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4年 第9卷 第09期    刊出日期:2014-09-20
    主编手记
    专业带来质量的保证
    王拥军
    2014, 9(09):  713-718. 
    PDF (281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加拿大卒中监测系统简介及其对北京卒中监测的启示
    刘改芬,房继明,潘岳松,等
    2014, 9(09):  719-723. 
    PDF (207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北京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基线和住院治疗的比较
    刘改芬,房继明,宋彦丽,等
    2014, 9(09):  724-730. 
    摘要 ( )   PDF (246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旨在比较中国北京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住院患者的基线特征、卒中治疗和住院结局的差异。 方法 中国国家卒中登记于2007年9月~2008年8月在北京地区的11个研究中心连续收集了1775例急 性卒中及TIA患者。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数据来源于2007年4月~2008年3月安大略省的11个卒中中心的 3551例卒中及TIA患者。本研究对北京地区患者的基线特征、卒中治疗和住院结局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并与加拿大卒中登记研究中安大略省的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 ①基线信息:北京地区的患者较安大略省的患者年轻(64.5±12.9 vs 70.2±15.3,P<0.001), 并且男性较多(64.8% vs 51.6%,P<0.001);既往史有吸烟、饮酒、卒中、高血压的比例北京地区均 高于安大略省(P均<0.001),而既往史有TIA、高脂血症、心房颤动的人数安大略省高于北京地区(P 均<0.001)。②院前信息:与安大略省的患者相比,北京地区的患者使用救护车到达急诊的比率较低 (33.5% vs 78.4%,P<0.001),并且2.5 h内到达急诊的比例较低(21.0% vs 42.4%,P<0.001)。③ 治疗情况:北京地区的患者中,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比例低于安大略省(93.9% vs 99.2%,P<0.001), 并且进入卒中单元治疗的比例较低(23% vs 64.7%,P<0.001)。在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中,北京地区 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比例较低(8.1% vs 17.4%,P<0.001),然而伴有心房颤动的患者中,给与抗 凝治疗的比例两者无明显的差异(75.9% vs 75.5%,P =0.945)。北京地区和安大略省地区缺血性卒 中患者出院给予抗栓治疗的比例相近(77.0% vs 77.9%,P =0.544)。④结局事件:与安大略省地区 相比,北京地区患者住院期间新发卒中的比例较低(3.4% vs 5.1%,P<0.001),然而住院期间肺炎 的发生率较高(12.5% vs 7.6%,P<0.001)。北京地区患者的住院死亡率、7 d死亡率和30 d死亡率均 显著低于安大略省地区(7.7% vs 14.7%,5.7% vs 9.3%,7.9% vs 15.9%,P均<0.001)。 结论 北京和安大略地区的卒中/TIA住院患者在基线信息、住院治疗和结局方面有较大的差异。认 识到这些差异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卒中住院治疗的质量,有助于更好地制订卒中的控制和预防策略。

    北京市出院病例监测系统中急性卒中病例诊断质量评价
    潘岳松,刘改芬,张润华,等
    2014, 9(09):  731-735. 
    摘要 ( )   PDF (23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北京市出院病例监测系统卒中的诊断质量,为利用数据库开展卒中发病流行病学监测提 供数据质量评价证据。 方法 采用按病历号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出院病例数据库中抽取15家医院1433份急性卒中病例 (2007年704份,2010年729份)。以专家组查阅原始病案资料重新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诊断的一 致性。 结果 第一诊断与专家核查结果符合率为73.1%(95%可信区间:70.7%~75.4%)。缺血性脑血管病 的诊断符合率总体低于出血性脑血管病。第一诊断与专家核查结果不符病例的正确诊断主要是诊 断证据不足、头晕、既往脑梗死本次非急性发作等。 结论 出院病例数据库卒中诊断总体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在利用出院病例数据库数据进行人 群卒中发病监测时应进行适当的纠正。

