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8年 第13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18-03-20
    当期封面目录
    当期封面目录
    2018, 13(03):  1-4. 
    PDF (33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编手记
    追根溯源
    王拥军
    2018, 13(03):  203-204.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3.001
    PDF (14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应正确认识头痛与卒中的关系
    鲁明
    2018, 13(03):  205-208.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3.002
    PDF (139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青年卒中患者头痛与脑小血管病影像学特征的关系研究
    张英爽, 鲁明, 陈璐, 孙阿萍, 刘向一, 黄骁, 王奥楠, 杨俪鹏, 申珅, 赵嘉玲, 樊东升
    2018, 13(03):  209-214.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3.003
    摘要 ( )   PDF (179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非遗传性青年卒中患者卒中时头痛是否与脑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相关,以 及头痛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2006年1月-2015年12月因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入院的 18~45岁青年患者200例。所有患者于发病1周内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患者按有无卒中时头痛症状分为 两组,比较两组缺血性SVD[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asymptomatic lacunar infarcts,ALAs)、脑白质病变 (white matter lesions,WMLs)和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EPVS)]的发生率;研究 青年卒中时头痛的相关因素。 结果 200例患者中,男性明显高发(男∶女=6.41∶1)。ALAs在本组患者的发生率为32.5%(65/200), WMLs为25.5%(51/200),EPVS为30.5%(61/200)。卒中时头痛患者为11%(22/200)。头痛患者组 ALAs和EPVS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5,P =0.021),头痛组WMLs发生率也低于无 头痛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头痛组患者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rial of Org 10 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分型中非大动脉粥样硬化者为63.6%(14/22),高于非头痛组(26.4%, 47/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头痛组病灶部位在幕下(脑干或小脑)者为63.6%(14/22), 高于非头痛组(26.4%,47/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头痛组责任血管在后循环者为 68.2%(15/22),高于非头痛组(37.6%,67/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6)。 结论 青年缺血性卒中时头痛更多见于幕下病灶和后循环血管为责任血管的患者,卒中时头痛症状 在SVD患者中发生率更低。头痛更多见于非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头痛特点分析
    赵海燕, 张晖, 鲁明
    2018, 13(03):  215-21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3.004
    摘要 ( )   PDF (17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病例,总结CVST患者 头痛的特点,提高神经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CVST病例,回顾其头痛特点、临床表 现、影像学检查及化验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共入组18例CVST患者,本组CVST最常见的部位是横窦(77.8%,14/18),其次为乙状窦(61.1%, 11/18)和上矢状窦(50%,9/18);14例(77.8%)存在多个颅内静脉窦血栓。所有患者均以头痛为首 发症状,其中7例(38.9%)为单纯性头痛;11例合并其他临床症状,包括癫痫(38.9%,7/18)、呕吐 (44.4%,8/18)、肢体麻木(11.1%,2/18)、肢体无力(16.7%,3/18)、眼部症状(22.2%,4/18)以及 意识障碍(11.1%,2/18)。9例(50%)为偏侧头痛,其中8例(88.9%,8/9)存在同侧CVST;头痛视觉 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平均7.0分(3~10分);头痛发病形式5例(27.8%)为急性, 12例(66.7%)为亚急性,1例(5.6%)为慢性。 结论 头痛是CVST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偏侧头痛CVST患者血栓以头痛同侧多见;头痛亚急性起病的 患者,尤其需注意CVST的可能性。

    头痛与非外伤性皮质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
    赵海燕, 张晖, 鲁明
    2018, 13(03):  220-225.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3.005
    摘要 ( )   PDF (18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非外伤性皮质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onvexity s ubarachnoid h aemorrhage,cSAH)患者头痛 的特点及出血病因,提高神经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收集自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14例cSAH病例,回顾性分析其头痛 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结果 14例cSAH患者中,8例(57.1%)表现为急性头痛,其中6例(75.0%)为偏侧轻中度胀痛;4例 (50%)头痛为一过性,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0 min。病因学方面,12例(85.7%)患者病因明确:8例 (57.1%)存在cSAH同侧颈内动脉系统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脑动静脉畸形、使 用抗凝药物以及可疑脑淀粉样血管变性各1例。 结论 急性头痛是cSAH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一过性头痛或轻中度头痛的患者需注意cSAH的可能;同 侧颈内动脉系统主干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是cSAH的重要病因。

