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副社长孔荣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科主任王春雪主持。
PART1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计量与评价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马娜以近两年AI大模型兴起后科学共同体、学术出版行业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态度的转变为线索,重点分析了高校、出版界等对AI工具使用规范和限制的探索实践,提出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应该“积极拥抱,谨慎实践”,学术出版则应当坚守学术研究初心,深刻认识AI工具特点并遵守科研生态的制度要求。
PART2
基层医院限于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其科研工作开展往往面临更为艰巨的挑战。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石际俊,同时作为核工业417医院院长助理,他从基层医院人才匮乏、设备落后、经费有限等现实问题出发,探讨了国内部分AI工具在医生论文写作辅助、科研项目协助管理中所发挥的潜在作用,认为未来AI可能成为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的得力助手,解决基层医院科研工作所面临的部分难题。
庄子有言:“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不论对临床工作者还是学术出版者,AI技术的飞速发展都将深切影响和改变未来的工作思路、模式和方法。在此之际,我们一方面应当积极地了解、学习和掌握“AI”这一利器,另一方面也要审慎地考量、把握其间的风险和边界,严守学术道德与诚信底线。正所谓“君子使物,不为物使”,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制度的持续完善以及监管的加强,未来AI大模型将成为科研产出、临床工作以及学术出版领域的巨大助力。《中国卒中杂志》今后也将持续追踪前沿动态和发展,竭诚为各位专家、读者提供更优质、高效和完善的学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