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8年 第3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8-10-20
    主编手记
    珍 惜
    王拥军
    2008, 3(10):  709-711. 
    PDF (22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解读中美两国戒烟临床指南异同点引发的思考
    吴升平
    2008, 3(10):  713-715. 
    PDF (18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卒中的关系
    张继红;李雪松;陈晶;宫旭海;刘江华;宋来军;杨凤民
    2008, 3(10):  716-720. 
    摘要 ( )   PDF (20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与卒中的关系。方法 选择卒中患者102例(66例脑梗死和36例脑出血)为卒中组,与病例组年龄、性别、种族等相匹配的未患过卒中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2例为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两组的血清Hcy水平。同时检测叶酸、维生素B12、血糖、血脂等。结果 卒中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0±9μmol/L&#8197;vs&#8197;9±6μmol/L,P<0.01);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的血清Hcy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与血清Hcy均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Hcy血症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OR&#8197;4.875,95%CI&#8197;1.902~8.552,P<0.05)。结论 高Hcy血症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叶酸和VitB12的缺乏可能是导致高Hcy血症的原因之一。
    厄贝沙坦对溶血磷脂酰胆碱所致人静脉内皮细胞损害的影响
    戴文卓;石静萍;林兴建
    2008, 3(10):  721-725. 
    摘要 ( )   PDF (20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Irbesartan,Irb)对由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 choline,LPC)所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损害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UVECs,分为(1)正常对照组;(2)低浓度LPC组(10μg/L);(3)中浓度LPC组(20μg/L);(4)高浓度LPC组(40μg/L);(5)Irb对照组(含LPC20μg/L);(6)低浓度Irb组(10-7μmol/L+LPC20μg/L);(7)中浓度Irb组(10-6μmol/L+LPC20μg/L);(8)高浓度Irb组(10-5μmol/L+LPC20μg/L)。采用放免及RT-PCR法分别观测LPC对HUVECs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TII)蛋白及AT1型受体(Angontensin II 1 receptor,AT1R)、AT2型受体(Angontensin II2 receptor,AT2R)mRNA(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的表达的影响;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观测使用Irb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C使HUVECs ATII蛋白及AT1R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使NO含量、NOS及SOD活性显著下降;经Ibr干预后显著增加了HUVECs NO含量、NOS及SOD的活性。结论 Irb可以对LPC所致的内皮细胞损害发挥部分保护作用。
    大脑半球毛细血管扩张症2例及文献回顾
    褚纯;张东;李德志;赵元立
    2008, 3(10):  726-729. 
    摘要 ( )   PDF (23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intracranial capillary telangiectasia,ICT)是一种罕见疾病,临床认识不足。本研究拟通过对临床上2例可疑病例的分析并结合文献回顾,提高对ICT的认识能力及诊治水平。方法 对2000~2007年我院收治的2例可疑大脑半球ICT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效果良好。结合术前影像学资料、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符合ICT表现。结论 CT与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ICT 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起辅助作用,最终诊断应结合病理。有症状的大脑半球ICT可考虑手术治疗,应一期全切除,不宜活检及部分切除。
    北京城区中老年人群吸烟与卒中发病关系的两次横断面调查
    吴升平;乔曼丽;王文志;杜晓立;鲍秋菊
    2008, 3(10):  730-734. 
    摘要 ( )   PDF (18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北京城区中老年人群吸烟与卒中发病率及卒中类型的关系,以及吸烟对于群体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北京城区2万自然社区人群,随机整群抽样调查5441例(年龄≥35岁),限于人群随访困难,仅进行间隔10年的两次横断面调查。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吸烟与卒中的发病及生存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随访人群卒中发病率高达668.15/10万人年。总卒中发病率排序为:吸烟组(798.56/10万人年)>戒烟组(754.71/10万人年)>非吸烟组(591.38/10万人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烟与缺血性卒中和总卒中发生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吸烟组生存时间明显降低。结论 吸烟已构成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吸烟人群卒中的发病率高于非吸烟人群,群体生存曲线降低,影响到群体的生存寿命;此外,中老年人群既是卒中的高危人群,也可能是戒烟的最大受益群体。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评价中的作用探讨
    郑作锋;艾林;戴建平;董可辉;邢德莉
    2008, 3(10):  735-742. 
