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种亚楠, 尤雪梅, 狄海莉, 孟林, 孙岭岭. 血清组织蛋白酶L联合ABCD3-I评分对TIA患者短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9): 1034-1039. |
[2] |
李彦江, 刘彤晖, 田惠, 孙岩, 张勇.
药物涂层球囊与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安全性和预后对比研究
[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7): 803-808. |
[3] |
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 《中国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长期管理科学声明》编写组. 中国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长期管理科学声明[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4): 440-451. |
[4] |
杨林, 张永海, 谢录玲, 谢春, 郎小梅, 王润强. CTA结合临床特征预测中高海拔地区伴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TIA患者脑梗死风险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2): 173-180. |
[5] |
马瑛, 路正钊, 王拥军. 英国国家卒中临床指南2023版要点及解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轻型缺血性卒中[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12): 1352-1356. |
[6] |
吴娜, 王利圆, 李光硕, 熊云云. 英国国家卒中临床指南2023版要点及解读——长期管理与二级预防[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12): 1383-1390. |
[7] |
马俊雯, 拜承萍. 血清炎症因子、脑血管反应性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认知障碍的关系
[J]. 中国卒中杂志, 2022, 17(12): 1314-1320. |
[8] |
董漪, 董强. 第2次机会,将走向何方?[J]. 中国卒中杂志, 2022, 17(08): 802-806. |
[9] |
张亮, 黄立安, 徐安定. CHANCE 2开创了基因指导下卒中抗血小板治疗的先河[J]. 中国卒中杂志, 2022, 17(08): 807-812. |
[10] |
李振华, 刘著, 胡全忠.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药物治疗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22, 17(04): 407-412. |
[11] |
张芯蕾, 张顺清, 张亚玲, 王妍妍, 郭雅聪.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关系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2, 17(03): 272-277. |
[12] |
曹爽, 赵璐, 裴璐璐, 杨书祥, 高远, 方慧, 孙石磊, 吴军, 宋波, 许予明. 神经影像模型对短暂症状伴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2, 17(03): 278-284. |
[13] |
于逢春, 祁艳艳, 张敬, 高兵, 王雪红, 赵凤丽, 王素丽, 方之勇, 乔淑冬, 毕齐. 50 mg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在轻型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6(07): 657-663. |
[14] |
韩东山,吕晋浩,林澜,王柳仙,罗春材,张森皓,魏梦婷,王馨蕊,林家骥,娄昕. 症状性颅内动脉闭塞患者脑灌注缺损与侧支循环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6(05): 427-432. |
[15] |
潘岳松,J. Donald Easton,李昊,Anthony S. Kim,孟霞,S. Claiborne Johnston,金奥铭,王拥军.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轻型卒中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CHANCE与POINT试验联合分析[J]. 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6(02): 157-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