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5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20-06-20
    当期封面目录
    当期封面目录
    2020, 15(06):  1-4. 
    PDF (32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建立卒中临床研究大数据,推动精准医学发展
    姜勇,孟霞,王拥军
    2020, 15(06):  573-57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0.06.001
    PDF (151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编者按
    脑血管病大数据
    姜勇
    2020, 15(06):  577-577. 
    PDF (14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论坛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评价应用初探
    李子孝,刘翔宇,朱皞罡,王孟,杨昕,王春娟,姜勇,林琳,王韬,赵性泉,王拥军
    2020, 15(06):  578-58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0.06.002
    摘要 ( )   PDF (215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在保障敏感数据不脱离敏感域的前提下,在多中心架构中,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展缺血性卒中 医疗质量评价。 方法 采用数据网关和安全沙箱建立“敏感域-公开域”隔离带,使用“阅后即焚”思想防止数据泄 露,利用区块链和智能合约技术对数据和算法的调用进行跟踪记录。 结果 区块链秒平均写入通量达到9000条记录,特征检索时间不高于10 ms,能够在多中心协作和 敏感信息受控场景中,开展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指标评价。系统在三家医疗机构的数据中完成初步 验证。 结论 融合区块链、智能合约、安全沙箱、摘要生成等技术手段,可以在多中心架构上,初步实现缺 血性卒中医疗质量指标评价,为进一步应用知识提取、数字化追溯和跨域投放,助力医疗质量持续 改进奠定技术支撑。

    基于Logistic回归与XGBoost构建缺血性卒中院内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初步比较研究
    谷鸿秋,王春娟,李子孝,王伊龙,王拥军,姜勇
    2020, 15(06):  587-594.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0.06.003
    摘要 ( )   PDF (213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Logistic回归和XGBoost方法构建缺血性卒中院内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初步比较。 方法 利用中国国家卒中登记Ⅱ(China National Stoke Registry Ⅱ,CNSRⅡ)数据库中按医嘱离院的 缺血性卒中患者数据,分别基于Logistic回归和XGBoost方法构建缺血性卒中院内复发风险预测模型。 备选的预测因子包括人口学特征、卒中严重程度、既往病史、用药史以及临床测量指标。模型的评价 指标包括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校准截距、校准斜率以及Brier得分。所有统计 分析均在R(3.6.2版)中完成。 结果 最终纳入17 227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平均年龄64.72±11.84岁,女性6317例(36.7%),发病前 mRS评分为0或1分的病例14 482例(84.1%),入院NIHSS评分4(2~6)分,院内卒中复发444例(2.6%)。 预测模型识别的前三位强预测因子,在Logistic回归中为发病前mRS评分、心房颤动及卒中史;在 XGBoost中为发病前mRS评分、心房颤动及总胆固醇。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与XGBoost预测模型的AUC无 显著差异(0.63,95%CI 0.58~0.68 vs 0.64,95%CI 0.59~0.68,P =0.9229)。Logistic预测模型校准截 距、校准斜率以及Brier得分分别为-0.81、0.76和0.03;XGBoost预测模型的校准截距、校准斜率以及 Brier得分分别为-1.37、1.20和0.38。Logistic预测模型校准度更好。 结论 利用CNSRⅡ数据构建的缺血性卒中院内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应用中,基于XGBoost方法构建的 预测模型相比Logistic回归构建的预测模型的区分度没有显著差异,但校准度略低。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缺血性卒中3个月死亡预测模型研究
    陈思玎,刘欢,黄馨莹,李皓琳,谷鸿秋,姜勇
    2020, 15(06):  595-59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0.06.004
    摘要 ( )   PDF (19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算法XGBoost构建缺血性卒中发病3个月死亡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hina National Stoke Registry,CNSR)数据库中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 究对象。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用于构建预测模型,测试集用于评价模型效 果。分别采用XGBoost和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缺血性卒中发病3个月死亡预测模型,通过ROC曲线下面 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两种模型的预测价值。 结果 共纳入10 645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平均年龄65.18±12.23岁,女性4045例(38.0%),入院 NIHSS评分4(2~9)分,3个月死亡患者447例(4.48%)。XGBoost和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 0.8539、0.8278(P =0.0835),灵敏度分别为0.7413、0.7133,特异度分别为0.8286、0.8040。 结论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XGBoost构建的缺血性卒中死亡预测模型表现良好且稳定。

