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6年 第11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6-11-20
    当期封面目录
    当期封面目录
    2016, 11(11):  1-4. 
    PDF (49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编手记
    解 决 之 道
    王拥军
    2016, 11(11):  903-903.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6.11.001
    PDF (13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卒中与睡眠障碍
    于逢春,周正宏
    2016, 11(11):  905-911.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6.11.002
    PDF (186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觉醒型卒中的关系分析
    刘伟,周正宏,史冬梅,刘磊,谢子珍,翟安琪,于逢春,樊东升
    2016, 11(11):  912-917.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6.11.003
    摘要 ( )   PDF (18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讨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 leep a pnea,OSA)与觉醒型卒中(wake-up stroke,WUS) 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资料,患者均接受夜 间睡眠监测检查,分为WUS组和非WUS组,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睡眠呼吸参数等指标的差异。 结果 共入组96例患者,其中WUS组22例,非WUS组74例,WUS组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P =0.030)、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 a-hypopnea index,AHI)(P =0.001)、血氧饱和度下降指数 (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ODI)(P =0.001)均显著高于非WUS组,平均血氧饱和度(P =0.002)显著 低于非WUS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HI增高[比值比(odds ratio,OR)1.16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7~1.341]是WU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BMI、AHI、ODI和平均血氧饱和度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发生WUS有关,其中 AHI是WUS的独立危险因素。

    日间嗜睡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短期预后的关系
    谢子珍,李常红,孟晓梅,于逢春
    2016, 11(11):  918-92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6.11.004
    摘要 ( )   PDF (18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日间嗜睡及急性期神经功能转归情况,探索日间嗜睡与急性缺 血性卒中短期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 连续收集2015年6月-2015年9月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48 h内的住院急性缺血 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既往病史、入院时及发病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 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入院时日间嗜睡量表[爱波沃斯嗜睡量表 (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评分等,回顾性评估患者发病前一个月的ESS评分,分析其与患者基线 特点、入院NIHSS评分、入院ESS评分、发病14 d NIHSS评分、发病14 d与发病时NIHSS评分差值(△NIHSS) 之间的相关性。根据发病前ESS评分将患者分为嗜睡组和无嗜睡组,比较两组入院时NIHSS、发病 14 d NIHSS、△NIHSS及入院时ESS评分的差异。 结果 共纳入10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结果显示:①发病前ESS评分与入院时NIHSS评分、发病 14 d NIHSS评分及入院时ESS评分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199、0.276及0.407,P值分别为 0.041、0.004及<0.001;发病前ESS评分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189,P =0.042; ②嗜睡组28例,非嗜睡组78例,嗜睡组入院时NIHSS、发病14 d NIHSS及入院时ESS评分明显高于非嗜 睡组,P值分别为0.033、0.043和<0.001。嗜睡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非嗜睡组,P =0.046。 结论 发病前存在日间嗜睡的患者在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入院时及发病14 d病情更加严重,短期 预后更差,并且卒中后日间嗜睡程度会加重。

    睡眠质量、生活事件与新发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曾思琳,郭毅,蔡智立,杨焱,梁宇彬,常鑫
    2016, 11(11):  923-92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6.11.005
    摘要 ( )   PDF (188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生活事件刺激及睡眠质量对脑梗死发病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对脑梗死严重程度及 卒中后情绪障碍的影响。 方法 入组新发脑梗死患者与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脑梗死 的危险因素,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进行病前1个月睡 眠质量评价,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LES)进行病前生活事件刺激量评估,并在患者住院 第一周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价情绪障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评价发病严重情况。 结果 共纳入脑梗死组95例,对照组8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组的生活事件量表得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6.00(14.00)vs 0.00(6.25),P <0.001],其中负性生活事件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6.00(16.00)vs 0.00(3.25),P <0.001];PSQI总得分脑梗死组高于对照组[8.50(7.00)vs 6.00(6.5), (P =0.007)],其中有5项睡眠质量因子分别为主观睡眠质量(P =0.021)、睡眠潜伏期(P =0.034)、 睡眠持续性(P =0.002)、睡眠紊乱(P =0.023)、白天功能紊乱(P =0.012)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 组;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负性事件[比值比(odds ratio,OR)1.05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3~1.108,P =0.038)、睡眠持续性(OR 1.601,95%CI 1.133~2.264,P =0.008)及舒 张压(OR 1.037,95%CI 1.006~1.069,P =0.019)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另外,在脑梗死患者中,病 前睡眠障碍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较无睡眠障碍者显著增高[9.00(15.00)vs 0.00(8.00), P =0.047]。 结论 生活事件、睡眠障碍均对脑梗死发病率有影响,其中负性生活事件、睡眠持续性、舒张压高 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前睡眠障碍有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卒中后抑郁症状。

