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1年 第6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1-11-20
    主编手记
    体验晕厥
    王拥军
    2011, 6(11):  847-848. 
    PDF (22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晕厥的多学科评估与管理
    王吉云
    2011, 6(11):  849-851. 
    PDF (14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缺血型烟雾病脑硬膜动脉血管融通术后血管重建效果及影响因素
    宗睿;暴向阳;杨琳;柳伟伟;段炼
    2011, 6(11):  852-857. 
    摘要 ( )   PDF (20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缺血型烟雾病脑硬膜动脉血管融通术(encephalo-duro-arterio-synangiosis,EDAS)后血管重建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EDAS术治疗的120例缺血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性别、首次手术年龄、术前脑糖代谢情况、脑梗死类型、手术侧别、颈内动脉分期、大脑后动脉分期、前后循环间代偿以及左右侧代偿与术后动脉向颅内生长情况之间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102例患者接受双侧手术,18例接受单侧手术,总共手术为222例侧。术后动脉向颅内生长的有174例侧,血管重建有效率7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手术年龄[优势比(odds ratio,OR)为1.0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12~1.049],大脑后动脉分期(OR =0.767,95%CI 0.601~0.977,P =0.0319),左右侧代偿(OR =0.499,95%CI 0.280~0.891,P =0.0188)及脑梗死类型与血管重建效果有关。相对于正常脑组织,皮层梗死(OR =0.275,95%CI 0.133~0.569,P =0.0005)、皮层下白质梗死(OR =0.317,95%CI 0.131~0.763,P =0.0104)和点状梗死(OR =0.392,95%CI 0.193~0.796,P =0.0096)血管重建效果更好。结论 EDAS可以有效建立颅内外血管重建。首次手术年龄越低、大脑后动脉分期越高、有左右侧代偿可以获得更好的术后血管重建;相对于正常脑组织,出现皮层梗死、皮层下白质梗死和点状梗死类型脑组织可获得更好血管重建效果
    头颈联合64层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外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
    陆敬民;钟井松;林千早;赵连东;杨益龙
    2011, 6(11):  858-863. 
    摘要 ( )   PDF (33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头颈联合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64-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64-SSCTA)诊断颅内外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临床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和缺血性卒中患者行64-SS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影像资料。以DSA作为“金标准”,计算64-SSCTA显示血管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并对比64-SSCTA和DSA显示血管狭窄的符合程度。结果 74例患者共有814支动脉血管接受评价,64-SSCTA显像中诊断为狭窄或闭塞的有117支,其中103支被DSA证实;有697支诊断为正常的血管,其中688支与DSA结果一致。以DSA作为“金标准”计算出64-SSCTA对患者头颈血管病变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2.0%、98.0%和97.2%。64-SSCTA与DSA的吻合系数Kappa =0.81,P<0.01。对比分析发现,64-SSCTA和DSA对血管狭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6,P =0.439)。结论 64-SSCTA对颅内、外动脉血管狭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可能为颅内、外动脉血管狭窄提供一种常用的、无创的检测手段,并为颅内、外动脉狭窄的临床治疗提供较为详尽、客观、准确的影像依据。
    皮层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对大鼠脑缺血皮层运动区突触超微结构及结构参数的影响
    谢瑞禄;孙异临;郑建;杨力军;王硕;赵继宗;曹勇
    2011, 6(11):  864-868. 
    摘要 ( )   PDF (22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皮层电刺激联合康复锻炼对大鼠脑缺血皮层运动区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成年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30只,在大鼠训练模具中进行单个食粒抓取训练,训练7 d后记录大鼠的优势爪,训练共持续14 d,14 d后连续3 d测定每只大鼠抓取食粒成功率。纳入标准要求连续3 d抓取食粒成功率至少高于30%,共有18只大鼠入组。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定位脑运动区,将内皮素注射到大脑中动脉的起始点附近,阻断大脑中动脉的供血区域,制造大鼠脑梗死模型,并在相应运动皮层硬膜外放置刺激电极。脑梗死模型建立后,大鼠随机分为刺激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进行14 d的康复治疗:刺激组大鼠在电刺激的同时进行单个食粒抓取功能锻炼;对照组大鼠只进行单个食粒抓取功能锻炼。康复治疗14 d后对大鼠进行灌注取脑,取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电镜下观察突触超微结构改变,应用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对选定的突触超微结构参数,即突触数量及突触间隙宽度等进行分析。结果 ①术后大鼠共死亡3只,死亡原因考虑为术后感染。②术前两组大鼠抓取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康复治疗后刺激组大鼠抓取成功率高于对照组[(31.8±8.3)% vs (18.1±4.4)%,P =0.021]。③采用Image J软件进行电镜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刺激组大鼠脑缺血皮层运动区突触数量较对照组增多[(0.0520±0.0383)个/μm3 vs (0.0387±0.0315)个/μm3,P =0.022]。两组间突触间隙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皮层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较单纯康复治疗能够促进大鼠脑梗死灶周围皮层运动区突触数量增加,增强了突触超微结构的可塑性。
    缺血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变化的影响
    王国峰;刘伯芹;赵玉芳;赵仁亮
    2011, 6(11):  869-875. 