    临床研究数据管理与共享最新进展
    李皓琳,姜勇
    2020, 15(06):  600-605.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0.06.005
    摘要 ( )   PDF (185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精准医学的发展需要规范的数据管理体系和高效的数据共享来推动。我国的临床数据 管理标准在国际现行规范的基础上加强了集中管控和资质监管。21世纪初期,欧美国家通过建立集 成型的卒中数据库来促进数据共享,我国也在2018年提出科学数据开放汇交的指导原则。国家神经 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通过制定临床研究公共数据标准、整合专病数据资源目录,搭建了符合 FAIR原则——可查找(findable)、可访问(accessible)、可互操作(interoperable)和可重用(reusable)的脑 血管病大数据管理和共享平台,以提高临床研究数据质量和促进科学数据的共享。

    区块链在卒中电子病历共享中的应用
    秦秋莉,曹辉,李明岩,姜勇
    2020, 15(06):  606-610.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0.06.006
    摘要 ( )   PDF (210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块链技术在数据共享中具有安全性高、去中心化等特点,是解决卒中电子病历共享难点 的有效方法。本文主要基于区块链介绍了一种保证卒中电子病历安全且高效共享的应用方案——在 数据层使用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secp256k1曲线进行加密、在共识层使用改进的BFT-RAFT共识机制, 并利用单个节点自校验性与多个节点间准实时数据校验的优势,为辅助卒中诊疗及临床研究中数据 共享提供一定借鉴价值。

    机器学习模型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并发症及预后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覃伟,姜勇,刘宝花
    2020, 15(06):  611-615.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0.06.007
    摘要 ( )   PDF (161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医疗数据的不断集成和计算机运算能力的大幅提升,基于机器学习的卒中预测研究 逐渐成为交叉学科中的研究热点。相较于传统量表评分,机器学习模型具有快速、准确、可重复性等 优势,已被用于卒中的诊断和预后预测,帮助临床医师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及预后。本文介绍了目前机 器学习算法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并发症及预后预测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如 研究数量不足、样本量过少、缺少外部验证等。

    基于电子病历系统的脑血管病专科大数据科研平台设计与应用
    林琳,王韬,甘伟,邢玉龙
    2020, 15(06):  616-61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0.06.008
    摘要 ( )   PDF (169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在原有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基于电子病历系统设计部署了 脑血管专科大数据科研平台。该平台旨在通过对院内外多源异构数据的集成、共享,建立覆盖临床 科研一体化、疾病智能预测、科研知识库、临床决策支持及真实世界研究等多种数据利用场景的应 用模式,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同时,为多中心临床研究提供强大的数据及技术支撑,整 体提升区域内对疑难脑血管病、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能力。

    论著
    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症状性癫痫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院内结局:来自中国卒中联盟登记数据库的分析
    谷鸿秋,杨昕,王春娟,李子孝,王伊龙,王拥军,姜勇
    2020, 15(06):  620-625.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0.06.009
    摘要 ( )   PDF (193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继发症状性癫痫的发生率、相关危 险因素及其与院内结局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卒中联盟(China Stoke Center Alliance,CSCA)登记数据库2015年8月1 日-2019年7月31日入组的SAH患者。症状性癫痫限定为住院期间发作。依据是否出现继发症状性癫痫, 将研究对象分为SAH继发癫痫组和无继发癫痫组,比较组间的人口学特征、入院GCS评分、血管危险 因素、手术以及医院级别和地区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H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以及 SAH继发癫痫与院内死亡、缺血性卒中、脑出血及肺炎的相关性。 结果 本研究纳入11 210例SAH患者,女性6623例(59.1%),平均年龄60.0±12.9岁,入院GCS评 分的中位数为15分。总计228例(2.0%)继发症状性癫痫。年龄(OR 0.92,95%CI 0.87~0.97)、既 往卒中/TI A(OR 1.61,95%CI 1.20~2.17)、颈动脉狭窄(OR 3.17,95%CI 1.27~10.85)、心房颤动 (OR 2.64,95%CI 1.12~6.24)、脂代谢紊乱(OR 1.79,95%CI 1.03~3.13)和脑室外分流术(OR 2.30, 95%CI 1.31~4.02)是SAH继发症状性癫痫的独立影响因素。SAH继发症状性癫痫可能与更高的院 内死亡(OR 1.71,95%CI 0.96~3.05)、缺血性卒中(OR 4.21,95%CI 2.70~6.56)、脑出血(OR 3.87, 95%CI 2.81~5.33)及肺炎(OR 2.96,95%CI 2.26~3.86)事件风险相关。 结论 症状性癫痫是SAH患者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低龄、既往卒中/TIA、颈动脉狭窄、心房 颤动、脂代谢紊乱以及脑室外分流术是SAH继发症状性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SAH继发症状性癫痫增 加院内死亡、缺血性卒中、脑出血以及肺炎的风险。

