,P>0.05),而质粒与SonoVue联合超声辐照组与质粒联合超声辐照组相 比抑制效果更好(P+S+UTMD:0.026±0.0013,P+UTMD:0.058±0.0014,t 3,4=33.254,P<0.05)。 结论 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shRNA质粒可高效稳定沉默TLR4基因。

    脑苷肌肽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分泌GDNF
    保护AAPH诱导神经元损伤的实验研究
    郭安臣1,2,3,4,赵一龙2,4,5,苏芳2,4,5,李巍巍2,4,5,王拥军2,3,4,5,王群2,3,4,5
    2015, 10(04):  291-297. 
    摘要 ( )   PDF (300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研究脑苷肌肽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脑保护 中的作用。 方法 取10只孕16~18 d SD大鼠的胚胎、及10只24 h SD乳鼠的脑组织分别用于原代神经元及原代星 形胶质细胞培养,经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培养的细胞分别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后,给予1 mmol/L、 5 mmol/L、10 mmol/L、20 mmol/L和40 mmol/L 2,2-偶氮二(2-甲基丙基咪)二盐酸盐{2,2’-Azobis [(2-methylpropionamidine)dihydrochloride,AAPH]}模拟缺血性卒中诱导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损伤, 并通过利用分光光度计分析细胞活力,观察AAPH对细胞活力的影响;观察0.025 μg/ml、0.05 μg/ml 和0.1 μg/ml脑苷肌肽对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同时制备脑苷肌肽-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 比较条件培养基对AAPH诱导的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结果 经分光光度计分析40 mmol/L AAPH为合适诱导损伤浓度,在AAPH损伤4 h后,分别给予不同 浓度的脑苷肌肽共同孵育24 h。结果显示0.025 μg/ml、0.05 μg/ml和0.1 μg/ml浓度的脑苷肌肽均 能够减轻AAPH造成的星形胶质细胞损伤,但0.05 μg/ml和0.1 μg/ml的脑苷肌肽的保护作最为显著。 0.1 μg/ml脑苷肌肽-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能够通过促进胶质细胞分泌胶质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进而保护AAPH诱导的神经元损伤(P<0.05)。而将0.1 μg/ml的脑苷肌肽作用24 h后的细胞上清液作 为条件培养基,在40 mmol/L AAPH诱导神经元损伤后加入脑苷肌肽-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作用 24 h。检测神经元细胞活力,发现脑苷肌肽-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能够逆转AAPH造成的神经元 损伤,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 脑苷肌肽作为临床常用的神经保护剂,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是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分泌胶质 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痫性发作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来自中国国家卒中登记数据库
    李子孝1,王春雪2,王伊龙1,李林子3,赵性泉2,邵晓秋4,王春娟1,潘岳松1,王拥军1,2
    2015, 10(04):  298-305. 
    摘要 ( )   PDF (273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评价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伴发痫性症状的发生率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07年9月~2008年8月中国国家卒中登记数据库的2862例既 往无癫痫病史的发病14 d内住院的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住院时记录患者发病时或住院期间是否 合并痫性发作症状,根据是否合并痫性发作分为合并痫性发作组和未合并痫性发作组,比较两组 患者的基本特征。采用多因素回归模型评价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既往史、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幕上脑出血累及部位和体积、住院合并症与痫性发作的相关性。 结果 2862例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年龄中位数62.0岁(四分位间距53.0~72.0),1115例(39.0%)为 女性,1921例(67.1%)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33例(4.6%)患者合并痫性发作。与未合并痫性发作患者相 比,合并痫性发作患者GCS平均评分低(9.5 vs 12.5,P =0.006),合并脑积水(5.3% vs 1.5%,P =0.050) 和肺炎(30.1% vs 17.0%,P<0.001)的比例高。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下列因素与幕上自发性脑出血 患者伴发痫性发作独立相关:入院时GCS评分每降低2分[比值比(odds ratio,OR)1.32,95%可信区间 (confidence interval,CI)1.21~1.45]、血肿累及皮层(OR 5.82,95%CI 3.88~8.72)、合并脑积水(OR 2.73, 95%CI 1.14~6.56)和合并肺炎(OR 1.65,95%CI 1.09~2.52)。 结论 痫性发作是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昏迷程度、血肿累及皮层, 以及合并脑积水和肺炎是并发痫性发作症状的危险因素。

