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673-5765 CN 11-5434/R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在线期刊
OA政策
期刊指南
学习资源
联系我们
English
杂志信息
月刊 2006年创刊
ISSN: 1673-5765
CN: 11-5434/R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主 编:王拥军
2025年 第2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 2025-04-20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北京天坛医院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SVN(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
中国卒中学会
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
万方数据
中国知网
维普资讯
更多>>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2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07-03-20
上一期
下一期
主编手记
旧金山:熟悉的往事,陌生的你
王拥军
2007, 2(03): 180-182.
PDF
(42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点报道
吞咽障碍研究协会第15届年会热点聚焦
张婧
2007, 2(03): 183-186.
PDF
(57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卒中和口咽吞咽困难
2007, 2(03): 187-201.
PDF
(13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协同努力,提高吞咽困难的治疗水平
孙启良
2007, 2(03): 202-202.
PDF
(13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注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管理
张婧;王拥军
2007, 2(03): 203-203.
摘要
(
)
PDF
(13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喉上提速度减慢是卒中后误吸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婧;于丹丹;杨波;周筠;赵性泉;王春雪;王拥军
2007, 2(03): 204-207.
摘要
(
)
PDF
(26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吞咽启动延迟是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常见的异常之一,也是误吸的最多见原因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喉上提速度与吞咽延迟哪一种异常更容易造成误吸。方法 对63例连续会诊于吞咽困难康复小组的卒中患者进行电视透视检查,测量喉上提幅度、喉上提速度、咽吞咽潜伏期及喉关闭时间,并记录是否误吸。根据是否误吸分成误吸组(n=34)及非误吸组(n=29),观察喉上提幅度、喉上提速度、喉关闭时间、咽吞咽潜伏期与误吸的关系。结果 误吸与非误吸两组之间,喉关闭时间(P=0.035)与喉上提速度(P =0.002)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喉上提速度减慢是导致误吸的独立危险因素(OR 0.994,95%CI0.989~1.000,P =0.046)。结论 在喉上提幅度、喉上提速度、喉关闭时间、咽吞咽潜伏期4个参数中,喉上提速度减慢导致误吸独立的危险因素。
卒中患者渗透/误吸的影像学初步研究
李冰洁;张通;李胜利;蒋贵钧;王宝华
2007, 2(03): 208-211.
摘要
(
)
PDF
(20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在卒中患者误吸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卒中后渗透/误吸发生率。方法 对70例卒中患者(研究组)及8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分别进行VFSS,比较两组误吸的发生情况及误吸与口、咽腔滞留的关系。研究组中,VFSS检查与发病的时间间隔为(61±32)d。结果 对照组无误吸发生,主要为轻度渗透。研究组各种食团吞咽均有渗透/误吸现象发生,主要为重度渗透/误吸,尤其是液体食团。其中隐匿性误吸占总误吸的24.4%。与无误吸组比较,误吸组中重度咽腔滞留发生率明显升高(P <0.05)。结论 卒中后误吸在康复期较为常见,可出现在各种食团吞咽中。VFSS是确切诊断误吸的方法。
高龄吞咽困难卒中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研究
郑天衡;吴霖浦;王少石
2007, 2(03): 212-215.
摘要
(
)
PDF
(22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否改善高龄吞咽困难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卒中伴吞咽困难的高龄患者(年龄≥75岁)67例,研究组(n=36)于入院72 h内留置鼻饲管实施规范肠内营养,对照组(n=36)于入院1周内留置鼻饲管并由家属自行喂养饮食。观察两组第21天的实验室营养指标,包括总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Alb)和三酰甘油及低蛋白血症(Alb<35 g/L)发生率、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住院第21天,研究组的总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低蛋白血症发生率研究组(38.9%)显著低于对照组(67.7%,P =0.018);感染发生率研究组(41.7%)显著低于对照组(71.0%,P =0.016);总有效率研究组(72.2%)显著高于对照组(48.4%,P =0.04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改善高龄吞咽困难卒中患者的营养,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
卒中后吞咽延迟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吞咽任务相关功能磁共振的对比研究
张婧;魏娜;张亚清;于丹丹;杨波;赵性泉;王春雪;王拥军
2007, 2(03): 216-220.
摘要
(
)
PDF
(22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吞咽延迟卒中患者吞咽任务相关的吞咽中枢激活区域的变化,以期寻找吞咽延迟与吞咽中枢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5例经电视透视检查证实存在吞咽延迟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以及7例健康志愿者接受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试验者间隔一定时间(从20、25、30 s中随机抽取一个时间)向受试者口中注入1 ml室温纯净水,令受试者进行吞咽。共注入11 ml水。在3.0 T核磁共振仪(西门子)上,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法(BOLD)采集吞咽过程的数据。结果 电视透视检查发现吞咽延迟卒中患者吞咽潜伏期中位数为0.09(0.03~0.15)s。2 例患者有轻度的会厌谷滞留,1 例患者存在咽部感觉减退,其余无明显异常表现。患者的功能磁共振结果显示研究组没有岛叶激活,但有扣带回激活。对照组有岛叶激活但没有扣带回激活。研究组运动区激活区域少于健康志愿者。结论 患者在自主吞咽过程中没有岛叶激活提示自主吞咽脑区功能异常,可能与吞咽延迟有关。运动皮层激活区少于健康志愿者可能与吞咽肌力弱有关。
专题论坛
卒中损伤部位与吞咽困难的关系
张婧
2007, 2(03): 221-226.
PDF
(24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吞咽的生理机制与卒中后吞咽障碍
汪洁
2007, 2(03): 227-232.
PDF
(20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诊断
孙伟平;黄一宁
2007, 2(03): 233-237.
PDF
(20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评估和治疗
万青
2007, 2(03): 238-242.
PDF
(20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讨论
单侧大脑半球损伤导致吞咽困难一例
秦海强;张婧
2007, 2(03): 243-245.
PDF
(50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典病例图片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恢复期的异常吞咽模式一例
张婧;杨波;秦海强;郑华光
2007, 2(03): 246-248.
PDF
(29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与规范
卒中后吞咽困难的识别和管理指南
张婧(编译)
2007, 2(03): 249-262.
PDF
(27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人卒中后康复指南关于吞咽困难的管理指南简介
张婧(编译)
2007, 2(03): 263-264.
PDF
(14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英国卒中国家指南关于吞咽、喂食和营养的管理指南简介
张婧(编译)
2007, 2(03): 265-265.
PDF
(14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卒中后口咽吞咽困难的治疗
张婧(译)
2007, 2(03): 266-292.
PDF
(18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型临床实验解读
FOOD试验解读
杨波;于丹丹;秦海强;张婧
2007, 2(03): 293-294.
PDF
(18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速递
ENOS(Efficacy of Nitric Oxide in Stroke)试验分中心---招 募
2007, 2(03): 295-297.
PDF
(16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