    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及复发危险因素
    张长青, 王伊龙, 王春雪, 刘丽萍, 赵性泉, 王拥军
    2018, 13(03):  226-231.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3.006
    摘要 ( )   PDF (176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分布区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 学特征及复发的危险因素。 方法 连续入选发病7 d以内的MCA分布区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血管 病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时的主要症状及体征,评价患者的头颅磁共振影像包括急性梗死灶的部位、 数量、分布特征、责任动脉有无狭窄、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型。随访患者1年内有无缺血性卒中或短暂 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复发,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果 研究共入组926例患者,责任MCA狭窄≥70%的患者(447例)常见多发梗死灶(338例,75.6%) 和分水岭梗死(317例,70.9%),而责任MCA无狭窄或狭窄程度<70%患者(479例)常见MCA穿支分 布区单发梗死灶(247例,55.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比值比(odds ratio,OR)7.55,95%可 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85~20.0,P <0.001]、缺血性卒中病史(OR 3.49,95%CI 1.52~8.01, P =0.003)、缺血性卒中发病前3个月内反复TI A史(OR 22.7,95%CI 8.35~61.6,P <0.001)、新发梗死 灶为多发(OR 5.26,95%CI 1.33~20.8,P =0.018)是患者1年内缺血性卒中或TIA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论 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MCA分布区梗死灶的分布特征与MCA狭窄程度有关。新发梗 死灶为多发、既往有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病史的患者1年缺血性卒中或TIA复发风险高。

    颈动脉夹层影像学特点及预后分析
    房亚兰, 常俊森, 牛小媛
    2018, 13(03):  232-23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3.007
    摘要 ( )   PDF (175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颈动脉夹层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影像学特点,通过超声随访分析影响此类患者预 后的因素。 方法 连续收集因颈动脉夹层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在入组3、6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 (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预后。 结果 共纳入42例颈动脉夹层所致缺血性卒中或TIA的患者,其中颈内动脉夹层35例(83%),椎动 脉夹层7例(17%)。颈部血管超声确诊了全部27例(64%)最终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raction angiography,DSA)证实的颈部 血管闭塞患者。CTA影像学表现中以血管闭塞时“双腔征”最常见(26例,63%),其次为“火焰征”(7 例,17%)。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间血管再通等因素的比例无显著差异,预后不良组一侧肢体无 力(92.3% vs 45.8%)、基底节受累(69.2% vs 25%)、颈动脉夹层比例(100% vs 70.8%)高于预后 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颈动脉夹层预后与肢体功能障碍、脑梗死的位置、夹层的分型相关,而与血管再通率无关。

    血尿酸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李衍芳, 高鸣, 张志超, 李雪梅
    2018, 13(03):  237-241.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3.008
    摘要 ( )   PDF (175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尿酸(uric acid,UA)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血管性轻度 认知障碍(vascula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VaMCI)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6月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87例CSVD患者和44例体检者,根据 蒙特利尔评估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将CSVD患者分为VaMCI组47例和认知正常组40 例,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来分析尿酸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结果 CSVD认知正常组及轻度认知障碍组血UA水平([ 315.15±56.76)μmol/L,(363.32±42.58) μmol/L]高于对照组([ 269.66±40.21)μmol/L](均P<0.001),且CSVD轻度认知障碍组血尿酸水平 高于认知正常组(P <0.001)。轻度认知损害组UA水平与其Mo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记忆、语 言呈负相关(r =-0.351,P =0.015;r =-0.456,P =0.001;r =-0.408,P =0.004;r =-0.329,P =0.024)。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UA水平[比值比(odds ratio,OR)1.020,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09~1.032,P =0.01]是CSVD患者轻度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CSVD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UA升高,且血UA是CSVD患者轻度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UA 水平与CSVD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蒙特利尔评估总分、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记忆、语言呈负相关。