    摘要 ( )   PDF (22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分析单侧放射冠梗死患者大脑半球的激活部位及偏侧化指数(laterality index,LI)与运动功能康复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12例单侧放射冠梗死的患者为卒中组,5例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进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检查,扫描设备为德国西门子3.0T磁共振扫描系统。试验采用Block设计,采取患手顺序对指任务。扫描结果采用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2)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计算不同感兴趣区激活体素数目及LI。扫描结束后记录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分,F-M评分),分析LI与F-M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卒中组脑部激活范围较广泛,表现为双侧运动传导通路的激活;双侧大脑半球、初级感觉运动区(sensory motor cortex,SMC)、第一躯体运动区(M1区)LI明显减少(P=0.004,0.008,0.027)。卒中组LI(半球、SMC、M1)与F-M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133,P=0.618;r=0.558,P=0.059;r=0.297,P=0.348);卒中组最强激活点位于中央前回(Precentral gyrus,PRE)患者F-M评分较高(52±22),最强激活点位于中央后回(postcentral gyrus,POS)患者F-M评分较低(36±27),以上两组F-M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MRI可以显示卒中患者运动康复过程中功能区的变化;单侧放射冠脑梗死后,与运动任务相关的脑区激活范围存在明显偏侧化现象;偏侧化程度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之间可能无明显关系。
    专题论坛
    肥胖与卒中
    许保磊;张茁;吴升平
    2008, 3(10):  743-745. 
    PDF (18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饮酒与卒中
    茹小娟;吴升平
    2008, 3(10):  746-749. 
    PDF (18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吸烟与卒中预防
    茹小娟;吴升平
    2008, 3(10):  750-755. 
    PDF (19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吸烟与抑郁
    云妙英;叶广俊
    2008, 3(10):  756-759. 
    PDF (181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力活动与卒中
    许保磊;张茁;吴升平
    2008, 3(10):  760-761. 
    PDF (16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讨论
    右侧基底节区出血致严重单侧空间忽略一例
    张淑珍;刘玉海
    2008, 3(10):  762-764. 
    PDF (19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典病例图片
    脑静脉血管畸形一例
    张小峰;蔡艺灵;李薇;崔永强
    2008, 3(10):  765-768. 
    PDF (20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与规范
    烟草使用和依赖临床指南2008修订版(摘要)
    何丽婵;秦海强
    2008, 3(10):  769-771. 
    PDF (15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心磷脂抗体与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陈盈;冯加纯
    2008, 3(10):  772-777. 
    摘要 ( )   PDF (21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心磷脂抗体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标志性抗体,与血栓形成和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与抗磷脂抗体阴性的脑梗死患者相比,抗磷脂抗体阳性相关的脑梗死患者以青年女性居多,梗死部位多为多灶性,更容易复发,而且血管内膜内的斑块多为低回声斑块。抗心磷脂抗体与血脂、纤维蛋白原、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有一定相关性,并且抗心磷脂抗体滴度升高可能与患者自身免疫因素相关。在治疗上应以抗凝为主。
    综述
    血流剪切力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刘冬梅;何文
    2008, 3(10):  778-782. 
    摘要 ( )   PDF (20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颈动脉粥样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开口、分叉和弯曲等部位,用全身因素难以解释,提示血液动力学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剪切力认为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斑块破裂最为相关的力学因素。本文对血流剪切力的主要检测方法,血流剪切力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发展的作用及其与斑块性质及斑块破裂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张振涛;王涛
    2008, 3(10):  783-788. 
    摘要 ( )   PDF (20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卒中后抑郁是卒中后最常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目前认为卒中后抑郁与卒中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相关,是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已有临床研究证实抗抑郁药物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卒中后抑郁。本文对卒中后抑郁相关热点问题作一简要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