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卒中杂志 ›› 2025, Vol. 20 ›› Issue (9): 1146-1156.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5.09.010
赵殿兰1,王燕1,张宏君2,董梦甜3,胡涛3
ZHAO Dianlan1, WANG Yan1, ZHANG Hongjun2, DONG Mengtian3, HU Tao3
摘要: 目的 构建基于吞咽造影时间学及运动学参数的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PSD)短期转归不良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以指导临床营养支持决策。
方法 连续纳入2021年1月—2025年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81例PS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并统计可能与吞咽障碍相关的临床资料。采用完全随机法按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196例)和验证集(85例)。记录训练集中卒中后2周仍存在吞咽障碍(短期转归不良)的患者比例,分析其与吞咽造影时间学及运动学参数,以及其他临床资料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PSD短期转归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ROC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应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在临床营养支持决策中的应用价值,并在验证集中进行验证。
结果 训练集196例PSD患者中,有86例(43.88%)短期转归不良,验证集85例PSD患者中,有40例(47.06%)短期转归不良,训练集和验证集在短期转归不良率及其他临床资料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龄,较高的入院24 h NIHSS评分、功能性吞咽障碍量表评分和渗透-误吸量表评分,较长的口腔运送时间和环咽肌开放时间,较低的咽腔收缩率及较短的舌骨向前位移是PSD短期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吞咽造影时间学及运动学参数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均表现出较好的校准度和拟合优度(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16和0.030;Hosmer-Lemeshow检验的P值分别为0.735和0.245)。ROC曲线显示,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基于吞咽造影时间学及运动学参数的PSD短期转归不良列线图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0.945(95%CI 0.915~0.975)和0.944(95%CI 0.896~0.991),优于基于常规影响因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AUC分别为0.893(95%CI 0.846~0.939)和0.881(95%CI 0.805~0.956)]。决策曲线分析表明,当阈值概率在0.05~0.97时,基于吞咽造影时间学及运动学参数的PSD短期转归不良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决策净收益高于治疗前认为全部患者均会发生PSD短期转归不良或全部患者均未发生PSD短期转归不良的决策净收益。
结论 基于吞咽造影时间学及运动学参数构建的PSD短期转归不良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助于预测PSD短期转归不良风险,指导临床制订肠内喂养决策,并优化医疗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