    社区女性对卒中传统危险因素和自身卒中风险认知的调查研究
    杨娟1,王健1,欧书2,张杰2,王妮2,杨娜2,高攀2,何兰英1,庞睿娟1
    2015, 10(04):  306-312. 
    摘要 ( )   PDF (249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重庆市渝中区社区女性居民对卒中传统危险因素及卒中发生风险的认识情况。 方法 于2011年1月至12月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渝中区抽取1000户住户,每户确定 一位女性居民,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以面对面的方式调查社区女性居民对卒中传统危险因素(吸 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既往卒中病史)及自身卒中风险的认识情况。 结果 共68 2例调查对象完成了问卷调查。社区女性居民对卒中传统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为 53.8%~88.0%;卒中风险的认识水平仅为17.2%,文化程度、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既往卒中病史 与卒中风险的认识水平独立相关(P<0.05);自身存在的卒中危险因素数量越多,认识到存在卒中风险 的比例越高(P<0.05)。 结论 社区女性居民对卒中风险的认识水平偏低,尤其是存在卒中危险因素的女性,其卒中风险认 识水平有待提高。

    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刘明勇,周立春
    2015, 10(04):  313-318. 
    摘要 ( )   PDF (22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朝阳医院西区2013年6月~2014年6月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96例,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有无,测定内中膜厚度及其最大斑块厚度。在发 病4 d内检测其血清HCY浓度。患者按照有无斑块分为斑块组(n =152)和无斑块组(n =44)。组间比 较采用秩和检验,HCY与颈动脉斑块最大厚度的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 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无斑块组(n =44)的HCY中位数是11.6 μ mol/L,斑块组(n =152)的HCY的中位数是14.0 μ mol/L,秩和 检验P =0.011。Spearman相关检验发现HCY与颈动脉最大斑块厚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 =0.247, P <0.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比值比(odds ratio,OR)1.08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50~1.131,P =0.0001]、男性性别(OR 4.304,95%CI 1.738~10.660,P =0.002)、高血 压史(OR 3.864,95%CI 1.750~8.534,P =0.001)是影响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CY(OR 1.026, 95%CI 0.973~1.081,P =0.344)对斑块形成的影响无显著性。但是,对于非心源性脑梗死亚组 (n =183)分析发现HCY是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267,95%CI 1.006~1.430,P =0.003)。 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斑块组血清HCY高于无斑块组,血清HCY与颈动脉最大斑块厚度呈正 相关。在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中HCY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专题综述
    自噬——脑缺血损伤中的双刃剑
    李巍巍1,2,3,王群2,3,4,5,郭安臣2,3,5,王拥军2,3,4,5,李俊发1,2,3
    2015, 10(04):  319-325. 
    摘要 ( )   PDF (286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来研究表明,自噬可能成为卒中治疗过程中的新靶点,但是自噬在脑缺血过程中的激 活是否提升神经元存活率一直存在争议,关于其对于脑缺血后神经元发挥的作用是保护还是加重 损伤尚不明确。本文主要综述脑缺血后自噬在缺血/低氧损伤中可能发挥的双重作用及其可能的信 号通路。

