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广英, 张琰, 于萍, 刘基, 赵振宇, 王贤军, 孙洪扬, 宫健.
前循环串联病变患者急诊颈动脉支架置入后支架内再闭塞的影响因素及预后探讨
[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8): 888-894. |
[2] |
李彦江, 刘彤晖, 田惠, 孙岩, 张勇.
药物涂层球囊与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安全性和预后对比研究
[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7): 803-808. |
[3] |
赵晨阳, 李进, 李东野, 乔会昱, 赵锡海, 周丹. 颅内动脉与颈动脉并存斑块分布特征对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6): 647-654. |
[4] |
李世雨, 张星, 胡文立. 脂蛋白(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关系[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5): 539-544. |
[5] |
武美茹, 陈义彤, 刘星池, 王士婕, 邓永梅. 基于掌上天坛APP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5): 586-591. |
[6] |
陈思嘉, 潘培炎, 陈思琪, 彭菲, 米东华. 普罗布考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斑块的meta分析[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3): 299-309. |
[7] |
闫喜格, 王国玲, 张博刚, 彭敏, 董中君, 申晓平, 陈秀晓, 贾倩, 董会格, 程莉. 急性颈动脉闭塞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再闭塞补救性治疗方法——股-颈动脉转流术报道[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3): 331-336. |
[8] |
潘希娟, 邢英琦, 刘玉梅. 血管超声在脑小血管病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3): 343-348. |
[9] |
于丹, 杨兰, 王垚. 基于Roy适应模式的程序式护理对卒中偏瘫患者自我管理和负面情绪的影响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3): 356-362. |
[10] |
杨彩侠, 易海波, 戚璐, 胡琼丹, 孙烨, 李冬梅, 马珂珂, 李亚鹏, 许予明, 郭园丽.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型的脑心健康管理师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11): 1359-1367. |
[11] |
侯宇婷, 李通. 基于快速CYP2C19基因检测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例报道[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10): 1125-1130. |
[12] |
吴敌, 荆京, 潘岳松, 陈绪珠, 赵性泉. 自发性颈动脉夹层相关缺血性卒中颅内缺血病灶分布特征与受累血管节段的关系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9): 993-1000. |
[13] |
张通, 赵军, 李雪萍, 白玉龙, 王宝军, 屈云, 李冰洁, 梅利平, 中国卒中学会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撰写工作委员会.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节选)——第8章 脑血管病康复管理[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9): 1036-1048. |
[14] |
孙金菊, 周雪姣, 邓永梅, 陈晴晴, 贾茜, 张哲. 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的罗盘式护理模式对中青年首发卒中患者的影响[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11): 1282-1288. |
[15] |
张磊, 王小雅, 坚雅婷, 高震, 樊洪, 范松华, 王虎清, 孙宏, 张茹, 展淑琴, 张桂莲. 症状性颈动脉漂浮血栓的血管内治疗探索[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10): 1136-1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