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宗黎霞, 谷鸿秋, 杨昕, 姜英玉, 李子孝, 王春娟. 2016—2022年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趋势及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院内结局比较分析[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10): 1202-1208. |
[2] |
姜晓晴, 瓮佳旭, 周宏宇, 李子孝, 王拥军. DNA甲基化与非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04): 376-387. |
[3] |
王恺闻, 卢宝全, 吴秀玲, 马佳丽. 基于MRA评估基底动脉闭塞预后评分预测非重症基底动脉闭塞患者预后效能的研究
[J]. 中国卒中杂志, 2022, 17(12): 1335-1342. |
[4] |
蔡栋阳, 杨博文, 赵同源, 许岗勤, 薛绛宇, 李天晓. 慢性颈内动脉长节段闭塞残端形态与原位开通效果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6(10): 990-995. |
[5] |
伍楚君, 米东华, 丁则昱, 杜万良. 双侧内囊后肢梗死1例报告[J]. 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6(09): 883-885. |
[6] |
孙勇, 杨波, 康开江, 高峰, 莫大鹏, 缪中荣, 马宁. 锁骨下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可行性分析[J]. 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6(09): 940-945. |
[7] |
李涛, 赵莉莉, 吴宇伦, 王小雅, 王何莹, 坚雅婷, 江毓, 党美娟, 李也, 张益恒, 张磊, 王虎清, 张茹, 张桂莲. 侧支循环对非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药物治疗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J]. 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6(06): 561-566. |
[8] |
韩东山,吕晋浩,林澜,王柳仙,罗春材,张森皓,魏梦婷,王馨蕊,林家骥,娄昕. 症状性颅内动脉闭塞患者脑灌注缺损与侧支循环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6(05): 427-432. |
[9] |
秦义人,郭效宁,蒋建华,王达鹏,张全全,刘美蓉,刁珊珊,李坦,赵红如,方琪. 特定温度模式与小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严重程度相关性的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6(01): 27-32. |
[10] |
刘凯,王伊龙,李子孝,张心邈,高远,何明峰,郭学芳,赵艳艳,韩新生,赵明枝,岳建华,张平,赵建华,闫红光,毛向莹,刘金峰.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院内死亡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多中心分析[J]. 中国卒中杂志, 2020, 15(10): 1078-1082. |
[11] |
郝瑞潇, 巫嘉陵.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小动脉闭塞型卒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19, 14(09): 902-908. |
[12] |
王鹏,徐程华,应江鲜,王新量,王志敏. 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19, 14(04): 381-384. |
[13] |
杨海华, 马宁, 刘恋, 莫大鹏, 高峰, 缪中荣. 后循环CTA评分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机械取栓临床结局的预测作用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18, 13(12): 1243-1250. |
[14] |
杨海华, 缪中荣.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及临床预后预测因素研究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18, 13(12): 1272-1276. |
[15] |
王天罡, 宋彦丽, 朱弘璐, 李朝, 林杰, 武一平. CTP指导下脑梗死取栓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18, 13(06): 626-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