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9年 第14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9-11-20
    当期封面目录
    当期封面目录
    2019, 14(11):  1-4. 
    PDF (52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中国脑小血管病的临床研究优先发展战略规划
    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专家联盟(执笔:王伊龙;学术委员会主席:王拥军)
    2019, 14(11):  1075-108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1.001
    PDF (203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尿白蛋白肌酐比增高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短期预后的临床研究
    申致远, 陈玉辉, 龚涛
    2019, 14(11):  1083-1088.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1.002
    摘要 ( )   PDF (19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入院时的尿白蛋白肌酐 比(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ACR)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valu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 对患者3个月预后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性纳入北京医院2017年3月27日-11月16日住院治疗的AIS患者作为 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血管危险因素、ACR、eGFR和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患者入 院时NIHSS评分,随访3个月时的mRS评分。按照患者是否有肾功能障碍分为肾功能障碍组和肾功能正 常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按照患者3个月的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和预后 不良组(mRS评分3~6分),比较两组的上述临床特点,并分析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共纳入115例患者,AIS患者的肾功能障碍患病率为44.3%(51/115)。与肾功能正常组相比,肾 功能障碍组平均年龄较高(P =0.009);糖尿病(P =0.00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P =0.026)、 心房颤动(P =0.003)的发病率较高;入院时NIHSS评分(P =0.013)、入院后的血糖(P =0.001)、血 浆纤维蛋白原(P =0.008)及D -二聚体(P =0.001)水平较高。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的 平均年龄较高(P =0.007);既往卒中史(P =0.002)、心房颤动患病率(P =0.040)、血浆纤维蛋白 原(P =0.004)及D-二聚体水平(P <0.001)较高;入院时NIHSS评分(P <0.001)较高。高血压、糖尿 病、血脂代谢异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吸烟史在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的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ACR更高(P <0.001),而eGFR(P =0.030)更低。多因素分析 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8分(OR 27.05,95%CI 3.75~178.18,P=0.001)、ACR≥3 mg/mmo(l OR 35.50, 95%CI 4.79~262.94,P<0.001)、卒中史(OR 20.48,95%CI 2.35~178.18,P =0.006)是3个月预后不良 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AIS患者的肾功能障碍患病率较高,入院时ACR增高的AIS患者3个月预后较差。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miRNA-148a表达水平检测及其临床价值预探索
    郭桂珍, 韩荣胜, 王有清, 刘庆春
    2019, 14(11):  1089-1094.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1.003
    摘要 ( )   PDF (212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 schemi c stroke,AI S)患者血清mi RNA-148a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 价值。 方法 收集42例AIS患者和42例健康者的外周血血清样本,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 miRNA-148a的表达水平。绘制miRNA-148a对AIS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并分析mi RNA-148a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下载GSE55937数据集对 AIS患者的miRNA-148a水平进行进一步验证,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靶基因及生物功能。 结果 AIS患者发病12 h内的miRNA-148a相对表达量低于健康对照组(0.76±0.23 vs 1.02±0.21, P <0.001)。mi RNA-148a诊断AI 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5%CI 0.70~0.89,P <0.001)。Spearman相 关性检验表明,mi RNA-148a水平与AIS患者的脑梗死面积(r =-0.34,P =0.03)和hs-CRP水平(r =- 0.43,P =0.005)负相关。在GSE55937数据集中,mi RNA-148a相对表达量在AIS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1.93±0.46 vs 2.52±1.00,P =0.011),其对AIS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95%CI 0.54~0.84, P =0.022)。生物信息学方法共预测到58个miRNA-148a的靶基因,包括WNT10B、DNMT1等。这些靶基因 主要涉及的分子机制包括调控细胞凋亡、FoxO信号通路、PI3K-Akt通路等。 结论 AIS患者发病早期的血清miRNA-148a水平降低,可能涉及细胞凋亡和FoxO、PI3K-Akt等信号通 路,提示mi RNA-148a可能在AIS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汪明玉, 张立辉, 周浩, 赵勇
    2019, 14(11):  1095-1100.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1.004
    摘要 ( )   PDF (19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认知功 能障碍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3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门诊及住院CSVD患者,参照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 3组:认知功能正常组,轻度认识功能障碍组和痴呆组。所有患者均取晨起空腹静脉血测定Hcy水平 及MTHFR C677T基因型,分析Hcy水平、MTHFR C677T基因型与CVS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结果 共纳入130例CSVD患者,其中男性87例(66.9%)。认知功能正常组63例,轻度认识功能障碍 组35例,痴呆组32例。痴呆组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P<0.001)和认知功能正 常组(P<0.001),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血清Hcy水平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01)。Hcy水平与 CSVD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程度正相关(r =0.626,P<0.001)。MTHFR 677 C→T基因突变与CSVD患者 认知功能下降程度正相关(r =0.359,P =0.001)。T等位基因频率与CS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弱正相关 (r =0.273,P<0.001)。 结论 MTHFR 677 C→T基因突变与CS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及进展正相关,可作为早期预测 认知功能障碍的血清学标志物之一。

