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雯博, 刘洁, 刘阳, 张龙友, 李世平, 郑华光. 无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和颅内动脉狭窄诊治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10): 1115-1120. |
[2] |
司倩倩, 李明利, 柳青, 徐蔚海. 青年颅内动脉狭窄合并维生素B12缺乏相关的偏侧不自主运动1例报道[J]. 中国卒中杂志, 2022, 17(09): 944-949. |
[3] |
刘欣, 濮月华, 闫争争, 刘嘉, 刘丽萍. 应用计算机流体力学技术评估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卒中复发风险的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2, 17(06): 638-642. |
[4] |
赵莉莉,吕涛,李也,张倩,李晓会,江毓,王虎清,王小雅,吴宇伦,坚雅婷,孙曼,党美娟,李涛,张磊,姚丽,展淑琴,张桂莲. Enterprise支架在严重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卒中杂志, 2020, 15(03): 275-281. |
[5] |
周宏宇,索阅,陈玮琪,王拥军. RNF213 基因相关脑血管病研究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20, 15(02): 195-201. |
[6] |
荆京,孟霞,王安心,赵性泉,王伊龙,刘丽萍,王拥军. 多发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对轻型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卒中复发风险影响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19, 14(06): 555-560. |
[7] |
王翩,王琰,李虹庆.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研究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19, 14(06): 625-629. |
[8] |
耿晓坤. 卒中介入诊疗:新机遇和新挑战[J]. 中国卒中杂志, 2018, 13(08): 769-772. |
[9] |
李媛, 边洋, 刘建国, 戚晓昆, 王占军, 王玮, 邱峰. 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的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年的疗效观察[J]. 中国卒中杂志, 2018, 13(08): 773-779. |
[10] |
杜志华, 王君, 莽靖, 刘新峰, 曹向宇, 田成林. 大脑中动脉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后再狭窄2例[J]. 中国卒中杂志, 2018, 13(08): 872-876. |
[11] |
邵晓军,杨静,王遐,张晨. 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评估[J]. 中国卒中杂志, 2017, 12(11): 1005-1009. |
[12] |
刘恋,马宁,莫大鹏,高峰,徐晓彤,宋立刚,孙瑄,王博,霍晓川,缪中荣. Enterprise支架治疗复杂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J]. 中国卒中杂志, 2017, 12(07): 592-597. |
[13] |
虞雁南,许玉园,李明利,高山,冯逢,徐蔚海.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的狭窄度与卒中机制 —— 一项高分辨磁共振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16, 11(08): 619-625. |
[14] |
曹群,刘长喜,宋程光.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伴有同侧中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效果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15, 10(07): 557-562. |
[15] |
刘欣,米东华,曲辉,马锐华,刘丽萍,董可辉.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致发作性视野
缺损1例[J]. 中国卒中杂志, 2014, 9(10): 846-8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