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7年 第12卷 第07期    刊出日期:2017-07-20
    当期封面目录
    当期封面目录
    2017, 12(07):  1-4. 
    PDF (35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编手记
    拐 点
    王拥军
    2017, 12(07):  573-574.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7.07.001
    PDF (179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急性期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春天真的来了吗?
    缪中荣
    2017, 12(07):  575-578.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7.07.002
    PDF (152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动脉粥样硬化性和心源性颅内大血管闭塞对血管内治疗反应性差异研究
    周腾飞,朱良付,李天晓,王子亮,冯光,白卫星,薛绛宇,李立
    2017, 12(07):  579-583.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7.07.003
    摘要 ( )   PDF (190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和心源性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对血管内治疗反应 性的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血管内治疗的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动脉粥样硬化性和心源性大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特点、血管内治疗方式、血管开通情况、围手术期 并发症及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状况等。 结果 共纳入行血管内治疗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6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组24 例,心源性栓塞组22例,相比心源性栓塞组,动脉粥样硬化组中吸烟(33% vs 9%,P =0.046)、男性 (75% vs 36%,P =0.008)比例显著较高,心房颤动史显著较低(0% vs 82%,P<0.001)。动脉粥样 硬化组联合使用血管成形术的比例较高(67% vs 27%,P =0.008)。两组患者血管内治疗最终整体再 通率、术中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方面均未见显著差异。 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与心源性栓塞导致的大血管闭塞性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相比,其危险因素 和血管内开通措施有所不同,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往往需要联合血管成形术。

    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机械取栓治疗的观察性研究
    韩志安,丁明祥,刘天助,谢兵,王泽群,唐晓琴
    2017, 12(07):  584-587.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7.07.004
    摘要 ( )   PDF (170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后行血管内机械取栓的优化治疗方式及疗效。 方法 以行血管内机械取栓的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责 任病灶特点、血管内治疗方式、血管开通状况及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状况。 结果 连续纳入2014年1月-2016年8月期间于中山市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行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 机械取栓的患者77例,其中M1段闭塞52例(右侧27例,左侧25例),上干闭塞15例,下干闭塞10例。取 栓后Solitaire支架释放在狭窄部位17例,合并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应用Gateway球囊扩张6例,局部 动脉给予溶栓药物3例。经血管内治疗后,77例大脑中动脉闭塞全部成功开通。术后再灌注出血6例 (7.79%),取栓术后因急性脑肿胀行去骨瓣减压术5例(6.49%),术后90 d患者预后良好[改良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2分]48例(62.34%)。 结论 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行Solitaire支架急诊取栓可获得满意的再通率及3个月良好预后。

    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吴志林,张锦钊,胡世峰,吴鉴洲,黄金培
    2017, 12(07):  588-591.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7.07.005
    摘要 ( )   PDF (18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技术要点,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10月云浮市人民医院因微小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 血而行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手术并发症及患者预后情况。 结果 研究共纳入23例微小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其中17例 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6例采用支架辅助治疗。致密栓塞19例(82.61%),4例(17.39%)瘤颈残余。所 有患者载瘤动脉均通畅,术中无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4.35%)术中发生载瘤动脉狭窄闭塞,置入支 架后载瘤动脉恢复通畅。术后6~30个月DSA随访均无再出血。1例(4.35%)瘤颈残余患者1年后出现 瘤颈部动脉瘤复发,给予支架辅助栓塞治疗。23例患者术后6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0分共21例,2分有2例。 结论 介入栓塞技术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治疗效果良好。

    Enterprise支架治疗复杂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刘恋,马宁,莫大鹏,高峰,徐晓彤,宋立刚,孙瑄,王博,霍晓川,缪中荣
    2017, 12(07):  592-597.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7.07.006
    摘要 ( )   PDF (191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Enterprise支架治疗复杂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收治的24例复杂 症状性I CAS[如路径迂曲,病变长(>15 mm),病变接近分叉,狭窄合并动脉瘤等]并经亚满意球囊扩张 +Enterprise支架治疗的患者资料。主要终点事件定义为支架术后30 d内任何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 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或者死亡。次要终点事件为支架治疗成功;随 访期间>50%的支架内再狭窄或者靶血管供血区的卒中或TIA。 结果 24例入组患者中,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4.2%(1/24),表现为无症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无缺血性并发症发生。支架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血管狭窄率从 (87.1±9.3)%降为(17.5±8.7)%。4枚狭窄附近动脉瘤同时栓塞。共18例患者进行了影像学随访,6例 患者(33.3%)发生了支架内再狭窄。其中3例患者为症状性再狭窄并进行了支架内球囊扩张。 结论 亚满意球囊扩张+Enterprise支架置入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技术可行,具有较低 并发症。经导管释放的支架可能提高支架治疗的安全性。