    中国急性脑梗死院前延误影响因素分析
    宋彦丽,刘改芬,王艳云,等
    2014, 9(09):  736-742. 
    摘要 ( )   PDF (239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我国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前延误的影响因素。 方法 中国国家卒中登记数据库于2007年9月到2008年8月连续收集来自全国各地132家二级和三级 医院的急性卒中住院患者。本研究利用该数据库中的患者信息,以发病至到院时间大于3 h为院前延 误,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院前延误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本研究对来自中国国家卒中登记数据库的10 50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院前延误影响 因素的分析,结果发现仅有21.58%的患者(n =2267)在发病3 h内到达医院。导致院前延误时间 缩短的因素有:老龄[调整后的比值比(odds ratio,OR)0.99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0.988~0.997]、使用急救车到达医院(调整后的OR 0.340,95%CI 0.300~0.384)、饮酒史(调 整后的OR 0.895,95%CI 0.802~0.99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调整后的OR 0.786, 95%CI 0.684~0.903)、心房颤动病史(调整后的OR 0.535,95%CI 0.452~0.635)、首发症状为意 识障碍(调整后的OR 0.660,95%CI 0.561~0.776)。导致院前延误时间延长的因素:单独居住(调 整后的OR 1.760,95%CI 1.307~2.371)、自费医疗(调整后的OR 1.235,95%CI 1.081~1.411)、睡 醒时发现症状(调整后的OR 1.678,95%C I 1.489~1.891)、发病前改良R an ki n量表(m o d i fi e d Rankin Scale,mRS)评分≥2分(调整后的OR 1.445,95%CI 1.207~1.730)、高血压病史(调整后的 OR 1.114,95%CI 1.004~1.238)、糖尿病病史(调整后的OR 1.141,95%CI 1.006~1.293)、首发症 状为失语(调整后的OR 1.380,95%CI 1.239~1.536)、首发症状为视野缺损(调整后的OR 1.458, 95%CI 1.036~2.051)。 结论 我国脑梗死患者的院前延误现象比较严重,提高公众对卒中的认识,加强院前急救系统的使 用,早期发现症状,尽可能使用救护系统,缩短院前延误时间,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中国人群中动脉硬化性脑小血管病易感基因及预测模型的研究
    李伟,胡波,李桂林,等
    2014, 9(09):  743-750. 
    摘要 ( )   PDF (305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脑小血管病有关的易感基因及基因预测模型。 方法 对共792例4组研究对象的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样本应用SNaPshot单核苷 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分型技术进行19个候选基因55个SNP位点分型,在5种 遗传模型下对脑小血管病与非卒中对照组个体之间分析,并进行各组之间差异显著性检验及危险 因素分析。应用了SAS软件构建预测模型。 结果 脑小血管病与非卒中对照组个体差异性检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基因(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YLK)SNP位点rs2222823杂合子(A/T)的优势比(odds ratio,OR)为0.52[95%可信区间 (confidence interval,CI)(0.35~0.79),P =0.002,校正P =0.031];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基因 2A(inhibitor of cdk 4/alternative reading frame,INK4/ARF)SNP位点rs2811712杂合子(C/T)的OR 值为 1.75[95%CI 1.13~2.71,P =0.004,校正P =0.050]。脑小血管病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差异性检验, rs2222823位点的P值为0.035。脑小血管病与大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病患者差异性检验,非糖尿病患者 及饮酒患者在rs2222823位点P值分别为0.012和0.018;高脂血症及饮酒患者在rs2811712位点P值分别 为0.029和0.04。构建预测模型的基尼指数为0.442。 结论 MYLK 和INK4/ARF基因与中国人群中动脉硬化性脑小血管病有相关性,rs2222823杂合子(A/T) 有减缓脑小血管病患病率作用,而rs2811712杂合子(C/T)对脑小血管病的患病率具有促进作用。

