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9年 第14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19-04-20
    当期封面目录
    当期封面目录
    2019, 14(04):  1-4. 
    PDF (34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编手记
    弥补空白
    王拥军
    2019, 14(04):  303-304.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04.001
    PDF (284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卒中患者中常被忽视的睡眠障碍
    刘春风,李洁
    2019, 14(04):  305-308.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04.002
    PDF (151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后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与静脉溶栓的对照研究
    罗岗, 黄祎诺, 莫大鹏, 孙忠良, 马宁, 高峰, 宋立刚, 孙瑄, 刘恋, 霍晓川, 王博, 贾白雪, 李晓青, 徐晓彤, 缪中荣
    2019, 14(04):  309-31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04.003
    摘要 ( )   PDF (187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后循环大血管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 与单纯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治疗后的临床结局。 方法 纳入2012年3月-2016年11月期间在北京天坛医院行EVT与IVT治疗的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以1∶1比例匹配两组的年龄、性别、基线NIHSS评分、发病至治疗时间及卒中亚型 (TOAST分型),匹配患者的NIHSS评分≥10分。主要疗效结局为治疗后90 d的mRS评分,安全性结局为 24 h ICH及90 d全因死亡率。 结果 共纳入328例后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EVT组69例,IVT组259例,匹配后两组基线数 据相似,每组各55例。各卒中亚型比例在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所有P <0.001),两组均以大动脉粥 样硬化型为主,其中EVT组63例(91.3%),IVT组164例(63.3%)。临床疗效结局显示匹配后EVT组90 d mRS评分≤1分比例(30.9% vs 38.2%,校正OR 0.724,95%CI 0.329~1.595,P =0.423)及mRS评分≤2 分比例(38.2% vs 50.9%,校正OR 0.596,95%CI 0.279~1.272,P =0.181)均低于IVT组,但差异均无统 计学意义。安全性结局方面,24 h症状性脑出血及治疗后90 d全因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 意义。 结论 对于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EVT治疗和单纯IVT治疗,在疗效及安全 性结局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睡眠时相相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结构及预后的影响
    陈沁,李洁,毛成洁,沈赟,傅翔,刘昱璐,刘春风
    2019, 14(04):  317-32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04.004
    摘要 ( )   PDF (188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REM期与非快动眼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期相关OSA对急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睡眠结构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2月-2018年8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且完成PSG的AIS患者,收集 的数据包括一般资料,情绪、认知、睡眠量表评估,MRI 、PSG检查,出院时功能恢复情况(应用NI HSS 量表和mRS量表评估)及3个月预后(应用mRS量表评估)。根据总睡眠期、REM期和NREM期睡眠AHI, 将患者分为单纯脑梗死组、脑梗死合并REM期相关OSA组和脑梗死合并NREM期相关OSA组,对3组一 般资料、临床量表评分、睡眠数据及预后情况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观察睡眠不同时相OSA对患 者睡眠结构及预后的影响。 结果 最终纳入110例患者,其中单纯脑梗死组30例(27.3%),脑梗死合并REM期相关OSA组15例 (13.6%),脑梗死合并NREM期相关OSA组65例(59.1%)。脑梗死合并NREM期相关OSA组BMI高于单纯 脑梗死组。脑梗死组病灶部位多位于大脑半球,脑梗死合并REM期相关OSA组病灶依次位于脑干、大 脑半球、间脑。与单纯脑梗死组相比,脑梗死合并NREM期相关OSA组NREM1期睡眠时间及比例高, 慢波睡眠时间及比例低。与脑梗死合并REM期相关OSA组相比较,脑梗死合并NREM期相关OSA组微 觉醒指数、呼吸相关微觉醒指数、自发相关微觉醒指数高,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3个 月后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入院时高NIHSS评分、低受教育水平、高BMI是脑 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NREM期相关OSA会改变脑梗死患者的睡眠结构,使其浅睡眠1期延长,深睡眠(NREM 3期 和4期)缩短,睡眠片段化,此种改变可能会导致脑梗死患者预后更差。

