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卒中杂志 ›› 2025, Vol. 20 ›› Issue (7): 851-860.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5.07.007
王梦蝶,韩硕,刘志翔,谢海
WANG Mengdie, HAN Shuo, LIU Zhixiang, XIE Hai
摘要: 目的 构建一个整合临床特征、SPECT/CT脑灌注显像参数和颈动脉超声斑块特征的多因素预测模型,用于评估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风险。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在就诊时均完成以下评估:采用SPECT/CT脑灌注显像评估全脑平均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斑块面积及回声特征,使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在随访1年后评估认知功能变化。以1年随访期间MoCA评分下降2分或以上为认知功能下降,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下降组和非认知功能下降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识别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应用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
结果 共纳入80例患者,其中35例(43.75%)在1年随访期间出现认知功能下降。高血压病史比例(62.9% vs. 35.6%,P=0.016)、全脑平均rCBF(0.82±0.09 vs. 0.93±0.08,P<0.001)、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ndex,AI)[(8.2±2.1)% vs.(5.9±1.8)%,P<0.001]、斑块面积[(24.3±7.6)mm2 vs.(17.8±6.5)mm2,P<0.001]和低回声斑块比例(62.9% vs. 24.4%,P=0.012)在认知功能下降组与非认知功能下降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高血压病史(OR 2.68,95%CI 1.07~6.71,P=0.035)、rCBF<0.85(OR 2.79,95%CI 1.08~7.21,P=0.034)、AI>7%(OR 3.00,95%CI 1.15~7.82,P=0.025)、斑块面积≥20 mm2(OR 2.86,95%CI 1.09~7.52,P=0.033)和存在低回声斑块(OR 2.95,95%CI 1.17~7.44,P=0.022)是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5个因素构建的认知功能下降风险预测模型,其ROC曲线的AUC为0.836(95%CI 0.752~0.920,P<0.001),敏感度为0.725,特异度为0.850。危险因素组合分析显示,四因素模型(有高血压病史、rCBF<0.85、AI>7%和斑块面积≥20 mm2)与五因素模型(有高血压病史、rCBF<0.85、AI>7%、斑块面积≥20 mm2、存在低回声斑块)的预测效能相近(AUC分别为0.821和0.836)。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多因素预测模型,整合了临床特征、SPECT/CT脑灌注显像参数和颈动脉超声斑块特征,可有效预测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下降风险,为临床风险评估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