    北京城市卒中社区康复及危险因素自我管理效果分析
    茹小娟,江滨,张辉,孙海欣,孙冬玲,付洁,吴升平,王文志
    2017, 12(07):  598-603.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7.07.007
    摘要 ( )   PDF (19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以引导式教育为内容的康复治疗和危险因素自我管理措施,评价其对促进卒中患者卒中 知识知晓、行为改善及功能恢复的作用。 方法 在北京市东城区选择两个社区分别作为干预社区与对照社区,结合现代康复理念、引导式教 育、危险因素自我管理,先后对干预社区109例患者开展3个月的卒中康复治疗及6个月危险因素自我管 理干预。通过卒中患者自身治疗和干预前、后比较以及与对照社区110例患者比较,评价干预效果。 结果 经3个月康复治疗后,干预社区卒中患者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从57.0(30.0, 81.5)分提高到70.5(40.5,92.0)分(P <0.001);Barthel指数评分从90(65,95)分提高到95(75, 100)分(P <0.001);社会功能活动问卷评分从(11.6±8.3)分降低到(10.1±8.4)分(P =0.001)。经 过6个月自我管理,干预社区卒中患者对危险因素(P <0.001)、预警知识(P <0.001)和康复技能知晓 (P <0.001)以及血糖控制(P =0.033)和坚持康复治疗情况(P <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社区卒中患者。 结论 社区卒中康复及危险因素自我管理干预,可以提高卒中相关知识知晓、改善行为习惯和功能 恢复。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
    师忠芳,徐立新,闫旭,董丽萍,袁芳
    2017, 12(07):  604-608.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7.07.008
    摘要 ( )   PDF (213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a denosine m 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α1、 α2、β1、β2、γ1及γ2亚基在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探讨AMPK在星形胶质细胞中以何种 形式组成三聚体。 方法 取新生1 d的Wistar大鼠脑皮层进行星形胶质细胞培养,用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S100β免疫荧光染色鉴定星形胶质细胞。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培养星形胶质细胞中AMPK各亚基的表达情况。 结果 GFAP和S100β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培养细胞95%以上为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细胞。RT-PCR 实验结果显示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中有AMPK α1、α2、β1、γ1及γ2亚基的特异性目的条带出现,没 有AMPK β2亚基目的条带出现;在出现的5种特异性目的条带中,AMPK α2、β1及γ1亚基目的条带 表达相对较多,而AMPK α1及γ2亚基只有微弱表达。 结论 星形胶质细胞中AMPK由α2、β1及γ1亚基组成三聚体,在星形胶质细胞能量代谢调节中发挥 重要作用。

    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对称性分布的危险因素分析
    米东华,赵锡海,龚浠平,董可辉,赵性泉,王春雪,王伊龙,王拥军,刘丽萍
    2017, 12(07):  609-613.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7.07.009
    摘要 ( )   PDF (190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称性分布的危险因素。 方法 前瞻性入组81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了颈动脉多对比序列、黑血、高分辨磁 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根据MRI结果将患者分为颈动脉无易损斑块组(40例)、 单侧易损斑块组(26例)和双侧易损斑块组(15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目前吸 烟史、血压值、脉压、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血脂水平等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 析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无易损斑块组、单侧易损斑块组和双侧易损斑块组患者在高血压病史、目 前吸烟史、体质指数、收缩压等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目前吸烟史是易 损斑块对称性分布的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3.13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 )1.122~8.766,P =0.03]。 结论 目前吸烟史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对称性分布有相关性。

    血清白介素-33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
    卢非
    2017, 12(07):  614-618.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7.07.010
    摘要 ( )   PDF (193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 方法 将缺血性卒中患者按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对比 各组临床资料。Logistic二分类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否稳定的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 血清IL-33与相关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 研究共入组缺血性卒中患者133例,其中易损斑块组52例,稳定斑块组45例,无斑块组36例。 三组年龄、餐后2 h血糖(2 h plasma glucose,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颈动脉 内膜中层厚度(i nti ma-media thickness,IMT)、血清IL-33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无斑块组年龄、2 h PG、HbA1c、IMT显著低于稳定斑块和易损斑块组,而血清IL-33显著高于后两组;易损斑块组IMT显著 高于稳定斑块组,血清IL-33显著低于稳定斑块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高的年龄、2 h PG、HbA1c、 IMT以及较低的IL-33为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 示,血清I L-33水平与I MT呈负相关(r =-0.336,P<0.001),与年龄、2 h PG、HbA1C无相关性。 结论 血清IL-33水平可反映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可以作为临床预测颈 动脉易损斑块的血清学指标。

    编者按
    卒中介入
    缪中荣
    2017, 12(07):  619-619. 
    PDF (13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综述
    脂肪栓塞性卒中的机制及治疗进展
    霍康,袁兴运,陈晨,宋文峰,乔晋,罗国刚,韩建峰
    2017, 12(07):  620-623.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7.07.011
    摘要 ( )   PDF (192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脂肪栓塞是一种罕见的临床栓塞综合征,近年来随着整形手术的不断开展,脂肪栓塞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逐渐引起人们重视。本文从脂肪栓塞机制及脂肪栓塞性卒中常见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治疗等方面,对脂肪栓塞性卒中进行了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脂肪栓塞高危患者的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意识,为进一步合理治疗提供帮助。

