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9年 第14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9-12-20
    当期封面目录
    当期封面目录
    2019, 14(12):  1-4. 
    PDF (55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急诊管理
    康海,刘媛媛,王蕾,郭伟
    2019, 14(12):  1197-1204.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2.001
    PDF (21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优化溶栓流程对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院内延误及预后的影响
    王耀辉, 张重阳, 孙伟, 吕喆, 刘维斌
    2019, 14(12):  1205-1208.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2.002
    摘要 ( )   PDF (216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优化溶栓流程对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院内延误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收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行静脉溶栓治疗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 资料。按照流程优化时间前后,分为优化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院到溶栓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 DNT)、溶栓后7 d NIHSS评分和溶栓后3个月mRS评分。 结果 共纳入57例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平均年龄61.7±5.4岁,男性44例(77.2%)。其中对照组 24例,优化组3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优化组DNT缩短 (68.7±19.1 vs 88.8±23.1 mi n,P =0.001),DNT≤60 min的患者比例更高(42.4% vs 12.5%,P =0.015); 溶栓治疗后3个月mRS评分更低[0(0~0.5)vs 0.5(0~2),P =0.017],良好预后(mRS评分≤1分)患者 比例更高(87.9% vs 62.5%,P =0.024)。 结论 优化溶栓流程可以缩短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DNT,提高DNT≤60 mi n达标率,改善患者 3个月预后。

    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在前循环大血管狭窄导致的低灌注性脑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张霞, 佟旭, 张斌
    2019, 14(12):  1209-1213.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2.003
    摘要 ( )   PDF (193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在前循环大血管狭窄导致的低灌注性脑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和 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因单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严重 狭窄导致急性低灌注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多途径血管内 治疗,随访术后2周、1个月和3个月的NIHSS及mRS评分。 结果 共纳入40例行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的急性低灌注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24例(60%), 平均年龄70±4岁(60~80岁)。治疗后患者血管狭窄程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中位数:18% vs 86%, P <0.01),患者在术后2周、1个月及3个月的NIHSS和m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 <0.05)。在40例患 者中,有1例(2.5%)术后发生大面积脑梗死及脑疝,另1例(2.5%)术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 结论 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对于前循环大血管狭窄导致的急性低灌注性脑梗死患者有良好的 临床疗效,并且相对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弗明汉危险评分在无症状老年人颈动脉易损斑块筛查中的价值研究
    姚容, 赵锡海, 周丹
    2019, 14(12):  1214-121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2.004
    摘要 ( )   PDF (222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弗明汉危险评分(Framingham risk score,FRS)在无症状老年人(≥60岁)颈动脉易损斑 块筛查中的价值。 方法 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3D MR管壁成像特征,将受试者分为有易损斑块组和无易损斑 块组,计算每位受试者的FRS并比较两组之间FRS的差异。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计算FRS在判别颈 动脉易损斑块时的OR 和95%CI。采用ROC曲线分析FRS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判别能力,并确定合适的 截断值。 结果 共纳入134例受试者,平均年龄72.3±5.5岁,男性62例(46.3%),17例(12.7%)有颈动脉易 损斑块。有易损斑块组的FRS高于无易损斑块组[37.8%(27.4%~60.0%)vs 16.6%(8.9%~27.4%), P =0.002]。在判别颈动脉易损斑块时,FRS每升高10%对应的OR =1.556(95%CI 1.204~2.011, P =0.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732,当截断值FRS=20%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5%、59.8%。 结论 FRS可用于初步筛查无症状老年人有无颈动脉易损斑块,当FRS>20%时,需对颈动脉易损斑 块进行影像学检查及评估。

    体重指数与急性卒中患者住院期间肺部感染的关系研究
    宋彦丽, 夏文静, 林杰, 薛斌, 智孔亮, 武一平
    2019, 14(12):  1220-1224.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2.005
    摘要 ( )   PDF (21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BMI与急性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肺部感染的关系。 方法 连续纳入2017年4月-2018年7月邯郸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卒中患者,记录患者的 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两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BMI及其他临床特征与 急性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肺部感染的关系。 结果 共纳入1073例急性卒中患者,平均年龄62.95±11.45岁,男性677例(63.1%)。其中56例 (5.2%)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了肺部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每增加1岁:OR 1.05, 95%CI 1.02~1.08,P =0.003)、BMI<18.5 kg/m2(OR 2.51,95%CI 1.28~8.07,P =0.001)、水果摄入 量少(OR 2.10,95%CI 1.06~4.14,P =0.033)、发病时存在意识障碍(OR 8.65,95%CI 4.13~18.12,P <0.001)和吞咽障碍(OR 3.40,95%CI 1.67~6.94,P =0.001)是急性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肺部感染 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BMI<18.5 kg/m2是急性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丁基苯酞对脑出血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2蛋白表达及血管新生的影响
    涂鄂文, 刘秋庭, 谭莉, 曾艳香, 陈琼
    2019, 14(12):  1225-1231.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2.006
    摘要 ( )   PDF (290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e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蛋白在不同时间点的动态表达及不同剂量丁基苯酞干 预后其与新生血管数量的变化,探讨丁基苯酞对脑出血大鼠可能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 通过自体血注入法制备SD大鼠脑出血模型并随机分为脑出血模型组、丁基苯酞低剂量组 及丁基苯酞中剂量组,以及对照的假手术组。丁基苯酞低、中剂量组大鼠分别予以丁基苯酞10 mg/kg、 25 mg/kg灌胃给药(每日2次),假手术组及脑出血模型组大鼠则在相同时间用同等体积大豆油代替 灌胃。分别在术后1 d、3 d、7 d、15 d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时间点CD34的表 达并进行新生血管计数及血管场面积测定,检测各时间点VEGF、Ang-2蛋白的表达,测定脑出血大鼠 血肿体积。 结果 与脑出血模型组比较,丁基苯酞中剂量组在术后各时间点,低剂量组术后7 d、15 d VEGF蛋 白表达上调;丁基苯酞低、中剂量组术后各时间点An g-2蛋白表达均上调,血管计数均增多;丁基苯酞 低剂量组术后3 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低,丁基苯酞中剂量组术后3 d、7 d、15 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 分较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丁基苯酞低、中剂量组与脑出血模型组,在术后7 d、15 d血肿体 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丁基苯酞可以显著减轻脑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Ang-2蛋 白的表达,增加脑出血血肿周围新生血管密度有关,同时未增加血肿增大的风险。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乐婷, 娄萍, 路青山
    2019, 14(12):  1232-123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2.007
    摘要 ( )   PDF (21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rt-PA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重症科收治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 者,按rt-PA静脉溶栓后是否桥接血管内治疗分为单纯静脉溶栓组和桥接治疗组。主要疗效结局为治 疗后3个月mRS评分,次要疗效结局为24 h、3 d和30 d的NI HSS评分。安全性结局为2 d症状性颅内出血及 其他部位出血、10 d全因死亡。 结果 共入组56例患者,平均年龄60.77±12.72岁,男性35例(62.5%)。单纯静脉溶栓组39例,桥接 治疗组17例。桥接治疗组3个月mRS评分≤2分比例高于单纯静脉溶栓组(88.2% vs 56.4%,P =0.021)。 两组治疗后24 h、3 d和30 d 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2 d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及其他部位出血 率、10 d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rt-PA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可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个月预后。

