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 中国缺血性卒中患者血脂谱十年变化趋势及未来研究方向


    2023年1029日,恰逢世界卒中日,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和《中国卒中杂志》共同主办的“ASCVD风险管控新策略”征文活动举办了征文写作线上培训课程。许杰教授带来了精彩的内容。




    内容提要

    1、中国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脂危险因素

    主要讲述了近年来我国缺血性卒中发病率的上升趋势以及成人心脑血管疾病的现状。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但缺血性病例仍在增加。同时,成人心血管疾病的平均水平也在不断升高,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此外,还提到了基于医疗质量和临床证据的风险管理策略,以及在国内外相关指南中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水平的建议。


    2、中国缺血性卒中TIA患者血脂十年变迁

    主要介绍了中国缺血性卒中(TIA)患者血脂水平的十年变化趋势。自2015年至2018年间,全国共有15 166例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其基线血脂水平均有显著降低,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不同年龄阶段,血脂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然而,与性别相比,女性患者的血脂水平略低于男性。此外,研究发现,随着时间推移,患者在使用他汀治疗方面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强。总的来说,虽然缺血性卒中TIA患者的血脂水平有所改善,但仍需关注其长期效果和依从性问题。


    3、青年卒中患者与他汀药物的效果分析

    讨论了不同年龄段和性别对青年卒中患者和大动脉病变型患者的影响。研究发现,年轻、男性和年龄较小的患者在使用他汀药物治疗时,达标率较高;而大动脉病变型患者和高强度他汀使用者则表现出较高的达标率和更低的依从性。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强度他汀的使用比例逐年降低。总体来说,我国的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在过去十年间取得了显著改善,但仍需进一步提高LDLC达标率。


    4、代谢性脑血管病的概念及其影响

    讨论了关于代谢性脑血管病的概念、定义及其相关研究进展。代谢性脑血管病是指由代谢危险因素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其特点是脑血管类型的多样性更大,因此需要单独研究和关注。近年来,代谢性脑血管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探讨不同危险因素对脑血管病的影响。同时,与会者还提到了代谢性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预后情况。


    5、代谢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主要讲述了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数据和研究进展。研究发现,代谢综合征患者卒中复发风险较高,且与全因死亡风险也有显著关联。同时,通过深入挖掘血脂谱指标,可以更好地了解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为了提高论文的创新性和影响力,研究者需要在选题时注重临床意义和创新性。


    6、高密度脂蛋白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LDL-C(LDL-cholesterol)是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但近年来其重要性正在逐渐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地位也在逐渐下降,《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中指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再作为治疗目标。此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新型血脂指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提高研究的创新性和吸引力,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类型的卒中出发,如缺血性卒中和脑出血等,探讨与这些疾病相关的因素。

  • 发布日期:2023-10-31 浏览: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