    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与高血压、糖尿病的研究
    逄锦晶, 宋丽艳, 徐丽红, 孙晓艳, 马宾宾
    2018, 13(03):  242-24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3.009
    摘要 ( )   PDF (17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狭窄特点及程度与高血压病、糖尿病的病史及控制水平的 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存在颅内外动脉狭窄且并发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 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资料。将高血压患者分为高年限组(病史>5年)和低年限组(病史≤5年),血压 控制良好组和不良组;将糖尿病患者也分为高年限组(病史>5年)和低年限组(病史≤5年),血糖 控制良好组和不良组。比较不同组间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布情况、血管狭窄程度。 结果 共入组21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57例颅外动脉狭窄,105例颅内动脉狭窄,54例颅内 外动脉均狭窄。轻度狭窄发生73例,中度狭窄发生101例,重度狭窄及闭塞发生42例。高血压病患者 共140例,高年限组动脉狭窄最常见于颅内动脉(54.5%),低年限组血管狭窄的部位多见于颅外动脉 (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动脉狭窄程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共 76例,高年限组发生动脉狭窄最常见于颅内动脉(72.2%),低年限组血管狭窄的部位多见于颅外动脉 (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动脉狭窄程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控制不良组发生重度 狭窄或闭塞的概率高于血压控制良好组(20.7% vs 8.6%);血糖控制情况不良组发生重度狭窄或闭 塞的概率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40.9% vs 6.3%)。 结论 随着高血压病年限的增长,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增高,其中以中度狭 窄程度多见;血压控制不良的患者发生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比率高。随着糖尿病年限的增长,颅内动 脉狭窄的发生率增高,其中以中度狭窄程度多见,血糖控制不良者发生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比例高。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定量脑电图分析
    陈小敏, 周小莉, 丁砚兵
    2018, 13(03):  247-250.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3.010
    摘要 ( )   PDF (174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定量脑电图对急性期脑 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的监测意义。 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 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QEEG)慢 波化比率(Deltaratio, Symmetry theta/alpha+beta rate,DTABR)等数据。 结果 治疗14 d后,治疗组NIHSS评分[(3.58±2.72)分 vs(6.33±2.63)分]、Barth el指数评分 ([ 68.20±26.83)分 vs(66.12±24.45)分]、DTABR([ 2.83±1.20)分 vs(4.10±1.72)分]的变化优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定量脑电图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 床疗效的监测有价值。

    海外速递
    中国偏头痛患者右向左分流阳性率及分流类型——一项全国多中心研究
    王思博, 刘亢丁, 杨弋, 李雅杰, 胡鸣一, 林攀, 郭蓉, 田茜, 游咏, 崔英花, 张观玲, 董钊, 高永生, 邢英琦
    2018, 13(03):  251-25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3.011
    摘要 ( )   PDF (198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背景 偏头痛与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的关系尚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明确中国偏头痛 患者右向左分流的阳性率、分流类型以及分流量大小,分析偏头痛与右向左分流的关系。 方法 该研究为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北美临床研究注册号NCT0242569)。由中国9家分中心共同完 成,连续纳入2015年6月-2016年8月就诊于分中心且符合据第三版国际头痛疾病分类-β测试版(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3rd Edition Beta Version,ICHD-3β)诊断偏头痛的患 者(18~65周岁),为偏头痛组。偏头痛组共纳入931例(女性695例),其中先兆偏头痛240例(女性174 例),无先兆偏头痛691例(女性521例)。健康对照组共282例。 结果 先兆偏头痛组RLS阳性率和大量分流比例高于无先兆偏头痛组(63.7% vs 39.9%,P<0.001; 32.1% vs 16.5%,P<0.001),两组中量和小量分流比例无差异(P =0.141;P =0.061)。无先兆偏头痛 组RLS阳性率和大量分流比例高于对照组(39.9% vs 29.4%,P<0.001;16.5% vs 6.4%,P<0.001), 两组间中量和小量分流的比例无差异。 结论 偏头痛患者(包括有先兆和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右向左分流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以大 量右向左分流为主,中至小量右向左分流及分流的类型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右向左分流,特别是大 量的右向左分流,可能与偏头痛有关。