    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脑磁图下吞咽皮质环路预探索研究
    张婧,张宁,乔慧,等
    2014, 9(09):  751-756. 
    摘要 ( )   PDF (278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皮质吞咽中枢在脑磁图中的激活情况,为吞咽皮质中枢的功能探 讨提供资料。 方法 采用151通道Omega2000全头型生物磁仪(CTF.co,Canada)对6例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 脑磁信号的采集。以等电流偶极(equivalent current dipole,ECD)记录肌电信号开始前-2500 ms内激 活脑区的部位及时间顺序。以每隔20 s、25 s、30 s、35 s时间不等的方式向受试者口腔注射室温纯净 水0.5~1 ml共10次。所有检查者均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并与脑 磁图的磁场变化结果融合,形成磁源性成像(magnetic source imaging,MSI)。 结果 5例患者得到磁源性影像。所激活的脑区包括岛叶、初级运动感觉皮质、扣带、丘脑等。部分 脑区呈现反复激活,脑内吞咽皮质激活存在3个相对较为固定的环路。中央前后回、岛叶、丘脑、扣带 回持续稳定激活,其初次激活发生在一定时间段内。后扣带较前扣带回及岛叶激活较晚。 结论 吞咽皮质在处理吞咽信息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环路。后扣带回激活较晚可能是由于卒中后吞咽 皮质功能活动受损的表现。

    成人急性脑梗死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汪敬业,张辉,卓胜霞,等
    2014, 9(09):  757-761. 
    摘要 ( )   PDF (24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总结急性期脑梗死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 方法 回顾分析成人急性期脑梗死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并分析急性梗死病 灶的分布特征。 结果 入组27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7.1±11.9)岁(49~84岁),平均血红蛋白浓 度(67.5±18.5)g/L(33~107 g/L)。该组患者具有如下特点:13例(48.1%)患者卒中危险因素≤1,13 例(48.1%)患者出现意识障碍。16例(59.3%)患者表现为急性多发性脑梗死(acute multiple brain infarction,AMBI),12例(75%)的AMBI累及1个以上循环。13例(48.1%)在2周内有卒中复发并加重。 结论 脑梗死合并贫血患者卒中危险因素少,但急性期内复发率高,出现意识障碍及AMBI患者比例 较高,累及1个以上循环的AMBI多见。

    大剂量高压氧超早期治疗对局部脑梗死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于秋红,李婕,刘亚玲,等
    2014, 9(09):  762-766. 
    摘要 ( )   PDF (234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大剂量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超早期治疗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制作SD大鼠永久性MCAO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 =36)和HBO组(n =36),HBO组大鼠于模型 制备成功后3 h予单次9 h HBO治疗,压力0.2 MPa。于模型成功后3 h、13 h、72 h,行大鼠Garcia神经功 能评分,于13 h、72 h分别将大鼠脑组织进行2,3,5苯四氮唑(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测定梗 死容积百分比,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 结果 ①两组大鼠在MCAO 13 h时(P均=0.007)和72 h时(P均<0.001)均较同组MCAO 3 h时神经功 能明显改善,但各时间点两组间神经功能无显著差异。②13 h时,两组大鼠脑梗死容积比无显著差异; 72 h时,对照组大鼠脑梗死容积比较13 h时增大(P =0.02),而HBO组无显著变化,HBO组较对照组脑 梗死容积比小(P =0.02)。③HBO组及对照组在13 h、72 h均可见凋亡细胞,13 h时HBO组凋亡细胞数少 于对照组(P =0.04)。④大鼠MCAO后线粒体膜电位降低,HBO组在13 h、72 h的线粒体膜电位均高于对 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1)。 结论 大剂量HBO超早期治疗可缩小大鼠脑梗死容积,抑制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进而减少细胞凋亡 可能是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机制之一。

    专题综述
    世界卒中流行趋势概况
    张润华,刘改芬,潘岳松,等
    2014, 9(09):  767-773. 
    摘要 ( )   PDF (262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卒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给全球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卒 中流行病学研究,除应用经典的研究设计进行现场调查外,近年来,在已发表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二 次研究备受关注。利用世界疾病负担报告及发表的相关文章,应用特定的模型和估算方法,可得到世 界范围的卒中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及影响 因素危险度。本文针对已发表的医学文献进行卒中流行病学研究的文章综述。