    卒中合并脑微出血的影像学研究
    李影,赵性泉,赵留庄,周晓梅,袁景林
    2019, 14(04):  327-330.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04.005
    摘要 ( )   PDF (156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ICH和脑梗死患者合并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数量分级及部位分布差异。 方法 连续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2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且资料完整的 卒中患者,分为ICH和脑梗死两组。收集患者发病2周内头颅MRI磁敏感加权成像影像,统计ICH与脑梗 死患者中CMBs数量分级及部位分布特点。 结果 共入组患者234例,其中ICH组79例,脑梗死组155例。ICH组合并CMBs 65例(82.3%),其中 CMBs>5个的患者41例(51.9%);脑梗死组合并CMBs 73例(47.1%),其中CMBs>5个的患者21例 (1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CH组中,CMBs同时累及脑叶和深部脑组织的患者40例 (50.6%);脑梗死组中,CMBs同时累及脑叶和深部脑组织的患者25例(1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01)。 结论 CMBs病灶>5个多见于ICH患者;CMBs同时累及脑叶及深部脑组织多见于ICH患者。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吴勇,刘强,杨浩,申松波
    2019, 14(04):  331-335.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04.006
    摘要 ( )   PDF (18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自发性ICH患者肺部感染(pulmonary infection,PI)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6月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28例自发性ICH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患者PI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228例自发性ICH患者有100例(43.67%)发生PI,共分离病原菌148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28株 (86.48%)、革兰氏阳性菌10株(6.76%)、真菌10株(6.7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吞 咽困难、GCS评分、出血量、气道侵入性操作、鼻饲、合并糖尿病、肺疾病、低蛋白血症与自发性ICH后 PI发生有关(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吸烟、吞咽困难、GCS评分<8分、 出血量≥100 mL、气道侵入性操作、鼻饲、合并糖尿病、肺疾病、低蛋白血症是自发性ICH后PI的独立危 险因素(P<0.05)。 结论 自发性ICH后PI发生率高,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尤其应重视年 龄≥60岁、吸烟、吞咽困难、GCS评分<8分、出血量≥100 mL、气道侵入性操作、鼻饲、合并糖尿病、 肺疾病、低蛋白血症等患者人群的病情监测与干预。

    丁苯酞对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
    柏燕燕, 孔玉, 周国庆, 陆强斌, 朱祖福
    2019, 14(04):  341-344.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04.008
    摘要 ( )   PDF (179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口服丁苯酞对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执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择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8例,分为观察组24例,对照组24例。观察组服用丁苯 酞200 mg,每日3次,对照组服用维生素E 100 mg,每日3次,共9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连线A 和连线B测试、数字广度顺背倒背、言语流畅性测验(verbal fluency test,VFT)、画钟测验量表评分, 评价丁苯酞对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 结果 治疗前,两组认知和执行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连线A([ 53.65±0.88)vs (56.22±0.87)]和连线B([ 174.95±1.99)vs(177.41±1.44)]测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数字广度顺背倒背测试([ 5.05±1.22)vs(4.59±0.33)]和VFT([ 13.29±0.88)vs(12.43±1.02)]评分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画钟测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丁苯酞可以改善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执行功能。

    编者按
    卒中与睡眠障碍
    刘春风
    2019, 14(04):  345-345. 
    PDF (16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综述
    卒中后睡眠障碍
    王亚丽,裴少芳,刘毅
    2019, 14(04):  346-351.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04.009
    摘要 ( )   PDF (163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睡眠障碍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影响卒中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卒中后睡眠障 碍的原因不完全清楚,主要与梗死部位、神经递质、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它主要分为呼吸相关性 睡眠障碍和非呼吸相关性睡眠障碍两类,其中呼吸相关性睡眠障碍是较常见的类型。在卒中后睡眠 障碍的治疗方面,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辅相成。临床医师应增强意识,尽早识别卒中后睡眠障 碍类型,予以干预,以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醒后卒中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傅翔,李洁,刘昱璐,吴嘉靖,刘春风
    2019, 14(04):  352-35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04.010
    摘要 ( )   PDF (16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醒后卒中(wake-up stroke,WUS)患者通常由于发病时间不确切而延误包括静脉溶栓在内 的超早期治疗,并且WUS与清醒时发病的缺血性卒中相比在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等方面尚存在差异。 因此,了解WUS的危险因素并且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WUS危险因素的研究表明OSAHS是 WUS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是OSAHS引起WUS的机制尚未阐明。本文就目前OSAHS与WUS之间关系的 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文献导读
    Lancet:这么多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药物,该选择哪一个?
    杨中华
    2019, 14(04):  357-358.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04.011
    PDF (145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卒中轶事连载
    Richard Traystman——实验卒中宗师
    张和
    2019, 14(04):  359-36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04.012
    PDF (58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讨论
    脑梗死患者睡眠呼吸障碍和认知障碍同步变化1例报道
    吴嘉婧,李洁,傅翔,陈沁,刘昱璐,刘春风
    2019, 14(04):  367-370.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04.013
    PDF (162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替罗非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后循环梗死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尹顺雄,唐妍妍,何素珍,言雷,刘贤俊,唐荣,吴辉丽
    2019, 14(04):  371-375.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04.014
    PDF (280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VN 亮点解读
    替罗非班——频繁刻板穿支病的治疗新探索
    李玮
    2019, 14(04):  376-377.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04.015
    PDF (16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VN研究生论坛
    颈内动脉钙化与血管内治疗
    丁亚榕
    2019, 14(04):  378-380.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04.016
    PDF (176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王鹏,徐程华,应江鲜,王新量,王志敏
    2019, 14(04):  381-384.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04.017
    摘要 ( )   PDF (160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是静脉溶栓后又一血管再通疗法,一线治疗技术为支架取栓, 抽吸取栓是相对支架取栓的另一种技术。文章对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 内治疗中的疗效进行综述。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目前仍以支架取栓作为一线技术,作为补充 技术的抽吸取栓从股动脉穿刺到再灌注的时间较短,未来研究可能更着重于按特定部位或病因采 取不同的取栓技术。

