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子舰, 方伟, 赵振伟, 张涛, 罗国强, 邢子非, 刘海涛, 郭星, 邓剑平.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介入治疗不同入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11): 1288-1295. |
[2] |
杨会杰, 赵倩, 杜洁, 吕晓飞, 彭莹娟, 齐林. 桥接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钙结合蛋白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影响[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11): 1268-1276. |
[3] |
崔雅婷, 曲艳, 霍园, 李晓红.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药物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网状meta分析[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10): 1143-1153. |
[4] |
梁宝生, 周江杰, 王胜锋. 基于贝叶斯加性回归树的个体化治疗效应估计方法及应用[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07): 770-779. |
[5] |
张俊良, 黄双凤, 徐璐瑶, 向薇, 张曼曼, 梁志刚. 替罗非班治疗MRI筛选的轻中度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2, 17(01): 66-72. |
[6] |
邓奇乐, 吴介洪, 陈吉相.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 9型抑制剂在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6(08): 850-854. |
[7] |
李丽君,张宁,陈琦,王春雪. 正念干预卒中后抑郁症状的meta分析[J]. 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6(05): 502-507. |
[8] |
朱慧敏,张新颜,程欣欣,饶江,张羽,刘莉.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神经元训练系统对卒中后慢性完全性失语的效果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6(01): 45-50. |
[9] |
刘涛,兰春伟,袁昆雄,王清勇,黎凯峰,贺雄军,刘亚杰,张亮.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 中国卒中杂志, 2020, 15(10): 1088-1093. |
[10] |
吴娅,李玮. 急性穿支动脉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现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0, 15(09): 942-946. |
[11] |
黄晶,吕学锋,张晋欣,张春艳. 白细胞介素-10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相关性的Meta分析[J]. 中国卒中杂志, 2020, 15(09): 978-987. |
[12] |
周宏宇,索阅,陈玮琪,王拥军. RNF213 基因相关脑血管病研究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20, 15(02): 195-201. |
[13] |
张敏,马丽,赵咏梅,吕燕敏,龙会登,庞丽娟.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基因多态性在缺血性卒中病理过程中的作用[J]. 中国卒中杂志, 2019, 14(05): 504-510. |
[14] |
王鹏,徐程华,应江鲜,王新量,王志敏. 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19, 14(04): 381-384. |
[15] |
曾涛, 肖旋浩, 徐邦牢, 雷秀霞, 李泽, 周进, 黄翚, 潘小平. CYP2C19 基因多态性与首发缺血性卒中氯吡格雷二级预防复发风险的关联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18, 13(09): 908-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