    芬兰国家卒中数据库监测体系的回顾
    宋彦丽,刘改芬,潘岳松,等
    2014, 9(09):  774-778. 
    摘要 ( )   PDF (199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芬兰通过患者个体水平的多个行政注册数据库之间的关联建立了国家卒中数据库 (PERFormance,Effectiveness,and Cost of Treatment episodes in Stroke,PERFECT)。卒中数据库可以系 统地评估卒中患者的治疗和结局以及卒中服务的结构和过程。与其他国家的卒中数据库相比,该卒 中数据库有较高的覆盖率和较完整的患者随访信息。该数据库的维持费用较低,通过利用国家行政 数据库开展卒中监测,不但节省了监测成本,得到较高的覆盖率和较高的长期随访率,同时对疾病负 担进行了综合监测。

    心脑血管病社区人群队列研究进展
    张润华,刘改芬,姜勇,等
    2014, 9(09):  779-784. 
    摘要 ( )   PDF (202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脑血管疾病研究中,队列研究(cohort study)具有相对明确的因果顺序、证据强度高的 特点,是了解其疾病史和探索病因的重要方法。针对心脑血管疾病,国际和国内进行了大量的以社区 为基础的队列研究,每个研究的规模、地点、调查方法和终点事件不尽相同,并在心脑血管病的流行 病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本文就国际和国内影响较大的心脑血管社区队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指南与共识
    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
    (第二部分)
    胡晖,顾晓波,熊昕丽,等
    2014, 9(09):  785-790. 
    摘要 ( )   PDF (17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最新版指南提供了如何对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存活患者预防未来卒中事件 的基于医学证据的全面、及时的建议。指南的受众是所有参与这些患者二级预防的临床医师。基于 证据的建议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干预血管阻塞,心源性卒中患者的抗凝治疗和非心源性卒中患者的 抗血小板治疗。建议还包括各种特殊病因如主动脉弓粥样硬化、主动脉夹层、卵圆孔未闭、高同型半 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镰状细胞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及妊娠等的卒中二 级预防。指南有专门章节阐述颅内出血后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以及指南的执行情况。

    海外速递
    芝加哥大学Pritzker医学院临床病理生理
    及治疗课程中《神经病学》的教学体验
    张洪,关景霞,章军建,等
    2014, 9(09):  791-793. 
    PDF (152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管理园地
    优化学科管理模式,推动脑血管病转化
    医学发展的探索
    张琳,武晶晶,王伊龙
    2014, 9(09):  794-796. 
    摘要 ( )   PDF (25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医院学科管理创新的模式。 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学科建设过程的科研立项和产出进行统计分析, 对研究团队的管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 结果 2009年脑血管研究团队及平台建设成熟后,其学科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较2009年前大幅增多, 以国家级项目增加最为明显,其中急性非致残性高危脑血管事件使用氯吡格雷的研究(clopidogrel and aspirin versus aspirin alone for the treatment of high-risk patients with acute non-disabling cerebrovascular event,CHANCE)作为国际先进的研究,其成果改变了美国卒中协会缺血性脑血管病二 级预防指南中的建议。 结论 通过资源整合、战略平台(科研团队、试验和管理平台)的建设,可以促进医院学科的快速发 展、持续发展。

    综述
    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与缺血性卒中的相互关系
    李茜,周云涛,田卫,等
    2014, 9(09):  797-802. 
    摘要 ( )   PDF (207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被认为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以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途径为背 景,以同型半胱氨酸及相关血脂致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阐述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其 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卒中的严重程度成正比,维生素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对卒中预后的影响各研 究结果不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各型缺血性卒中的关系研究结果仍存在争议。

    教学园地
    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诊治重症卒中临床能力培训的探索
    张艳,宿英英
    2014, 9(09):  803-804. 
    PDF (14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专业学位研究生
    脑血管病专业培养的几点思考
    聂志余,靳令经,何育生,等
    2014, 9(09):  806-206. 
    PDF (174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