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卒中杂志 ›› 2022, Vol. 17 ›› Issue (08): 845-850.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08.010
吴倩, 陶立元, 陈思琪, 钟莲梅, 刘丽萍, 米东华
1昆明 65003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2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血管神经病学科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糖波动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c,DCI)及30 d死亡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连续收集患者14 d空腹血糖水平并按其特征分为4组:稳定组(第1天<7 mmol/L,2~14 d均<10mmol/L)、不稳定组(第1天<7 mmol/L,2~14 d至少1次≥10 mmol/L)、控制良好组(第1天≥7 mmol/L,2~14 d均<10 mmol/L)和控制不良组(第1天≥7 mmol/L,2~14 d至少1次≥10 mmol/L),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索血糖波动对患者发生DCI和30 d全因死亡的影响。 结果 研究共纳入341例患者,其中血糖稳定组212例,不稳定组23例,控制良好组62例,控制不良组4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4组的DC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其中不稳定组DCI发生率最高(39.13%),其次是控制不良组(29.55%)、稳定组(17.92%)和控制良好组(17.74%);30 d全因死亡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控制不良组死亡率最高(15.91%),其次是不稳定组(13.04%)、控制良好组(6.45%)和稳定组(1.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控制不稳定(OR 6.032,95%CI 1.941~18.747,P=0.002)和控制不良(OR 2.889,95%CI 1.247~6.691,P=0.013)是aSAH患者发生DCI的危险因素,同时,血糖控制不稳定(OR 14.033,95%CI 1.971~99.921,P=0.008)和控制不良(OR 19.723,95%CI 3.597~108.143,P=0.001)也是aSAH患者30 d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 aSAH患者血糖控制不稳定或控制不良与DCI和30 d死亡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