    摘要 ( )   PDF (26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局灶性缺血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方法 将99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9只、非缺血预处理(non-ischemic preconditioning,NIP)组45只、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组45只,后两组按照再灌注时间随机分成1 d,3 d,7 d,14 d,21 d,5个亚组,每亚组9只大鼠。对IP组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性IP模型,分别在IP后1 d,3 d,7 d,14 d,21 d对大鼠进行再次缺血2 h再灌注22 h,然后取脑检查。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检测MVD变化,原位杂交法检测VEGF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表达。结果 ①组间比较:对照组无梗死灶,未见有VEGF mRNA表达,IP组1 d,3 d,7 d亚组梗死体积较NIP组相应亚组明显减小(P均为0.001)。IP组1 d,3 d,7 d亚组VEGF mRNA较NIP组相应亚组表达明显增高(P分别为0.002、0.001、0.001),IP组3 d,7 d亚组MVD较NIP组相应亚组表达明显增高(P分别为0.012、0.001)。②组内比较:IP组3 d亚组梗死体积减小最为明显,明显小于同组内其他亚组(与1 d、7 d、14 d、21 d亚组相比,P分别为0.001、0.042、0.001、0.001);7 d亚组微血管在缺血灶周边区分布最为密集,MVD明显高于同组内其他亚组(与1 d、3 d、14 d、21 d亚组相比,P分别为0.001、0.003、0.004、0.001);VEGF mRNA在IP后1 d表达即开始升高,高峰出现在IP后3 d,持续至7 d,且IP组3 d亚组VEGFmRNA表达明显高于同组内其他亚组(与1 d、7 d、14 d、21 d亚组相比,P分别为0.001、0.038、0.007、0.005)。③VEGF mRNA表达与MVD变化呈一定正相关性(r =0.472,P =0.017)。结论 VEGF mRNA及MVD在缺血预处理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的相应时间点内表达有所增加,VEGF及微血管形成可能在脑缺血耐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2010年北京友谊医院脑血管病药物应用分析
    严钧;刘静
    2011, 6(11):  876-881. 
    摘要 ( )   PDF (20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北京友谊医院2008~2010年脑血管病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法(defined daily dose,DDD),对我院脑血管病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日均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北京友谊医院药品总销售金额逐年递增,脑血管病药物销售金额也随之上升,其中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和奥扎格雷粉针3种脑血管病药物在近3年的销售金额均居前3位;DDDs排序前3位的脑血管病药物分别为阿司匹林肠溶片(合资)、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尼麦角林胶囊。结论 北京友谊医院使用脑血管病药物基本合理,遵循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对均衡的规律。
    编者按
    晕厥
    王吉云
    2011, 6(11):  882-882. 
    PDF (14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论坛
    晕厥的评估及治疗实践
    王吉云
    2011, 6(11):  883-887. 
    PDF (14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神经系统疾病与晕厥
    侯晓霞
    2011, 6(11):  888-890. 
    PDF (19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讨论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误诊1例
    易婷玉;陈跃鸿;吴宗忠;陈文伙;陈柏龄;郭婷辉
    2011, 6(11):  891-894. 
    PDF (18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动脉弓源性栓子致双侧大脑前动脉区梗死1例
    徐子奇;罗本燕;袁敏;梁辉
    2011, 6(11):  895-897. 
    PDF (19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与规范
    欧洲心脏病协会心房颤动管理指南
    吴建维;侯晓霞;杨毅;王吉云
    2011, 6(11):  898-910. 
    PDF (21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和心脏节律协会针对心房颤动患者治疗的更新(达比加群的应用)
    陈宇;白彩;张娟;杨毅;王吉云
    2011, 6(11):  911-914. 
    PDF (19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氯吡格雷、华法林及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卒中的遗传药理学研究
    高一鹭;张拥波;李继梅
    2011, 6(11):  915-921. 
    摘要 ( )   PDF (14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及血脂调控药物是临床治疗与预防缺血性卒中(ischaemic stroke,IS)的重要措施,而氯吡格雷、华法林及他汀类药物是其中常用的治疗药物;然而,遗传因素可导致药物代谢酶、转运体及作用靶点等药物反应相关蛋白活性出现个体差异,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本文将探讨氯吡格雷、华法林及他汀类药物治疗IS的遗传药理学,并分析影响药物疗效及毒副作用的基因多态性,以利个体化的IS治疗与预防
    血压波动对脑梗死后脑灌注的影响
    聂志余;靳令经
    2011, 6(11):  922-926. 
    摘要 ( )   PDF (14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主要从脑血管的自动调节与自动调节受损、脑小血管病变可导致脑血管反应性受损、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速度、脑血流量与血压的相关性,脑梗死侧大脑半球脑灌注降低、低血压对脑主要动脉狭窄者可导致狭窄远端脑组织局部低灌注等几个方面来讨论脑梗死后血压的变化对脑血流速度、脑血流量的影响。给临床医生提出一个思考问题,在脑梗死的急性期把血压控制在多少才是最合适的水平,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最有益。
    教学园地
    神经血管介入专业研究生的培养
    高峰
    2011, 6(11):  927-930. 
    摘要 ( )   PDF (14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神经血管介入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专业,该专业的研究生培养要求临床与科研并重。在实践中加强研究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强化科研实践,并通过临床和科研教学例会、创造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等形式,有利于培养具有科研创造性和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临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