    编者按
    卒中急诊管理
    郭伟
    2019, 14(12):  1237-1237. 
    PDF (16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综述
    二级医院在卒中中心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魏珍玉, 杨晓玲, 陈淼
    2019, 14(12):  1238-124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2.008
    摘要 ( )   PDF (183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全国卒中中心建设的开展,卒中的诊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我国的卒中救治现状仍 面临巨大的挑战。二级医院在卒中诊疗中,可以提供早期诊断检查、急性期静脉溶栓,甚至在上级医 院指导下进行动脉取栓,协同社区医院对卒中患者进行规范的一级、二级预防和康复期管理。本文 就卒中诊疗现状、卒中中心建设情况及二级医院在卒中中心建设中的作用进行综述,阐明二级医院 在卒中诊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病例讨论
    1例易被漏诊的儿童大动脉炎病例报道
    祁雅婕, 柳莉, 曹艳婷, 张亚英, 窦曼曼, 韩若筠, 刘影, 邢英琦
    2019, 14(12):  1243-1248.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2.009
    PDF (276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献导读
    Stroke: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再通治疗工作流程新进展
    杨中华
    2019, 14(12):  1249-1250.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2.010
    PDF (165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与共识
    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9更新版)
    通信作者:王拥军1,陈玉国2,吕传柱3,赵性泉1,郭伟4
    2019, 14(12):  1251-126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2.011
    PDF (21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9 AHA/ASA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全面解读(上)
    编译:董漪, 桂莉, 郑华光, 李玮, 王秦润琪, 程忻, 高远, 刘慧慧, 丁红, 窦鑫, 谭泽锋, 李淑娟, David Wang
    2019, 14(12):  1263-126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2.012
    PDF (20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VN 亮点解读
    血管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介入治疗
    陈虎 邓剑平
    2019, 14(12):  1270-1274.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2.013
    PDF (178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VN研究生论坛
    桥接治疗卒中患者溶栓后的血管再通——再通率、预测因子与预测评分
    李曼,刘丽萍,窦鑫,刘亚杰,谷鸿秋
    2019, 14(12):  1275-1278.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2.014
    PDF (229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中枢神经系统肾素(原)受体参与高血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唐欣颖, 匡泽民, 卢玺峰
    2019, 14(12):  1279-128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2.015
    摘要 ( )   PDF (180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肾素(原)受体是由ATP6AP2基因编码、350个氨基酸组成的Ⅰ型单次跨膜蛋白,广泛存在 于多种组织器官中,并在大脑中高度表达。中枢神经系统肾素(原)受体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并通过 促进血管紧张素Ⅱ形成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机制以及其他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机制参与血压 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肾素(原)受体有可能成为高血压治疗新靶点。

    教学园地
    差异化培养结合多种教学法在脑血管病亚专科医师培养中的运用
    陈功,廖煜君,安庆祝,倪伟,冷冰,朱巍,钟平
    2019, 14(12):  1283-128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2.016
    摘要 ( )   PDF (214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差异化培养结合多种教学法对不同基础的脑血管病亚专科医师的培训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培养的96名脑血管病亚专科医师,根据 不同的脑血管病亚专科临床工作时间、学历、职称、医院等级以及导师初评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3组, 针对性地采用差异化教学培养模式。采用学员自评和导师评价综合评估教学效果,评价等级分为好、 较好、一般、较差和差5个等级。 结果 初级、中级和高级组的“好”评率分别为81.8%、71.4%和72.7%,平均75.3%±4.3%,无“一 般”“较差”和“差”评。差异化培养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具有“因才施教”、阶梯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的特点。 结论 在现实存在的参差不齐水准的脑血管病亚专科医师中,差异化培养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的教 学模式可达到较好的亚专科医师培训效果。

    索引
    《中国卒中杂志》2019年第14卷主题词索引
    2019, 14(12):  1287-1303. 
    PDF (13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卒中杂志》2019年第14卷作者索引
    2019, 14(12):  1304-1311. 
    PDF (13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