    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住院结局的影响
    邓永梅,李子孝,苗亚杰,赵性泉
    2020, 15(06):  626-630.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0.06.010
    摘要 ( )   PDF (192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住院 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5月-2018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SAH患者,根据住 院期间是否发生肺炎分为肺炎组、非肺炎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 模型,分析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以及发生肺炎对SAH患者院内死亡、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的影响。 结果 共纳入457例SAH患者,平均年龄54.3±11.2岁,男性219例(47.9%),发生肺炎76例(16.6%)。 男性(OR 2.31,95%CI 1.17~4.58,P =0.016)、吞咽障碍(OR 6.06,95%CI 1.09~33.70,P =0.039)及 Barthel指数0~20分(OR 15.58,95%CI 4.17~58.23,P<0.001)是SAH患者发生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发生肺炎与院内死亡风险、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增加无关。 结论 男性、吞咽障碍、Barthel指数0~20分是SAH患者发生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肺炎与院内 死亡风险、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增加无关。

    小脑前下动脉瘤11例临床分析
    陈鑫,王昊,姜朋军,焦玉明,曹勇,李佑祥,王硕
    2020, 15(06):  631-63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0.06.011
    摘要 ( )   PDF (243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总结小脑前下动脉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及手术夹闭与介入治疗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小脑前 下动脉瘤患者的基线信息、临床表现、动脉瘤特点、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 结果 共收治11例小脑前下动脉瘤患者,其中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5例,治愈率100%,术后2例 (40%)出现不完全性失语和手术侧面瘫,随访均无复发;介入治疗6例,5例(83.3%)完全栓塞动脉 瘤,其中2例(33.3%)闭塞动脉瘤远端载瘤动脉,1例(16.7%)栓塞治疗失败,术后1例(16.7%)出现 记忆力下降,1例(16.7%)出院1个月后动脉瘤破裂,并最终死亡。 结论 对于小脑前下动脉瘤,积极干预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意义重大,开颅手术夹闭和介入治疗都是 可选的治疗方式,两者均效果确切。

    0.25 mg低剂量硝酸甘油激发直立倾斜试验在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断中的应用
    刘杰昕*,杜嵩*,王跃,金泽宁,黄泽民,宋柯,樊志奇,陈章煌,吴斌(*第一作者)
    2020, 15(06):  637-643.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0.06.012
    摘要 ( )   PDF (197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0.25 mg低剂量硝酸甘油激发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ing,HUTT)诊断血管迷走 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的临床可行性。 方法 入选疑似VVS患者进行0.25 mg低剂量硝酸甘油激发HUTT检查,通过无创连续逐搏血压监测 数据的脱机分析,获取阳性率和达到阳性反应时间,并与既往国内外研究相比较。 结果 共入组疑似VVS患者343例,241例(70.3%)在HUTT过程中出现了阳性结果,其中混合型83例 (34.4%),心脏抑制型2例(0.8%),血管减压型156例(64.7%)。低剂量硝酸甘油药物激发阶段阳性 率与国外既往研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整体阳性率与国外既往研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于国内 既往研究(70.3% vs 64%,P =0.016)。低剂量硝酸甘油激发阶段出现阳性反应的时间低于国外既往 使用0.3 mg片剂舌下含服激发的研究(5.0±2.2 min vs 7±8 mi n,P =0.001),与使用0.4 mg硝酸甘油舌 下喷雾研究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 结论 0.25 mg低剂量硝酸甘油激发HUTT的阳性率和达到阳性反应时间与国外0.4 mg硝酸甘油激发 HUTT的结果无差异,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与轻型脑梗死患者卒中复发相关性研究
    逯青丽,刘仲仲,蔺雪梅,曹欢,王静,刘佩,王芳,史亚玲,王清,刘国正,吴松笛
    2020, 15(06):  644-64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0.06.013
    摘要 ( )   PDF (19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与轻型脑梗死患者卒中复发相关性。 方法 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纳入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12月确诊的轻型脑梗死患者。 入院24 h内检测血清ALP水平,并按照四分位数分组法分为四组。研究的终点事件为患者1年内卒中复 发(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曲线拟合评估血清ALP 水平与轻型脑梗死患者1年卒中复发的相关性。 结果 共纳入895例轻型脑梗死患者,平均年龄为63.52±12.31岁,男性572例(63.9%),入院NIHSS 评分中位数为2分,1年卒中复发为26例(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LP每升高1 U/L, 轻型脑梗死患者的1年卒中复发风险增加2%(OR 1.02,95%CI 1.01~1.04,P =0.030);每升高10 U/L, 1年卒中复发风险增加19%(OR 1.19,95%CI 1.01~1.41,P =0.030)。高水平组(Q2、Q3与Q4组)与最低 水平组(Q1组)间的1年卒中复发风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四分组间1年卒中复发风险升高趋势无统 计学意义。 结论 血清ALP可能是轻型脑梗死患者1年卒中复发的影响因素。