    内源性甲醛及炎症介质在血管性痴呆中的研究
    武海燕,马丽,张力,曹萌,张守字,苏涛,赫荣乔
    2016, 11(11):  930-933.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6.11.006
    摘要 ( )   PDF (18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炎症介质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及尿液内源性甲醛浓度(formaldehyde,FA)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关系,为 临床VaD的早期诊断提供生化标志物诊断方法。 方法 选取北京老年医院精神心理门诊和病房VaD患者42例为试验组,选取社区内认知功能正常 者54例为对照组,测定研究对象血浆中I L-2和TNF-α的水平,测定尿液内源性甲醛的含量,以尿液中 甲醛浓度除以肌酐(creatinine,Cr)浓度值(FA/Cr)作为内源性甲醛校正浓度,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 差异。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VaD患者尿液内源性甲醛浓度含量显著升高(6.31±0.53 vs 4.40±0.31, P =0.007)。 结论 VaD患者尿液中内源性甲醛浓度升高,或可作为临床诊断VaD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高血糖对患者一年死亡的影响
    侯宗刚,陶晓刚,田润发,边立衡
    2016, 11(11):  934-941.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6.11.007
    摘要 ( )   PDF (189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血糖水平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连续入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发病时间在3 d内、无糖尿病病史的动脉瘤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析患者入院、发病14 d空腹血糖以及血糖变化趋势。多因素Cox生存比例回归 分析用以评价影响发病1年全因死亡的因素。 结果 239例无糖尿病病史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入研究并最终完成全部随访。结 果显示入院时空腹血糖越高的患者,1年死亡率越高[危险比(hazard ratio,HR)1.415,95%可信 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1.166~1.718]。发病14 d时有85例(36.80%)患者血糖较入院时增 高,146例患者血糖较入院时降低或不变,死亡患者中血糖升高比例显著高于存活患者中血糖升高 的比例(61.54% vs 33.66%,P =0.006)。Cox生存比例回归分析显示发病14 d血糖升高(HR 1.317, 95%CI 1.132~1.532),患者1年死亡风险越大。 结论 入院时空腹血糖以及发病14 d内血糖的变化是不伴糖尿病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 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与神经节细胞复合体的改变
    王淑然,瞿远珍,杨柳
    2016, 11(11):  942-94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6.11.008
    摘要 ( )   PDF (18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eripapillary r etinal n erve f iber l ayer, pRNFL)、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anglion cell complex,GCC)厚度的改变,RNFL缺损、GCC丢失比 例的情况。 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诊治的单侧颈内动脉重度 狭窄(≥70%)或闭塞患者的病例资料,并纳入经颈动脉超声检查明确颈内动脉无明显狭窄的健康者 作为对照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病例组及对照组双眼 pRNFL及GCC厚度、RNFL缺损、GCC丢失比例。比较病例组狭窄同侧眼和对侧眼及对照组右眼的上述 数据的差异。 结果 共入组56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和56例对照组。颈内动脉狭窄同侧眼的p R N F L平均厚 度、黄斑区GCC平均厚度[(99.44±14.60)μm,(92.61±10.63)μm]较对侧眼[(107.01±9.96)μm, (96.48±9.73)μm]均薄(P =0.008,P =0.047);较正常对照组眼的pRNFL平均厚度、黄斑区GCC平均 厚度([ 110.47±6.48)μm,(96.86±5.00)μm]均薄(P=0.001,P=0.013)。狭窄同侧眼出现RNFL缺损、 GCC丢失的比例(33.9%,53.6%)较对侧眼(12.5%,26.8%)均显著增高(P =0.007,P =0.004)。 结论 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可导致pRNFL和GCC厚度变薄,通过OCT检查可以更早发现颈内动脉狭窄对 眼部血供的影响。