    不同严重程度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失语改善情况分析
    付胜奇, 石宝洋, 张津, 宋良, 张洪涛, 张淑玲
    2019, 14(11):  1101-1105.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1.005
    摘要 ( )   PDF (203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失语改 善的比例及程度。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3月在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卒中中心连续入院接受rt-PA静 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360例,根据NIHSS评分分为NIHSS评分≤8分组和NIHSS评分>8分组。收集两组 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脏病病史、吸烟饮酒史、LDL-C、发病至溶栓时间等 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溶栓24 h后神经功能显著好转、失语改善的比例差异,并比较两组失语改 善程度的差异。 结果 共计纳入伴有失语的AIS患者158例,其中NIHSS评分≤8分患者49例,NIHSS评分>8分患者109 例,两组基线资料及溶栓24 h后神经功能显著好转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IHSS评分≤8分组溶 栓24 h后失语改善比例高于NIHSS评分>8分组(67.3% vs 45.9%,P =0.021),NIHSS评分≤8分组失语 完全改善比例高于NIHSS评分>8分组(69.7% vs 44.0%,P =0.021)。 结论 伴有失语的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24 h后,NIHSS评分≤8分患者失语改善比例高于NIHSS评分 >8分患者。

    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进展性运动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后研究
    周娟, 石富铭, 陈书阁, 张丽文, 董立平, 王铁军
    2019, 14(11):  1106-1111.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1.006
    摘要 ( )   PDF (19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穿支动脉疾病(penetrating artery disease,PAD)型脑梗死出现进展性运动障碍(progressive motor deficits,PM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患者预后。 方法 连续入组经头颅MRI确诊的PAD型脑梗死病例,按是否出现PMD分为PMD组与非PMD组例,比 较两组的人口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病灶特点、实验室指标、3个月和6个月预后良好(mRS评分 0~2分)率及脑梗死复发情况。进一步对PMD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判断其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研究共入组287例PAD型脑梗死患者,其中PMD组95例,非PMD组192例。与非PMD组相比, PMD组男性患者(P =0.03)、吸烟(P =0.04)、糖化血红蛋白(P <0.001)、Hcy(P =0.02)和D-二聚体 (P =0.01)水平较高,脑梗死灶直径较大(P <0.001)。两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出院时PMD组NIHSS评分高于非PMD组(7.69±1.87分 vs 2.13±0.49分,P <0.001);3个月随访PMD组 预后良好率较低(55.7% vs 70.8%,P =0.01),6个月随访两组预后无显著差异;两组3个月及6个月脑 梗死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OR 1.083,95%CI 1.062~1.105, P =0.03)和较大的脑梗死灶直径(OR 1.051,95%CI 1.030~1.073,P =0.01)是PM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PAD型脑梗死患者中,出现PMD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较重,3个月预后较差。糖化血红蛋白水 平及脑梗死灶直径可作为PAD型脑梗死患者PMD的预测指标。

