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8年 第13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8-12-20
    当期封面目录
    当期封面目录
    2018, 13(12):  1-4. 
    PDF (56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编手记
    接 力 赛
    王拥军
    2018, 13(12):  1233-123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12.001
    PDF (49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神经介入临床中的应用
    徐晓彤, 马宁
    2018, 13(12):  1237-124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12.002
    PDF (183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后循环CTA评分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机械取栓临床结局的预测作用研究
    杨海华, 马宁, 刘恋, 莫大鹏, 高峰, 缪中荣
    2018, 13(12):  1243-1250.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12.003
    摘要 ( )   PDF (321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脑血管造影来评估及验证后循环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p o ste ri or c i rcu l ati o n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pc-CTA)评分在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使用支架取栓装置机械取 栓后对临床结局的预测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连续入组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脑血管造影数据。血管成 功开通定义为脑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TICI)分级2b/3级,临床良好预后定义为 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0~2分。对pc-CTA评分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来测定曲线下面积及最佳界点值。多因素回归分析明 确3个月时临床结局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6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进行机械取栓的患者,78例(90.7%)血管成功再通 (TICI 2b/3级),30例(34.9%)临床预后良好。单因素分析中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组pc-CTA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对pc-CTA评分进行ROC分析,结果提示曲线下面积是0.681[95%可信区 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572~0.778],最佳界点值是2分(敏感度=53.33%,特异度=80.36%)。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c-CTA评分≤2分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机械取栓后3个月时良好结局 的独立预测因素[比值比3.831,95%CI 1.302~11.273,P =0.015]。 

    结论 pc-CTA评分可独立预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机械取栓的短期临床预后。

    南昌市基于社区不同人群卒中筛查及规范化管理效果分析
    刘兴媛, 邓幼清, 陈小红, 周凤, 曾美红, 李欢欢, 喻淑琴, 魏文花
    2018, 13(12):  1251-1255.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12.004
    摘要 ( )   PDF (211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南昌市周围农村居民、城市居民及教师群体进行卒中筛查,了解本地区卒中高危人群 在不同群体的分布情况,探讨卒中筛查的意义及规范化管理后的效果。 

    方法 对不同社区的居民,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和体检进行卒中危险因素评估;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 进行生活方式和(或)药物干预等规范化管理,3年后再次对其进行危险因素评估,评价干预效果。 

    结果 农村居民746人参与筛查,高危人数177人(23.72%),通过调查问卷进行的卒中风险评估 平均得分(3.30±0.59)分;城市居民1005人参与筛查,高危人数281人(27.96%),风险评估平均 得分(3.68±0.78)分;教师群体1359人参与筛查,高危人数172人(12.66%),风险评估平均得分 (3.21±0.51)分。3年内,农村居民有5人新发卒中,5名卒中患者死亡,1名患者因其他疾病死亡,19人 通过干预由高危人群转为非高危人群,卒中风险评估平均得分(2.97±0.55)分;城市居民有5人新 发卒中,5人再发卒中而死亡,88人由高危人群转为非高危人群,风险评估平均得分为(2.75±0.72) 分;教师群体有2人新发卒中,1人再发卒中死亡,59人通过干预由高危人群转为非高危人群,风险 评估平均得分(2.81±0.73)分。一共有51人因症状性颅内或颅外动脉狭窄行支架干预治疗,8人因 颅内动脉瘤行动脉瘤栓塞术。农村居民危险因素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血脂异常(72.88%)、高血压 (58.19%)、肥胖(46.33%),城市居民排名前三位的为高血压(77.22%)、血脂异常(58.36%)、肥 胖(54.80%),教师群体排名前三位的为缺乏体育锻炼(86.05%)、血脂异常(84.84%)、高血压 (62.79%)。对高危人群进行规范化管理,经过干预后每个群体的卒中风险评估分值都显著下降(P <0.001)。 

    结论 不同群体的卒中高危人群患病率不同,高危因素的构成比不同,可能与饮食结构、文化水平等有关;每个群体高危人群经过规范化管理,都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社区卒中筛查是早期发现 卒中高危人群的有效方法,对高危人群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危险因素,减少卒中的发生。

    黏液瘤性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发病率分析
    刘龙奇, 赵元立, 苏亦兵, 王昊, 叶迅, 陈晓霖, 马力, 王科大
    2018, 13(12):  1256-1261.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12.005
    摘要 ( )   PDF (210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黏液瘤性颅内多发动脉瘤在具有明确左心房黏液瘤病史人群中的发病情况。 

