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卒中杂志 ›› 2014, Vol. 9 ›› Issue (04): 317-323.

• 病例讨论 • 上一篇    下一篇

个体化诊疗脑动脉夹层3例病例介绍

赵秋云,李敬伟   

  1. 210008 南京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
    楼医院神经科
  • 收稿日期:2013-11-10 出版日期:2014-04-20 发布日期:2014-04-20
  • 通讯作者: 李敬伟 ljw323@yeah.net
  • 基金资助:

    国家基金委青年基金
    (81200896)

Analysis of Three Cases about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of Cerebral Artery Dissection

  • Received:2013-11-10 Online:2014-04-20 Published:2014-04-20
文章导读: 脑动脉夹层(cerebral artery dissection,CAD)在既往的卒中登记中仅占5%左右,被认为是少见的卒中病因,但在45
岁以下的人群中可高达13%~19%。近年来,由于神经和血管影像学技术的进步,颅内外CAD越来越引起神经脑血管医
生的重视,在不同年龄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均有发现。颅外CAD的影像学特征、导致卒中的机制以及所导致缺血性卒
中的预后有较多研究报道,但颅内CAD被认为更为罕见,因此所受关注极少。本文由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
科赵秋云和李敬伟报告了3例CAD,均由DSA证实病变部位分别位于基底动脉近端、大脑前动脉和双侧椎动脉V4段,但
CTA或MRA也有相应的影像学表现,并作为治疗后复查的重要手段。由于这些病例影像学表现不同,作者分别采用了不
同的抗栓治疗手段,包括抗血小板和静脉溶栓,有的结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均取得了理想的疗效。既往的欧洲卒中指
南对CAD曾经推荐过抗凝治疗,但CAD导致卒中的机制不同,也缺乏抗凝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新近的欧美指南已不再
推荐。文献中抗血小板治疗常被采用,时间窗内的静脉溶栓治疗也和其他病因所知卒中有类似的疗效,夹层动脉瘤的
血管内介入治疗也作为可采用的手段。本文的个体化治疗给我们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启发,但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最终
需要针对性的临床试验来证实。

关键词: 脑动脉夹层; 个体化诊疗; 内科治疗; 血管内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