    编者按
    脑小血管病
    王伊龙
    2019, 14(11):  1112-1112. 
    PDF (14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综述
    脑白质高信号的非传统血管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郭宇宙, 管玲, 王拥军, 王伊龙
    2019, 14(11):  1113-1118.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1.007
    摘要 ( )   PDF (183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是脑小血管病的典型影像学征 象之一。临床上有一部分WMH病例无高血压、糖尿病等传统血管危险因素,却伴有偏头痛、晕厥、睡 眠呼吸暂停、睡眠障碍、直立性低血压等非传统危险因素或临床症状。本文对研究WMH与非传统血 管危险因素关系的文献进行整理和总结。对非传统血管危险因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WMH 的潜在机制。针对非传统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和治疗可能有助于WMH的预防和治疗。

    增龄相关性脑小血管病谱系的病理基础及其影像学特点
    陆正齐, 宋康宇
    2019, 14(11):  1119-1123.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1.008
    摘要 ( )   PDF (159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增龄相关性脑小血管病谱系(spectrum o f a ge-related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s, ArCSVDS)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小静脉出现老化的一组脑 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包括深穿支动脉病(deep perforating arteriopathy,DPA) 和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有关的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以往的 研究往往将这两种疾病视为独立的实体,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无论从年龄、高血压等相似的脑血 管病危险因素,还是从潜在的相互作用角度出发,DPA与CAA是一组ArCSVDS疾病,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破坏、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周围Aβ是连接DPA与CAA的共同发病机制,而且有 30%~68%的患者两者可以重叠发病。

    血流动力学与脑部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关系的研究进展
    马琳, 王伊龙
    2019, 14(11):  1124-1128.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1.009
    摘要 ( )   PDF (196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部血管周围间隙扩大是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标志物之一,其发生发展的机制尚不明确。 现有研究表明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引起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发生发展。本文从血压、血管管壁僵硬 程度、脑血流量等因素对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影响作一简要综述,为探索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发病 机制及可能的治疗方法提供帮助。

    脑小血管病排尿与排便障碍研究现状及机制探索
    田雨, 管玲, 王伊龙
    2019, 14(11):  1129-1134.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1.010
    摘要 ( )   PDF (158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一种主要累及脑内小血管的慢性全脑性 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排尿障碍和排便障碍作为CSVD的常见症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 会功能。约70%的CSVD患者可出现排尿障碍,以排尿刺激症状为主,可表现为尿频、尿急、急迫性尿 失禁及夜尿增多,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病变部位相关。排便障碍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但目前尚无 有关CSVD患者排便障碍的大型流行病学数据。本文分别以CSVD患者排尿功能障碍与排便功能障碍 为切入点,探讨CSVD患者二便障碍的发生率和具体表现形式,探索可能引起CSVD患者二便障碍的病 理生理机制,为CSVD的诊治提供新的方向。

    脑小血管病与颅内大动脉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杨营营, 王拥军, 王伊龙
    2019, 14(11):  1135-113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1.011
    摘要 ( )   PDF (15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大、小血管在结构和功能上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脑小血管病常与颅内大动 脉病变共存,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延长扩张和颅内动脉僵硬 度增加分别反映了颅内大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改变。本文就脑小血管病与不同颅内大动脉病理变化之 间共存及互相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探讨脑大、小血管病的关系。

