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世雨, 张星, 胡文立. 脂蛋白(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关系[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5): 539-544. |
[2] |
陈思嘉, 潘培炎, 陈思琪, 彭菲, 米东华. 普罗布考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斑块的meta分析[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3): 299-309. |
[3] |
李雯博, 刘阳, 刘洁, 郭齐瑞, 张莹, 郑华光. 神经系统健康人群的血脂参数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相关性[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12): 1433-1440. |
[4] |
宁梓宏, 王晶, 李子孝, 荆京, 宁彬, 董可辉, 龚浠平. 颈动脉蹼导致易损性斑块表面血栓形成继发脑梗死1例超声诊治思路[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05): 587-593. |
[5] |
赵曼曼, 程丝, 李嫣然, 李昊, 王拥军. 单细胞测序技术解析动脉粥样硬化巨噬细胞异质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02): 180-184. |
[6] |
徐莹鑫, 张爽, 周晓梅, 袁景林, 赵留庄, 杨海华. 非狭窄性颈动脉斑块与前循环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国卒中杂志, 2022, 17(11): 1233-1237. |
[7] |
张倩, 张冠一, 张佳, 陈胜云, 赵性泉. 空腹血糖对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1项针对非城镇居民的调查[J]. 中国卒中杂志, 2022, 17(07): 753-757. |
[8] |
李怡, 何文. 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超声标志与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6(11): 1183-1188. |
[9] |
蔡栋阳, 杨博文, 赵同源, 许岗勤, 薛绛宇, 李天晓. 慢性颈内动脉长节段闭塞残端形态与原位开通效果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6(10): 990-995. |
[10] |
侯瑞华, 吕麦扣, 温慧军. 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比值与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6(08): 805-809. |
[11] |
魏梦婷,吕晋浩,王柳仙,张森皓,韩东山,王馨蕊,段曹辉,娄昕. 大脑中动脉狭窄斑块与灌注特征相关性分析[J]. 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6(05): 433-439. |
[12] |
滕乐群,沈晨阳. 颈动脉血管重建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中国卒中杂志, 2020, 15(10): 1128-1133. |
[13] |
祝刚,杨沙,李爱华. 卒中高危人群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0, 15(09): 967-971. |
[14] |
姚容, 赵锡海, 周丹. 弗明汉危险评分在无症状老年人颈动脉易损斑块筛查中的价值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19, 14(12): 1214-1219. |
[15] |
申园, 王丹丹, 赵性泉.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稳定性预测价值的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19, 14(09): 882-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