    脑白质疏松与老年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及功能预后的关系研究
    刘晓微,胡文立
    2020, 15(06):  650-654.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0.06.014
    摘要 ( )   PDF (19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与老年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及功能预后的关系。 方法 纳入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连续就诊于北京怀柔医院的老年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 患者。根据入院头颅CT,采用改良Van Swieten量表进行脑白质疏松分级。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分析脑白质疏松与溶栓后24 h sICH和3个月不良功能预后(mRS>2分)的关系。 结果 共纳入125例患者,平均年龄73.2±8.4岁,男性84例(67.2%),有脑白质疏松82例(65.6%)。 有脑白质疏松、无脑白质疏松患者溶栓后24 h sICH发生率分别为12.2%(10/82)、4.7%(2/43), P =0.298;3个月不良功能预后比例分别为70.7%(58/82)、34.9%(15/43),P <0.001。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白质疏松与老年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24 h sICH不相关(OR 0.320, 95%CI 0.056~1.846,P =0.203);与3个月不良功能预后独立相关(OR 4.392,95%CI 1.514~12.744, P =0.006)。 结论 脑白质疏松症与老年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sICH不相关,但与静脉溶栓治疗后3个月不良 功能预后独立相关。

    脑小血管病总负荷评分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预后相关性研究
    杨苗娟,曾思琳,徐铅辉,方俊林,王颖,郭毅
    2020, 15(06):  655-661.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0.06.015
    摘要 ( )   PDF (200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总负荷评分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后1年预后的关系。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接受rt-PA静脉溶 栓治疗的AIS患者,根据MRI评估CSVD负荷并计算CSVD总负荷评分。使用mRS量表评估患者发病1年的 神经功能预后,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SVD的总负荷与1年的神经功能预后之间的关系,利 用ROC曲线分析CSVD总负荷评分对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及最佳界值。 结果 最终入组135例静脉溶栓的AIS患者,平均年龄为61.56±12.64岁,CVSD总负荷评分0分者17例 (12.59%),1分者44例(32.59%),2分者38例(28.15%),3分者30例(22.22%),4分者6例(4.44%)。 多因素分析发现溶栓前NIHSS评分(OR 1.615,95%CI 1.209~2.157,P =0.001)、CSVD总负荷评分(OR 1.570,95%CI 1.095~4.094,P =0.026)为AIS静脉溶栓患者1年功能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CSVD总负 荷预测静脉溶栓后1年不良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0.735(95%CI 0.641~0.828),最佳界值为2.5分;溶栓前NIHSS评分的AUC为0.773(95%CI 0.684~0.862),最佳界 值为6.5分。 结论 CSVD总负荷评分及溶栓前NIHSS评分为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1年功能预后不良的可靠预测指 标,有助于临床评估静脉溶栓患者长期预后。