    编者按
    头痛与卒中
    鲁明
    2018, 13(03):  257-257. 
    PDF (12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论坛
    偏头痛与青年卒中
    姜晓晗, 柳莉, 邢英琦
    2018, 13(03):  258-26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3.012
    PDF (141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偏头痛性脑梗死
    王巍炜, 胡洪涛
    2018, 13(03):  263-26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3.013
    PDF (140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血管病相关性头痛
    杜万良, 王拥军
    2018, 13(03):  267-271.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3.014
    摘要 ( )   PDF (17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诊断头痛应当依据国际头痛分类。在最新版国际头痛分类中,脑血管病相关性头痛属于 6.头颈部血管病导致的头痛,包含明确的诊断标准和清晰的分类条目。雷击样头痛常见于脑血管病, 也可见于颅内非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和系统性疾病,查找和诊断原发疾病是正确诊断的根本。卒中 时头痛与卒中类型有关。头痛史导致卒中风险增高。

    文献导读
    AJNR:短暂颈动脉周围炎症综合征
    杨中华
    2018, 13(03):  272-273.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3.015
    PDF (155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卒中轶事连载
    卒中茶后——卒中转化研究的失望和希望
    张和
    2018, 13(03):  274-275.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3.016
    PDF (14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讨论
    表现为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1例
    袁俊亮, 秦伟, 贾泽金, 王双坤, 胡文立
    2018, 13(03):  276-27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3.017
    PDF (179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VN 亮点解读
    拨云见日终有时:偏头痛与卒中最新研究进展
    邢英琦
    2018, 13(03):  280-283.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3.018
    PDF (16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脑血管疾病与眩晕或头晕
    朱翠婷, 鞠奕
    2018, 13(03):  284-288.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3.019
    摘要 ( )   PDF (145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血管疾病能够导致多种多样的中枢或外周性前庭综合征,以眩晕和头晕为主要表现。其 中仅表现为孤立性眩晕/头晕或神经功能缺损轻微的脑血管病容易被漏诊,可能造成严重后果。鉴 别血管源性孤立性头晕和其他内耳疾病所导致的眩晕/头晕十分重要。本文就脑血管病与眩晕/头晕 的相互关系、临床表现、发病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阐述,以期早期识别眩晕的外周性病因和 血管性病因,对卒中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

    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研究进展
    谢诗, 裴露露, 许予明, 宋波
    2018, 13(03):  289-29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3.020
    摘要 ( )   PDF (147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指幕上脑组织损伤引起对侧小脑出现血流量减少和代谢 活性降低的现象。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该现象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但病理生理机制仍 不清楚。其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和影像学检出手段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就交叉性小脑神 经机能联系不能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诊疗及科学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

    教学园地
    脑血管病临床教学方法探讨
    王莉莉, 张运, 贺茂林
    2018, 13(03):  293-294.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3.021
    摘要 ( )   PDF (141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是临床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年轻医生成长的必要手段。神经病学和其他学 科相比知识体系更加复杂。脑血管疾病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教学的目的就是通 过临床实践、教学查房和讲座,让年轻医师在短时间内掌握脑血管病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知识,并在 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诊疗思路,能跟踪国内外最新进展,将新的诊疗方法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来,并 能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建立科研假说,进行科学研究,更好地指导下一步临床工作。本文介绍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教学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