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为什么用尽洪荒之力写成的论文连编辑初审都过不了?
-
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来稿量巨大,其中一部分在初审环节就被退稿了,导致作者获得的投稿经验寥寥,无法获得同行评议的宝贵机会。为什么作者用尽洪荒之力写成的论文竟入不了初审编辑的法眼?编辑初审究竟审什么?编辑们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为您解读一二。
编辑初审一般包括形式审核和内容审核两大方面。
1 形式审核
1)作者信息: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联系方式是否齐全,作者的数量、单位,单中心还是多中心也是初审的关注点。
2)基金项目:有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支持,初审时能“加分”;但是,编辑会核对论文内容、论文作者与项目的相关性,若不相关,反而会成为“减分”项。
3)整体结构:不同体裁的论文有不同的要素和结构特点。论文要素是否齐全,结构是否规范,层次是否分明。结构有缺陷的论文,其真实性也会大打折扣。
①标题:标题是对全文的高度概括,初审编辑往往通过标题来判断稿件内容是否符合本刊栏目,标题一定要与中心论点保持一致,防止第一关被误判。
②摘要:摘要包含与正文等量的主要信息,目的在于让读者“不读原文就知全文”,摘要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稿件能否被录用,一定要高度重视。
③引言:是否对前人的研究结果及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做了说明。将引言完全写成研究背景或者研究意义,是不对的。
④参考文献:初审编辑根据参考文献的来源是否权威、发表年份是否久远、著录格式是否规范,可以初步判断论文的创新性、可靠性。参考文献的著录可以反映作者的科学态度,也是作者基本学术功底的直接体现。如果参考文献编码混乱、期刊年卷号错误、页码顺序颠倒、前后文献重复等明显错误较多,初审往往印象不佳。因此,作者有必要对参考文献的数量、质量加以关注。
⑤图表:完整性、规范性、布局合理性、缩放比例等方面,是编辑重点关注的地方。
2 内容审核
1)稿件政治性:是否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否涉及保密问题,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科技、出版的政策法令等。坚决杜绝政治性错误。
2)稿件针对性:稿件内容是否符合期刊的办刊宗旨,不符合期刊选题范围的稿件,初审会退稿。因此,投稿前务必详细阅读期刊的稿约或投稿须知,磨刀不误砍柴工。
3)稿件创新性:是编辑初审环节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选题是否新颖;②研究观点或研究方法是否新颖;③研究结果或结论是否新颖。如果是模仿的,应仿中有创;如果是老问题,应老中有新。
4)稿件真实性:初审会判断论文来源是否确凿可靠、客观真实,结果是否符合实际和原始资料,是否存在弄虚作假、夸大或缩小失实等问题。
5)稿件准确性:论文的数据是否准确,统计学方法是否合适,论文方法、结果、结论是否逻辑自洽,引文是否准确。如果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尤其是研究结论有“生拉硬套”之嫌,此类文章必然无法通过初审。
发布日期: 2021-09-23 浏览:
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