    血清生物标志物与脑小血管病关系研究进展
    钟曦, 王伊龙
    2019, 14(11):  1140-1145.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1.012
    摘要 ( )   PDF (158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认为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的主要机制是血管内皮损伤,而 炎症和血管内皮损伤密切相关,血清中血管内皮损伤相关标志物及炎性标志物是反映炎症损伤血管 内皮最直接、最简便的方法。关于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为更深入了解CSVD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重要 的途径。目前多项研究表明炎性及血管内皮损伤相关标志物与CSV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另外炎症 与CSVD关系也可能受到人种、遗传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就血清中血管内皮相关标志物、炎性标志物与 CSVD不同影像学标志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脑小血管病脑白质高信号与认知障碍的关系研究进展
    王兴, 施余露, 陈奕奕, 王伊龙
    2019, 14(11):  1146-115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1.013
    摘要 ( )   PDF (158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与年龄相关的脑血管 疾病。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tensities,WMH)是CSVD的影像标志物之一。WMH患病率极高, 与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影像表现及临床症状的异质性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带来了 困难。本文从病理学、影像学及生物学3方面对WMH发生发展及其导致认知障碍的机制研究现况进 行综述,同时总结目前的治疗策略,提出了接下来的研究目标及方向:能够反映预后的标志物及预测 模型的研究,WMH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针对早期干预、药物开发的潜在靶点的研究等。

    指南与共识
    中国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手册
    中国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共识专家组,中国卒中学会,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2019, 14(11):  1153-116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1.014
    PDF (207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献导读
    Neurology:弥散加权成像阳性小病灶在脑小血管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杨中华
    2019, 14(11):  1170-1171.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1.015
    PDF (15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Lancet Neurol:脑微出血者缺血风险大于出血风险,该不该抗栓?
    杨中华
    2019, 14(11):  1172-117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1.016
    PDF (148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讨论
    卒中超急性期静脉溶栓后癫痫发作1例报道
    陈静娟, 李国德, 许佐航, 杜朴, 丁楠, 段振鹏, 王玉凯, 章成国, 张国华
    2019, 14(11):  1173-117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1.017
    PDF (169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癫痫为突出症状多系统受累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例
    孙阳, 刘佳琪, 毕晓霞, 刘芳
    2019, 14(11):  1177-1181.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1.018
    PDF (219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VN 亮点解读
    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的神经影像学研究
    杜静 徐群
    2019, 14(11):  1182-1183.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1.019
    PDF (151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VN研究生论坛
    血管性认知障碍+急性微梗死=?
    韩尚容,王伊龙
    2019, 14(11):  1184-1185.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1.020
    PDF (155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脑小血管病相关头晕症状的研究进展
    赵弘轶, 刘宇, 黄勇华
    2019, 14(11):  1186-118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1.021
    摘要 ( )   PDF (156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头晕是脑小血管病临床最常见的症状和主诉之一,但临床工作中对于明确其病因存在困 难和认识偏差。最新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头晕患者合并有脑小血管病,而且脑小血管病对于此类 头晕的临床特点、发生发展及转归变化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本文就脑小血管病相关头晕症 状进行综述,着重介绍脑小血管病相关头晕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最终从神经内科角度出发, 对脑小血管病相关头晕的诊治方法和流程提出一些思考和总结。

    骨形态发生蛋白-7对脑梗死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康凯, 佡剑非
    2019, 14(11):  1190-1193.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1.022
    摘要 ( )   PDF (160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高致死、致残率。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在大脑发生 缺血缺氧时,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7表达上调,参与脑梗死后的病理生 理机制。动物实验研究显示,BMP-7既可促进运动神经元恢复、增加神经元缺血耐受性,又可通过抑 制细胞凋亡、减弱氧化应激,从而保护缺血脑组织,减少脑梗死体积。基础研究的结果为脑梗死的 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教学园地
    脑血管病临床医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叶玉梅,陈瑛,许蓉,任依
    2019, 14(11):  1194-119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11.023
    摘要 ( )   PDF (15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是现代循证医学的基础,临床医师是临床研究的主要参与者,因此临床医师科 研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对于临床试验的规范和医学科研的进步意义重大。本文主要探讨了临床研究医 师培养的必要性,明确临床研究能力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临床研究能力的培养途径。通过培养医 师临床研究能力推动脑血管病事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