    文献导读
    JAMA: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应该选择全身麻醉?
    杨中华
    2017, 12(07):  624-625.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7.07.012
    PDF (14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卒中轶事连载
    卒中治疗——支架取栓之前的故事
    张和
    2017, 12(07):  626-627.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7.07.013
    PDF (15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讨论
    应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血泡样动脉瘤一例
    于嘉,邓剑平,赵振伟
    2017, 12(07):  628-631.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7.07.014
    PDF (201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技术联合治疗急性颈内动脉闭塞一例
    常万生,尹继君,林峰,潘伟,张海奇,鲍景蕾
    2017, 12(07):  632-635.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7.07.015
    PDF (179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要表现的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一例
    杨新光,何毅华,解龙昌,殷建瑞,龙友明,蒲蜀湘,姚海燕,高聪
    2017, 12(07):  636-63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7.07.016
    PDF (182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VN 亮点解读
    分期血管成形术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伴高灌注风险患者的初步探索:44例患者回顾性研究
    莫大鹏
    2017, 12(07):  640-641.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7.07.017
    PDF (14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外速递
    逆向半回收——改良的solumbra取栓技术
    魏铭,李宏
    2017, 12(07):  642-645.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7.07.018
    摘要 ( )   PDF (19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已经成为一项标准的治疗技术。多重神经血管装置的结合 使用可为技术的改良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我们描述了一种改良的取栓技术——使用远端颅内导管 (distal intracranial catheter,DIC)在取栓之前半回收取栓装置。这项技术的成功运用包括回拉DIC使支 架完全释放,前推DIC部分地回收支架,从而使支架在取栓之前形成锥形,更好地嵌合和固定血栓、 缩短取栓行程,同时减少血管内皮损伤。该项技术可作为血栓切除术的一个良好选择,并可提高取 栓效率。

    综述
    音乐干预对卒中后心境及认知障碍的作用
    沈兆波,沈东超,王春雪
    2017, 12(07):  646-64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7.07.019
    摘要 ( )   PDF (17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音乐干预是一门集音乐、医学及心理学为一体的新型交叉型学科。研究发现音乐干预可显 著改善卒中患者发病后的心境状态,提升其注意力及词语记忆,改善其忽视症状,还可引发恢复区 脑部精细的神经解剖改变。虽然音乐干预在改善卒中后心境及认知障碍方面极具前景,但目前的研 究数量较少,且主要聚焦于干预之后的短期内效果,音乐效果是否持久以及是否能够改善患者长期 的日常生活能力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妊娠相关卒中的诊疗研究进展
    徐玉振,赵玉武
    2017, 12(07):  650-653.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7.07.020
    摘要 ( )   PDF (177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妊娠相关卒中的发生率较低,但其母婴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高。妊娠相关卒中病理机制复杂。计算机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成像可以辅助其诊断,其中磁共振成像是妊娠相关卒中的首选检查方式。妊娠相关卒中的治疗遵循卒中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抗血小板、抗凝、溶栓和手术治疗等。

    后循环与认知障碍
    付秀娟,肖哲曼,尹皓,黄丽芳,卢祖能
    2017, 12(07):  654-658.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7.07.021
    摘要 ( )   PDF (17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观点认为,后循环区域不参与认知功能的形成,然而近期的研究显示后循环区域卒中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小脑可参与认知和情感的调节;脑干病变主要表现为执行功能和注意力的障碍;丘脑病变可引起广泛的神经心理学改变;枕叶卒中通常伴随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域的病灶,在血管性痴呆的形成中起一定作用。本文就后循环区域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教学园地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结合微信平台在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姜涛
    2017, 12(07):  659-661.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7.07.022
    摘要 ( )   PDF (18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微信平台在神经外科住院医 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共20例,随机分 为两组,以儿童烟雾病的治疗为例,对照组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BL结合微信 平台的方法,采用学生理论成绩和自我评定作为评价标准。 结果 两组住院医师理论考试成绩无显著差异,但是实验组在文献检索能力(P =0.012)、团队合作 (P =0.046)和探索创新能力(P =0.002)方面优于对照组。 结论 PBL结合微信平台可以更好地提高住院医师在烟雾病学习中的文献检索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和自主创新能力,值得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进行推广。

    神经病学研究生就业情况分析
    蒙世佼,王磊,任依,许蓉
    2017, 12(07):  662-664.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7.07.023
    摘要 ( )   PDF (183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神经病学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如何提高研究生就业质量。 方法 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2011-2015届毕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Fisher 精确检验分析毕业生就业数据。 结果 2011-2015届天坛医院神经病学研究生共毕业69人,就业率、医疗单位工作率和留京率为100% (69/69)、85.5%(59/69)和79.7%(55/69),一直维持在高水平。 结论 通过保证研究生录取和培养质量、提升研究生核心竞争力、提高研究生就业意识和发挥导师 作用,可以促进神经病学专业高质量研究生就业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