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任伟超, 杨海华, 袁景林, 段春苗, 马宁, 王铁军. 经远端桡动脉入路与常规桡动脉入路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6): 640-646. |
[2] |
杨嘉欣, 何春渝, 刘蕾, 陈文博, 谢艳.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1): 76-86. |
[3] |
吴剑, 李秋平, 齐飚. 经尺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及颈动脉支架置入术1例并文献复习[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10): 1186-1190. |
[4] |
李如娟, 杨川, 马晓辉, 侯焕峰, 付会杰, 马晓丹, 方军涛, 靳金灵, 杨金波. DSA评估无症状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侧支循环状态研究
[J]. 中国卒中杂志, 2022, 17(12): 1355-1359. |
[5] |
任伟超, 马宁, 张亚梅, 王铁军. 经远端桡动脉入路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2, 17(11): 1216-1220. |
[6] |
张心邈, 王春娟, 杨昕, 谷鸿秋, 姜英玉, 王伊龙, 赵性泉, 李子孝, 王拥军. 发病前口服抗栓药物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安全性的影响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6(11): 1110-1114. |
[7] |
姜花花, 宋文锋. 对比剂脑病1例并文献复习[J]. 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6(11): 1164-1168. |
[8] |
张雪蕾, 缪中荣, 刘威. 大面积梗死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6(09): 901-908. |
[9] |
刘晓微,胡文立. 脑白质疏松与老年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及功能预后的关系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0, 15(06): 650-654. |
[10] |
李梦,李国忠,钟镝. 脑皮质表面铁沉积研究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20, 15(03): 320-325. |
[11] |
张惠琴,王立淑,田凤兰,王坤,徐冬娟,何文. 比较经颅超声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19, 14(08): 770-774. |
[12] |
李黎,刘俊,杨智,兰亚. 颅颈结合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J]. 中国卒中杂志, 2019, 14(06): 573-577. |
[13] |
郭珍妮,孙欣,刘嘉,孙惠杰,赵英凯,马虹印,徐保峰,王钟秀,李超,颜秀丽,周宏伟,张鹏,靳航,杨弋(翻译:王焱1). 初级侧支循环对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影响[J]. 中国卒中杂志, 2019, 14(03): 240-246. |
[14] |
梁志刚, 杨绍婉, 于国平. 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研究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18, 13(12): 1301-1308. |
[15] |
王正阳, 孙忠良, 王冬梅, 李尧, 缪中荣. DSA评价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与临床表现的关系[J]. 中国卒中杂志, 2018, 13(02): 132-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