    缺血性卒中体外模型建立
    郭安臣1,2,3,4,赵一龙2,4,5,苏芳2,4,5,李巍巍2,4,5,王拥军2,3,4,5,王群2,3,4,5
    2015, 10(04):  326-330. 
    摘要 ( )   PDF (20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缺血性卒中占全部卒中的60%~80%。缺血性卒中体外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对揭示其发病 机制及探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分别从神经元、胶质细胞、内皮细胞、血脑屏障、血管神 经单元等角度建立起可靠的研究缺血性卒中的研究平台。本文对各种缺血性卒中的体外模型的制备 方案及应用方法的最新进展展开综述,为缺血性卒中的研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方法选择。

    MiRNA与血小板活性的研究进展:一个新的评估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林泽明1,2,刘新通2
    2015, 10(04):  331-335. 
    摘要 ( )   PDF (233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的小RNA分子,在人体内含量丰富且参与许多生 命活动的调控。MiRNA在血小板形成、mRNA调控、蛋白合成及激活各个过程均有特异性表达,如 miRNA参与调节巨核细胞的生成、分化和血小板激活通路等。许多研究试图进一步阐明miRNA与血小 板活性的关系,为寻找评估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新的方向。

    病例讨论
    常规磁共振成像诊断无症状性出血转化1例
    刘彤彤1,陈新2,陈晓虹2
    2015, 10(04):  336-339. 
    PDF (211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与共识
    卒中一级预防指南: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致医疗专业者的声明(第三部分)
    许保磊1,赵明磊1,吴昊1,黄维1,李颖1,宋哲1,王力锋1,王力1,徐胜媛1,高文超2,毕齐1
    2015, 10(04):  340-353. 
    摘要 ( )   PDF (20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更新版指南的目的是为那些尚未患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人群提供深入及时的 卒中预防循证建议。循证建议涉及危险因素的控制、头颈部循环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介入方法, 以及为预防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性卒中而进行的抗栓治疗。更为深入的建议还涉及遗传和药理学 试验,以及其他特殊情况下的卒中预防,如镰状细胞病和卵圆孔未闭。

    综述
    孕产妇脑静脉窦及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及误诊分析
    方小波,梁燕玲
    2015, 10(04):  354-358. 
    摘要 ( )   PDF (202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静脉窦及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CVST)是缺血性脑血管病 的特殊类型,好发于妊娠期和产褥期的孕产妇。发病率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易于误诊、 漏诊,死亡率、致残率高,但早期诊断和干预则预后良好。本文重点就孕产妇CVST的早期诊断及误 诊相关研究做一综述,以促进临床医师及早识别危险预警,避免误诊,早期诊断,及时干预。

    卒中后抑郁与脑小血管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明宝红1,郭阳2
    2015, 10(04):  359-363. 
    摘要 ( )   PDF (208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卒中后抑郁为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患者的精神及神经功能恢复,甚至增加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对患者的预后产生消极影响。卒中后抑郁与病变部位、病变程度等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近年来研究证实脑小血管病变同样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小血管病的发病率随之增加,它不仅是卒中后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且会加重卒中后抑郁的严重程度。本文对脑小血管病与卒中后抑郁的关系做一综述。

    教学园地
    全科医师在神经内科专科培训时的带教体会及存在的问题
    许春伶,陈葵,李继梅
    2015, 10(04):  364-365. 
    PDF (162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三结合教学法对提升研究生在脑血管病领域培养中的运用探索
    徐斌,康更洁,孙利
    2015, 10(04):  366-368. 
    摘要 ( )   PDF (21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三结合教学法(典型病例、文献复习、临床运用)对临床神经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处理脑血管病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2011级、2012级神经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26名,分为试验组(14名)和对照组(12名),分别在神经科临床轮转阶段接受以三结合教学法与传统授课式教学培养,比较两组研究生出科考核时的临床运用技能。 结果  两组学生的基线成绩及受教育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接受三结合教学法培养的研究生较传统授课式教学培养的研究生在病例总结分析、信息整合、诊疗思路、临床思维及表达、英文文献的提炼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三结合教学法(典型病例、文献复习、临床运用)可提高临床神经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研究生教学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