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郝强, 王首洋, 柳竹, 张勇. 案例分析教学法联合教师标准化病人在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沟通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6): 725-728. |
[2] |
刘洋, 杨俊华, 吴俊, 王硕. 血管样本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烟雾病相关的潜在关键基因[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4): 431-439. |
[3] |
杨佳洁, 张亮, 黄立安. 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个体化抗栓治疗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10): 1111-1117. |
[4] |
张太辉, 任洪. 基于快速CYP2C19基因检测的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例报道[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10): 1131-1134. |
[5] |
陈绪斌, 肖炜婷, 岳喜峰, 何能清, 曾小辉.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血清微小RNA-874-3p、微小RNA-181a-5p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10): 1162-1169. |
[6] |
车锋丽, 童燕娜, 韩臻臻, 段洪连, 耿晓坤, 赵性泉.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以疾病为中心”多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系本科生脑血管病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10): 1233-1238. |
[7] |
王超, 胡永珍, 李雪松.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预测研究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1): 87-93. |
[8] |
杨溢, 刘清源, 刘伟奇, 王硕. 基于人工智能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形态学指标三维测量方法[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1): 112-119. |
[9] |
郭珍妮, 傅钰丽, 杨弋, 王赞.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卒中临床教育中的应用[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9): 1085-1088. |
[10] |
陈嫄, 周玉颖, 李攀. 以精神行为异常为突出表现的遗传性脑小血管病1例报道[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11): 1248-1254. |
[11] |
陈思玎, 姜勇, 许喆, 石延枫, 程丝, 谷鸿秋, 王拥军. 多基因风险评分的构建及其在卒中领域的应用[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07): 741-750. |
[12] |
姜英玉, 陈思玎, 仇鑫, 谷鸿秋. 机器学习在脑血管病基因组学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07): 751-757. |
[13] |
刘清源, 姜朋军, 王硕, 吴俊. 代谢物组学和细胞因子谱学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研究
[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04): 463-471. |
[14] |
姜季委, 李子孝, 董可辉, 李汶逸, 邹昕颖, 徐俊, 龚浠平. JAK2基因c.1849G>T突变致反复颅内动静脉梗死1例[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04): 478-483. |
[15] |
许喆, 程丝, 李昊. 基因组学技术在卒中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03): 250-2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