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彦江, 刘彤晖, 田惠, 孙岩, 张勇.
药物涂层球囊与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安全性和预后对比研究
[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7): 803-808. |
[2] |
李世雨, 张星, 胡文立. 脂蛋白(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关系[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5): 539-544. |
[3] |
陈思嘉, 潘培炎, 陈思琪, 彭菲, 米东华. 普罗布考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斑块的meta分析[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3): 299-309. |
[4] |
司倩倩, 程安琪, 范晓媛, 张晓倩, 李明利, 冯逢, 刘彩燕, 徐蔚海.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脑结构改变[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11): 1228-1237. |
[5] |
宁梓宏, 王晶, 李子孝, 荆京, 宁彬, 董可辉, 龚浠平. 颈动脉蹼导致易损性斑块表面血栓形成继发脑梗死1例超声诊治思路[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05): 587-593. |
[6] |
司倩倩, 程安琪, 范晓媛, 张晓倩, 李明利, 冯逢, 刘彩燕, 徐蔚海.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04): 418-427. |
[7] |
赵曼曼, 程丝, 李嫣然, 李昊, 王拥军. 单细胞测序技术解析动脉粥样硬化巨噬细胞异质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02): 180-184. |
[8] |
徐莹鑫, 张爽, 周晓梅, 袁景林, 赵留庄, 杨海华. 非狭窄性颈动脉斑块与前循环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国卒中杂志, 2022, 17(11): 1233-1237. |
[9] |
刘伊桐, 黄燕琪, 李明利, 冯逢, 高山, 徐蔚海. 颈动脉几何形态——60岁及以下无高危因素人群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预测指标[J]. 中国卒中杂志, 2022, 17(09): 925-931. |
[10] |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J]. 中国卒中杂志, 2022, 17(08): 863-888. |
[11] |
张倩, 张冠一, 张佳, 陈胜云, 赵性泉. 空腹血糖对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1项针对非城镇居民的调查[J]. 中国卒中杂志, 2022, 17(07): 753-757. |
[12] |
凌一童, 孙玉杰, 李广文, 刘彤晖, 李野, 张勇.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效果比较[J]. 中国卒中杂志, 2022, 17(05): 529-534. |
[13] |
毕京凤, 李琳琳, 刘欣瑶, 张英魁. 颈部动脉夹层磁共振成像多序列评估与信号解读[J]. 中国卒中杂志, 2022, 17(04): 402-406. |
[14] |
华晓琼, 李彦杰, 金小琴, 刘昊源, 张淑芹, 牛丽. 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22, 17(03): 318-323. |
[15] |
李怡, 何文. 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超声标志与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6(11): 1183-1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