    银杏酮酯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促炎因子及认知功能的作用研究
    程弘禹,张新江,李姗姗,刘斌,邵渊,徐运,张梅娟
    2016, 11(11):  947-953.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6.11.009
    摘要 ( )   PDF (191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银杏酮酯分散片对缺血性卒中后炎症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6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和扬州市第 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银杏酮酯分散片(0.15 g,tid) 联合阿司匹林治疗(0.1 g qd)]和对照组[阿司匹林(0.1 g qd)治疗],用药180 d。比较两组血清炎症 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5、IL-17A、IL-23、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水平。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 改良Rankin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评估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1)d、(30±7)d、(90±7)d、 (180±7)d的神经功能缺损和卒中后认知功能的改变,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 研究纳入60例患者,因血液标本不合格脱落8例,纳入统计分析的有试验组27例,对照组25 例。治疗(13±1)d时,试验组血清I L-1β[(1.55±0.43)pg/ml vs(2.05±0.74)pg/ml,P <0.001],IL- 15([ 1.88±0.82)pg/ml vs(3.17±1.93)pg/ml,P<0.001],IL-6([ 5.57±4.96)pg/ml vs(8.81±8.00) pg/ml,P=0.042],IL-17A[(5.11±1.51)pg/ml vs(6.67±2.24)pg/ml,P<0.001],IL-23([ 0.42±0.88) pg/ml vs(0.67±0.98)pg/ml,P <0.001],TNF-alpha[(15.12±6.97)pg/ml vs(18.31±6.61)pg/ml, P =0.009]水平较用药前有显著下降;而在对照组中仅IL-15[(2.01±0.72)pg/ml vs(2.53±1.20)pg/ ml,P =0.036]较用药前有显著下降。两组各随访点MMSE和MOCA评分虽无显著差异,但试验组用药后 (30±7)d、(90±7)d、(180±7)d与用药前MMSE相比,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分别为0.036、0.012和 0.048)。 结论 银杏酮酯分散片联合阿司匹林比单用阿司匹林能更显著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炎症 因子水平,改善其认知功能。

    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与一年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邹昕颖,龚浠平,濮月华,潘岳松,刘丽萍,王伊龙,王拥军
    2016, 11(11):  954-95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6.11.010
    摘要 ( )   PDF (188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等炎性因子与合并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 的相关性。 方法 本研究纳入合并MCA狭窄的急性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 ography,MRA),将MCA狭窄分为轻度狭窄组(<50%),中度狭窄组(50%~69%),重度 狭窄组(70%~99%)和闭塞组(100%)。记录受试者外周血中的HCY、hs-CRP水平。1年期预后以改良 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为判断指标。 结果 共纳入977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完成1年期随访者952例。HCY、hs- CRP水平在MCA各 不同狭窄水平亚组中无显著差异。卒中后1年预后不良的患者(704例)中与预后良好(248例)患 者相比,HCY、hs-CRP水平显著增高,但仅hs-CRP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比值比(odds ratio, OR )1.060,95%可信区间(confid en ce interval,CI )1.027~1.093,P =0.0003]。炎性因子同时升 高(hs-CRP>3 mg/L,HCY>15 μmol/L)预测1年期预后不良的作用高于单个炎性因子(OR 4.487, 95%CI 1.994~10.098,P =0.0003)。 结论 h s-CRP水平增高是急性缺血性卒中1年期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较之单个增高的炎性因 子,hs-CRP和HCY同时增高预测卒中预后不良更有价值。

    卒中轶事连载
    约翰.雅各布.卫普菲卒中奖
    张和
    2016, 11(11):  960-960.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6.11.011
    PDF (14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编者按
    卒中与睡眠障碍
    于逢春
    2016, 11(11):  961-961. 
    PDF (13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综述
    不宁腿综合征与卒中
    张琴,张然,朴影,朱建楠,王赞
    2016, 11(11):  962-965.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6.11.012
    摘要 ( )   PDF (173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与卒中均为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研究提示RLS 增加卒中的发病风险,而且卒中患者RLS发病率也明显升高。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RLS可能与梗死部 位相关,病灶部位的铁含量异常、多巴胺功能障碍可能与RLS相关。另外,RLS患者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副交感神经被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 ami 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活动增加,心率 增快,血压升高,引发心房颤动等各种心律失常,可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有研究表明,RLS患者 的不良睡眠质量可能导致的睡眠剥夺、抑郁及不良睡眠习惯均能增加卒中的风险。正确认识两者之 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在临床上更好地进行卒中和RLS诊断以及防治工作。

