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卒中杂志 ›› 2024, Vol. 19 ›› Issue (11): 1288-1295.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4.11.005
杨子舰1,方伟1,赵振伟1,张涛1,罗国强1,邢子非1,刘海涛2,郭星1,邓剑平1
YANG Zijian1, FANG Wei1, ZHAO Zhenwei1, ZHANG Tao1, LUO Guoqiang1, XING Zifei1, LIU Haitao2, GUO Xing1, DENG Jianping1
摘要: 目的 探究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avernous sinus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CS-DAVF)不同入路介入治疗策略的安全性和效果。
方法 检索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血管病中心前瞻性血管病数据库,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2年12月所有尝试介入治疗的CS-DAVF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手术相关信息以及患者预后与转归,并对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
结果 共71例CS-DAVF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其中54例(76.1%)以眼部症状为主,包括视力下降、结膜水肿、眼球突出、活动受限、眼睑下垂等。66例(93.0%)患者成功完成了手术,其中采取静脉入路栓塞40例(60.6%),动脉入路栓塞21例(31.8%),动静脉联合入路栓塞5例(7.6%)。使用弹簧圈联合Onyx胶29例(43.9%),单纯使用Onyx胶36例(54.5%),单纯使用弹簧圈1例(1.5%)。栓塞术后即刻DSA显示达到完全闭塞57例(86.4%),次全闭塞9例(13.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入路[校正OR(adjusted OR,aOR)3.854,95%CI 0.821~18.101,P=0.087<0.1]和Onyx胶联合弹簧圈(aOR 8.282,95%CI 0.972~70.617,P=0.053<0.1)与治愈率临界相关。19例(28.8%)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其中15例新发眼部症状或眼部症状加重,2例面部感觉异常,2例发生肢体活动的神经功能障碍。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并发症与各种影响因素无相关性。65例(98.5%)完成1年临床随访,其中19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患者16例症状完全消失,2例好转,1例失随访,其余患者除1例仍有复视外原有症状均完全消失。40例(60.6%)患者接受了DSA影像随访,均未复发。
结论 CS-DAVF介入治疗中静脉入路相较于动脉入路更具优势,岩下窦入路可作为首选,采用静脉入路和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与治愈率临界相关。其疗效是可观的,虽然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但绝大部分患者均为一过性手术并发症,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