    IL-33/ST2信号通路与卒中
    田璇,裴璐璐,王潇,刘新静,许予明,宋波
    2019, 14(04):  385-388.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04.018
    摘要 ( )   PDF (160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L-33/ST2信号通路与卒中关系密切。该信号通路不仅可以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还可以影 响卒中的发病、严重程度、卒中后炎症反应及预后转归。本文就IL-33/ST2信号通路在卒中中的研究 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今后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思路。

    脑梗死与脑出血早期鉴别的血清标志物概述
    张熙,苏俊辉,靳令经,滕飞
    2019, 14(04):  389-394.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04.019
    摘要 ( )   PDF (162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梗死是因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而导致脑组织坏死;脑出血则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 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虽然二者发病时临床症状有一定相似性,但其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过程截 然不同,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发病早期血清中一些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差异。目前,文献中报道了几种 可用于鉴别脑梗死及脑出血的血清标志物,并分析了这些标志物用于脑梗死及脑出血早期鉴别诊断 的价值。本文将对这些血清标志物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卒中早期鉴别诊断提供新思路。

    分水岭脑梗死的相关研究进展
    徐名扬,颜丙春,苏佩清
    2019, 14(04):  395-39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04.020
    摘要 ( )   PDF (289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水岭脑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I)(也被称为边缘带脑梗死),是发生在 具有特征性位置的相邻血管供血区交界处的缺血性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脑梗死类型。本文从CWI的 高危因素、发病机制、临床分型及表现、影像学检查4个方面回顾了近年的研究进展。其中关于CWI的 发病机制、临床分型及表现、影像学检查3方面已日趋完善,但部分高危因素(诱因及原发病等)仍缺 乏系统的研究。

    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血管再通研究进展
    刘舒鑫,李迪
    2019, 14(04):  400-403.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04.021
    摘要 ( )   PDF (15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与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M1段相比,大脑中动脉M2段更加纤细、迂曲,其急性闭塞后血 管再通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及机械取栓,但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有争议。目前 的研究显示,动脉溶栓和机械取栓的血管再通率高于单纯的静脉溶栓,但这3种治疗方法对90 d预 后的影响差异不大。另外,因研究相对较少,目前治疗方法对出血转化的影响尚无定论。

    教学园地
    手机视频教学在卒中后抑郁症状评估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李丽君,陈琦,张宁,王春雪
    2019, 14(04):  404-40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04.022
    摘要 ( )   PDF (152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手机视频教学模式在卒中后抑郁症状评估操作技能培训中的教学效果。 方法 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精神与临床心理科28例实习医师作为教学对象,随 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卒中后抑郁症状评估操作教学过程中使用传统教学法,而实验组 使用手机视频教学法。实习4周结束后进行临床技能考试,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手机 视频教学组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实验组平均考试成绩为(92±3)分,对照组平均考试成绩为(80±7)分,实验组成绩显著高 于对照组(P =0.02)。 结论 手机视频能提高带教老师教学质量,有利于提升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技能,有效激发实习医师 学习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