    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于逢春,周正宏
    2016, 11(11):  966-97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6.11.013
    摘要 ( )   PDF (175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疾病。不仅损害人体身体健康,同时影响认知功能、降低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病例讨论
    卵圆孔未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致青年缺血性卒中一例
    谢子珍,李常红,孟晓梅,于逢春
    2016, 11(11):  973-977.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6.11.014
    PDF (190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avien颅内支撑导管治疗心源性脑栓塞二例临床分析
    杨磊,宋存峰
    2016, 11(11):  978-98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6.11.015
    PDF (183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与共识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应用阿替普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科学声明(第十部分)
    沈东超,王子璇,肖伏龙,张玮艺,张潇潇,张宁,王春雪
    2016, 11(11):  983-990.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6.11.016
    PDF (14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院前和院内延误现状分析
    李晶晶1,2,佟旭2,曹亦宾2
    2016, 11(11):  991-99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6.11.017
    摘要 ( )   PDF (174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首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治疗,由于静脉溶栓有时间限制,有研究表明院前及院内时间延误 是阻碍AIS患者发病后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主要因素,本文旨在探讨静脉溶栓治疗的院前和院内延 误的现状、影响因素,缩短延误的改进建议,从而规范溶栓治疗体系,改进溶栓服务质量。

    教学园地
    基于绿色通道的溶栓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模式——一种新型且有效的血管神经病学医师继续教育方式
    王春娟,王伊龙,李子孝,张心邈,董可辉,杨中华,赵性泉,王拥军
    2016, 11(11):  997-999.  DOI: 11.3969/j.issn.1673-5765.2016.11.018
    摘要 ( )   PDF (145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绿色通道的溶栓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对血管神经病学医师的继续教育作用及其 成效分析。 方法 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和2014年1月-2014年12月2个时间段血管神经病学医师给予持续的 溶栓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模式继续教育干预,评价这2个时间段血管神经病学医师在急诊绿色通道静 脉溶栓患者治疗率的差异。 结果 通过基于绿色通道的溶栓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模式的继续教育制度,我院血管神经病学医师 急诊静脉溶栓的治疗率有显著改善(33.5% vs 15.3%,P<0.001)。 结论 基于绿色通道的溶栓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模式是一种新型且有效的血管神经病学医师继续教 育方式。

    快速成型技术辅助医学影像技术在教学医院神经外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王昊,叶迅,赵元立
    2016, 11(11):  1000-1002.  DOI: 11.3969/j.issn.1673-5765.2016.11.019
    摘要 ( )   PDF (15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快速成型技术即3D打印辅助医学影像技术在神经外科研究生教学中的作用,探索教学 新方法。 方法 利用医学影像技术对神经外科低年级研究生进行典型病例的教学;使用3D打印辅助医学影 像技术进行二次教学。使用现场提问、调查问卷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新方法的反映。 结果 学生普遍认为两种技术结合后,对疾病的感觉理解、空间认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当前 3D打印技术存在的问题,如打印时间长、不能完全模拟病变等,是限制学生认识水平进一步提升的 障碍。 结论 在神经外科研究生教学领域,3D打印辅助医学影像技术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教学方法,随着 3D打印技术的提高,这种优势将更加明显。

    心脑血管外科临床研究生的教学体会
    高杰
    2016, 11(11):  1003-1004.  DOI: 11.3969/j.issn.1673-5765.2016.11.020
    摘要 ( )   PDF (14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阶段的培养是医学生最接近临床行医的培养阶段,对于培养一位外科系统的研究生 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心脑血管外科的研究生,在临床阶段形成良好的行医态度、职业道德、临床技 能操作规范、技术创新、临床科研等方面的素养,是将来成为一名优良的心脑血管外科医师的基础 条件。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对临床研究生的培养采用相同的培养制度及模式。心脑血管外科患者患 病程度重、手术风险大,重视每个研究生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强化职业操守、操作技能、科研创 新、对患者的责任心、对自己的自信心等方面的教育,对研究生的未来成长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