    基于不同能量估算法的营养方案对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能量代谢的影响
    赵素平,刘丽,杜娟,蔡艺灵,袁军,李自如
    2020, 15(06):  662-667.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0.06.016
    摘要 ( )   PDF (192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不同能量评估法制订的营养方案在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差异。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6年7月-2018年1月入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 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经验组、公式组及间接能量测定组,分别采用经验 能量估算法、Harris-Benedict校正公式及间接能量测定法测定的日需静息能量代谢值(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REE)进行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三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4 d的上臂肌肉围 度、腰围、淋巴细胞计数、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 结果 最终纳入90例患者,平均年龄71±8岁,男性51例(56.67%),每组各30例。治疗前三组基线资 料及营养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 d淋巴细胞计数,以及治疗14 d上臂肌肉围度、血清前白蛋 白及白蛋白,三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治疗7 d淋巴细胞计数和治疗14 d血清 白蛋白水平在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间接能量测定组高于公式组和经验组。 结论 间接能量测定法能更准确地评估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能量需求,制订的营养方案能 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

    脑小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及其与长期预后的关系
    李芳菲,刘东涛,周立春
    2020, 15(06):  668-67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0.06.017
    摘要 ( )   PDF (192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 AR)的发生率,以及AR与结局的关系。 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5年8月-2017年6月诊断为CSVD的住院患者。根据血栓弹力图仪测量血小板 抑制率将患者分为AR组和非AR组。记录所有患者基线时人口学、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资料,并 在2年随访期间进行影像学复查,同时记录患者新发血管事件及死亡情况。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 析确定AR与结局的关系。 结果 共纳入94例患者,年龄为49~84岁,平均年龄66.20±7.37岁,男性55例(58.5%),AR的发生 率为23.4%(22/94)。AR与2年内新发腔隙性脑梗死(OR 4.70,95%CI 1.56~24.13,P =0.041)和脑白 质病变加重(OR 4.07,95%CI 1.28~11.57,P =0.038)风险相关,与新发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无关。 结论 CSVD住院患者中AR发生率约1/5,AR与脑白质病变加重和新发腔隙性脑梗死风险相关。

    河北省南和县农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周筠,殷粒实,宫恩莹,顾婉冰,王培刚,赵端,王伊龙,阎丽静
    2020, 15(06):  673-680.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0.06.018
    摘要 ( )   PDF (195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河北省南和县农村卒中患者应用二级预防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和降压药物的服 药依从性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本研究使用群组随机对照试验“南和县实用创新型脑卒中防治项目”的基线调查数据。该横 断面调查于2017年7月抽取位于5个镇的50个村,每村抽取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卒中患者开展问卷 调查及体格检查。问卷主要信息包括:社会人口学信息、患病史、社会支持、服药依从性等。患者服 药依从性根据Morisky Green Levine量表评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抗血小板药物、 他汀类药物和降压药物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1299例卒中患者,平均年龄65.7±8.2岁,男性746例(57.4%)。服用抗血小板类、他汀 类、降压药物的患者分别占依照诊断史估测应服药人数的72.0%(852/1184)、28.4%(340/1197)和 91.1%(1030/1131)。服药患者中,药物依从率分别为63.0%(537/852)、63.5%(216/340)和62.6% (645/1030)。多因素分析显示,自我感知照护需求低的患者(OR 0.58,95%CI 0.45~0.75,P<0.001), 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好;有卒中复发史患者(OR 2.09,95%CI 1.17~3.71,P =0.013)服用他汀类 药物依从性差,无吸烟史患者(OR 0.43,95%CI 0.19~0.97,P =0.043)服用他汀类药物依从性好。 年龄较大(OR 0.97,95%CI 0.95~0.99,P =0.004)、服2种以上药物(OR 0.54,95%CI 0.39~0.75, P <0.001)、自我感知照护需求低(OR 0.58,95%C I 0.40~0.84,P =0.004)及无吸烟史患者 (OR 0.63,95%CI 0.41~0.84,P =0.046)服用降压类药物依从性好。 结论 河北省南和县农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合理用药率较低,服药患者依从性不佳,服药依从性 与患者年龄、吸烟史、卒中复发史、服药数量、自我感知照护需求等因素相关。

    指南与共识
    中国卒中营养标准化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卒中营养标准化管理专家委员会
    2020, 15(06):  681-68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0.06.019
    PDF (159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讨论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1例
    赵倩倩,王雅珺,孙家栋,陈娇,李雪梅
    2020, 15(06):  690-693.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0.06.020
    PDF (161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