    方法 本文以2002年1月-2009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因左心房黏液瘤行手术切除肿瘤,并经术后病理 证实诊断的8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筛查患者中黏液瘤性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情况。 

    结果 83例患者中,48例(58%)经电话随访获取其术后病历资料。48例患者中有3例(6%)去世,其中1例因术后3年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脑出血而死亡。32例患者拒绝接受影像学检查,另外13例患者 分别接受DSA、CTA或MRA检查,其中10例为女性,平均年龄42岁,2例诊断为黏液瘤性颅内动脉瘤,一 例为16岁女性,患者颅内动脉瘤多达10个以上,直径2~4 mm,主要累及前循环,另一例为45岁女性, 患者有5个颅内动脉瘤,直径4~12 mm,主要累及基底动脉及右侧大脑中动脉。在本研究中,加上1例 因术后3年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脑出血死亡患者,黏液瘤性颅内多发动脉瘤发病率为21%(3/14)。 

    结论 21%的左心房黏液瘤患者继发了颅内多发动脉瘤,但仍需进一步大规模回顾性研究进行验证。

    融合声音与运动传感器的步态分析技术的敏感性及信度研究
    孔佑琪, 刘明勇, 王成, 周立春, 王向东
    2018, 13(12):  1262-1265.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12.006
    摘要 ( )   PDF (21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融合声音与运动传感器的步态分析技术的可靠性及敏感性。 

    方法 选取47名受试者进行步态分析,其中包括22名偏瘫患者及25名健康受试者,对其运动学参数 进行记录和比较,以检测该步态分析系统的敏感性。由一名评定者对两组受试者分别进行2次步态 测试,采用相关系数进行重测信度比较。 

    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受试者的步幅、步速、步频、摆动相时间、支撑相时间、双足支撑时间及踝关节角度等运动学参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融合声音与运动传感器的步态分析技术2 次测量所得各项步态参数的组内相关系数均较高(0.901~0.996),提示重测信度好。 

    结论 融合声音与运动传感器的步态分析技术对于步行能力的评估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稳定性。

    言语训练结合头皮针灸治疗卒中失语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陈秋红, 刘亮, 翟艳萍, 李丽, 诸懿
    2018, 13(12):  1266-1270.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12.007
    摘要 ( )   PDF (214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分析言语训练结合头皮针灸在卒中失语症患者中改善言语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康复科和神经内科自2016年1月-2017年1月 收治的卒中失语症患者90例,分成言语训练+头皮针灸组、言语训练组、对照组,使用改良Barthel指 数、失语商(采用西部失语成套测验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 三方面数据,评定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3个月的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停止治疗9个月的远期治疗效果。 

    结果 ①治疗1个月、3个月及停止治疗9个月的三组改良Barthel指数、MoCA指数、失语商均得到改善。②言语训练+头皮针灸组和言语训练组的MoCA指数和失语商在治疗后均呈现出持续改善的现象 (均P<0.001)。③言语训练+头皮针灸组的MoCA指数和失语商改善程度优于言语训练组和对照组(P <0.05),言语训练+头皮针灸组的改良Barthel指数在治疗3个月内优于言语训练组(P<0.05)。 

    结论 言语训练结合头皮针灸的康复治疗方法改善言语障碍和认知障碍的效果明显,且短期内提 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较佳。

    编者按
    颅内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与介入治疗
    马宁
    2018, 13(12):  1271-1271. 
    PDF (18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综述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及临床预后预测因素研究进展
    杨海华, 缪中荣
    2018, 13(12):  1272-127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12.008
    摘要 ( )   PDF (187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是卒中患者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新一代血管内机械取栓装置能降 低死亡率及改善临床预后。然而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经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患者临床结局受到多种因 素的影响,包括患者年龄、治疗前卒中的严重程度、发病至血管开通治疗的时间、治疗前梗死体积的 大小、血栓负荷及侧支循环状态等。本文就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进展及临床预后的影 响因素做一综述。

    溶血磷脂酸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作用
    张建平, 李亚峰, 郭庚
    2018, 13(12):  1277-1281.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12.009
    摘要 ( )   PDF (18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严重的慢性动脉炎症性疾病,可以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和缺血性卒中等疾病。溶血磷脂酸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 对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树突状细胞、T淋巴细胞及血小板 等发挥作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探讨溶血磷脂酸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的作用和相关 病理生理机制有助于探索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药物和干预措施。

