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宏宇, 李子孝. 数字生物标志物:打开数智医疗应用的钥匙[J]. 中国卒中杂志, 2025, 20(4): 385-390. |
[2] |
蒋兰, 傅新民, 孙梦飞, 李怡萍. 大脑中动脉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开发[J]. 中国卒中杂志, 2025, 20(4): 418-427. |
[3] |
倪佃丽, 陈晓兵, 张广慧, 彭庆荣. 急性缺血性卒中院前延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评价[J]. 中国卒中杂志, 2025, 20(4): 428-434. |
[4] |
张欣悦, 常红, 赵洁, 李佩佩, 刘梦娆, 李苏爱.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想象训练中认知负荷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5, 20(4): 435-446. |
[5] |
王岩, 郝怀宇, 陆强, 张蕾, 沈学延, 魏桂梅. 细胞外水分比率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的影响[J]. 中国卒中杂志, 2025, 20(4): 457-461. |
[6] |
胡燕琴, 赵陶丽, 李申, 郭东兴, 赵志刚. 静脉应用银杏叶制剂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国卒中杂志, 2025, 20(4): 462-469. |
[7] |
郭园丽, 高任轲, 杨彩侠, 范文凤, 郭丽娜, 董小方, 吕培华, 高欢欢, 马珂珂.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意向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 中国卒中杂志, 2025, 20(4): 511-518. |
[8] |
于世林, 郝春波. 血清IL-6、CysC、T3水平和影像学总负荷评分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卒中杂志, 2025, 20(3): 328-332. |
[9] |
钟丽玲, 徐棣豪, 宋建勋, 林国辉, 符念霞. 后循环症状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椎基底动脉几何形态与基底动脉斑块的HR-VWI分析[J]. 中国卒中杂志, 2025, 20(3): 333-340. |
[10] |
张淋源, 沈翔, 吕海燕, 王国栋, 吴云成. 人工智能在提升神经科住院医师脑血管病诊治能力中的应用与挑战[J]. 中国卒中杂志, 2025, 20(3): 380-383. |
[11] |
徐露, 董漪, 董强. 替奈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中国卒中杂志, 2025, 20(1): 20-25. |
[12] |
邳靖陶, 尹伟, 宋晓微, 武海岩, 梁怡凡, 高策舒, 魏宸铭, 桑振华, 安志明, 江燕敏, 吴雅婷, 牟婧宇, 赵心怡, 陈乐, 武剑. 不同年资神经内科医师对数智化诊疗的认知、态度及功能需求现状调查[J]. 中国卒中杂志, 2025, 20(1): 78-86. |
[13] |
曹黎明, 任力杰. 急性缺血性卒中诊疗技术的进展与展望[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9): 983-989. |
[14] |
王晓蕊, 骆嵩, 邹良玉, 屈洪党, 崔雪, 赵玉洁.
嗜酸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价值研究
[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9): 1025-1033. |
[15] |
阿娜古丽·阿不拉尼压孜, 吴晓欣, 李骄星, 李竹浩, 盛文利. 急性缺血性卒中磁敏感血管征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9): 1077-10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