    文献导读
    Stroke:颅内支架3年再狭窄率
    杨中华
    2018, 13(12):  1282-128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12.010
    PDF (173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JNS:神经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药物的管理意见
    杨中华
    2018, 13(12):  1283-1283.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12.011
    PDF (194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卒中轶事连载
    卒中茶后——Drake开创基底动脉瘤手术
    张和
    2018, 13(12):  1284-1290.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12.012
    PDF (49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讨论
    硬脑膜动静脉瘘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张小伟, 卢丽君, 李新明, 周凤, 谭彧, 陈小红, 邓幼清
    2018, 13(12):  1291-1295.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12.013
    PDF (289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肾穿刺活检术后急性脑梗死低剂量rt-PA溶栓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刘琳, 刘岳明, 陈茂盛, 何强
    2018, 13(12):  1296-1298.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12.014
    PDF (103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VN 亮点解读
    中国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一项多中心登记研究的1年随访结果
    马宁
    2018, 13(12):  1299-1300.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12.015
    PDF (19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研究进展
    梁志刚, 杨绍婉, 于国平
    2018, 13(12):  1301-1308.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12.016
    摘要 ( )   PDF (204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出血转化,尤其症状性颅内出血是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静脉溶栓后虽不常见但严重的 并发症,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我国卒中急性期溶栓率远远落后于欧美国 家,临床医生担心出血转化风险是主要原因。本文对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 认识,更好地改进卒中急性期溶栓治疗。

    偏头痛增加缺血性卒中风险的研究进展
    崔淑慧, 陈宁, 何俐
    2018, 13(12):  1309-1315.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12.017
    摘要 ( )   PDF (189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流行病学数据已证实偏头痛可能增加缺血性卒中风险,神经影像学研究也显示偏头痛与 脑结构异常有关。但联系偏头痛与缺血性脑疾病的可能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的假说包 括药物和生活方式等外界因素影响、内皮功能障碍和凝血异常、皮层扩散抑制等。本文就近年来偏 头痛增加缺血性卒中风险的流行病学、神经影像学和遗传学的证据,以及目前涉及的可能的主要病 理生理机制给予综述。

    F波、H反射在卒中后肢体痉挛疗效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李焕芹, 龙德怀, 李彬, 孙敬青, 温雅丽, 刘银霞, 杜红燕, 王麟鹏(第一作者)
    2018, 13(12):  1316-1320.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12.018
    摘要 ( )   PDF (189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卒中后肢体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高级中枢失去对脊髓牵张反射的抑制,脊髓 反射性增高引起以牵张反射增强为特征的肌肉张力异常。肢体痉挛是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 响了卒中患者功能康复。近年来涌现出各类改善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治疗方法,但其疗效评价标准不 一,其中以主观性量表评价为主。笔者搜集了近些年国内外卒中后肢体痉挛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发 现F波、H反射相关参数等客观评价指标被越来越多地与主观评价量表相结合,运用到各类临床研 究的疗效评价中。相对于H反射,F波具有更加灵敏的特点,能更好反映肢体肌张力的变化,常与改良 Ashworth痉挛量表一起作为缺血性卒中后肢体痉挛疗效的评价指标。

    卵圆孔未闭的治疗和反常栓塞风险量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范学慧,钟镝,陈洪苹,李国忠,赵秀丽
    2018, 13(12):  1321-132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12.019
    摘要 ( )   PDF (19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经全面检查仍无法找到明确病因的称之为隐源 性卒中(cryptogenic stroke,CS),而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引起的反常栓塞是导致CS 最可能的原因。近几年对合并PFO的CS选择何种治疗方法一直存在争议,同时一种可以预测反常栓塞 的最新量表,即反常栓塞风险量表(risk of paradoxical embolism,RoPE)也成为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的 热点,本文对目前PFO治疗的研究以及RoPE在PFO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SphK1/S1P信号通路在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损伤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李轼,吕蔓华
    2018, 13(12):  1327-1331.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12.020
    摘要 ( )   PDF (190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神经鞘磷脂及其代谢产物——神经酰胺、鞘氨醇(sphingosine,Sph)、鞘氨醇-1-磷酸 (sphingosine-1-phosphate,S1P)作为重要的信号传递分子在细胞增殖、存活、凋亡及炎症免疫等病理生 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鞘氨醇激酶(sphingosine kinase,SphK)是催化Sph生成S1P的关键酶。脑缺血再 灌注损伤涉及兴奋性毒性、神经炎症及氧化应激、自由基生成、血脑屏障损伤、细胞死亡等多种机 制。本文主要阐述SphK1及S1P的功能特点,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涉及的机制,并进一步阐明目前关于 SphK1/S1P信号通路在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

    索引
    《中国卒中杂志》2018年第13卷主题词索引
    2018, 13(12):  1333-1350. 
    PDF (19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