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673-5765 CN 11-5434/R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在线期刊
OA政策
期刊指南
学习资源
联系我们
English
杂志信息
月刊 2006年创刊
ISSN: 1673-5765
CN: 11-5434/R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主 编:王拥军
2025年 第2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 2025-04-20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北京天坛医院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SVN(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
中国卒中学会
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
万方数据
中国知网
维普资讯
更多>>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6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11-04-20
上一期
下一期
主编手记
寻根求源
王拥军
2011, 6(04): 253-254.
PDF
(21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主动脉弓斑块—需要重视的卒中栓子来源
薛爽
2011, 6(04): 255-260.
PDF
(19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议报道
卒中管理与临床研究培训项目启动会报道
本刊编辑部
2011, 6(04): 261-262.
PDF
(30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1年国际卒中大会会议纪要
刘改芬;王伊龙;武剑;徐蔚海;彭斌;倪俊;刘丽萍
2011, 6(04): 263-267.
PDF
(19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缺血性卒中后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的早期动态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探讨
马越涛 刘丽萍 王拥军
2011, 6(04): 268-274.
摘要
(
)
PDF
(22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早期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其与卒中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连续入选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7例,正常对照组40例,比较卒中组发病后系列时间点血浆hs-CRP和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按照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型组(n=15)和重型组(n=32),比较两组血浆hs-CRP和IL-6水平;并比较不同临床预后患者血浆hs-CRP和IL-6水平的差异。结果 卒中组发病3h时血浆hs-CRP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 h、12 h、24 h、48 h、3 d及7 d血浆hs-CR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 ≤0.01)。卒中组各时间点血浆IL-6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 <0.01)。重型组血浆hs-CRP水平在12 h、24 h、48 h、3 d及7 d时水平均高于轻型组(P =0.046,0.012,0.030,0.007,0.041);重型组血浆I L-6水平在12 h、24 h、48 h、3 d及7 d时水平均高于轻型组(P =0.002,0.001,0.006,0.026,0.043)。不同预后组之间血浆hs-CRP和IL-6水平差异不明显。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hs-CRP和IL-6水平升高,且与临床严重程度有关。
脑脊液净化治疗仪对模拟血性脑脊液体外净化效果的评价
牛松涛;李子孝;张星虎;王拥军
2011, 6(04): 275-279.
摘要
(
)
PDF
(29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脑脊液净化治疗仪对模拟血性脑脊液进行体外净化试验,评价该净化仪的稳定性、滤过效率与滤过承载量,为进一步临床试验提供数据。方法 选择健康人悬浮红细胞及生理盐水配制成2.5%、5%、7.5%的模拟血性脑脊液,脑脊液净化仪及配套的管路系统采用自行研制并获国家专利的产品,将此种模拟血性脑脊液按照未来人体试验的模式进行脑脊液净化仪的体外净化试验,净化参数设置参照正常人体脑脊液循环的生理指标,分析净化前后红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 在滤膜最大承载试验中,2.5%模拟血性脑脊液的红细胞去除率达到90%以上时需要的循环总量达到330 ml,而5%、7.5%模拟血性脑脊液所需要的循环总量分别为390 ml、420 ml。在红细胞去除率达95%以上时,2.5%、5%、7.5%模拟血性脑脊液所需循环总量分别为390 ml、450 ml、480 ml。在体外模拟人体环境的净化效果试验中,2.5%模拟血性脑脊液单套滤膜净化循环6次后红细胞平均数由153 000个/mm3,下降到63 900个/mm3,下降率超过55%。结论 脑脊液净化仪能够有效去除模拟血性脑脊液中的红细胞,设备的稳定性高。
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对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术前指导及术后评价
温宏峰;陈宇;王培福;李继来;杜继臣;任艳
2011, 6(04): 280-286.
摘要
(
)
PDF
(32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 perfusion,CTP)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术前适应证选择及术后血流变化评价的作用。方法 40例经DSA检查提示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按照DSA检查结果对缺血部位代偿良好的20例患者行保守治疗,代偿不良的20例患者行狭窄部位支架成形术,行CTP检查,比较非手术组及手术组基线和术后1年的CT相对灌注参数,并比较手术组基线、术后7 d、术后1年的手术侧和健侧的绝对灌注参数。结果 手术组基线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明显较非手术组降低,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升高(P分别为0.018和0.015),两组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elative mean transit time,rMTT)无差异,1年后手术组rMTT较非手术组低(P =0.012),rCBF、r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健侧相比,手术组术前患侧基线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延迟、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减低、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增高,术后7 d患侧MTT缩短、CBF明显增加、CBV回落,术后1年MTT、CBF、CBV患侧与健侧相比更加接近,两组比较尽管有统计学意义(P =0.015、0.012、0.037),但三个变量总体趋势逐渐接近;手术组术前、术后7 d、术后1年,不同时间点患侧与健侧绝对灌注参数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 =0.001,0.009,0.028);支架成形与时间之间有交互作用(P =0.006,0.002,0.032)。结论 CTP结合DSA对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有一定指导作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可以改善患者的脑血流状况。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Meta分析
谢丽华;侯敬天;侯玉立
2011, 6(04): 287-296.
摘要
(
)
PDF
(19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系统评价尤瑞克林(Urinary Kallid)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disc,1978~2010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Academic Journal,CAJ,1979~2010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0年)、万方数据库(1978~2010年)等,手工检索中华神经科杂志、临床神经病学杂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中国临床神经科学等相关杂志,收集国内关于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7篇已发表文献,包括52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尤瑞克林组病情恶化率低于对照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0.3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为0.27~0.52,P <0.01];②尤瑞克林组死亡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0.47,95%CI为(0.13~1.73),P =0.26];③采用Ba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量表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尤瑞克林组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7.97,95%CI(3.34~12.6),P =0.0007];④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尤瑞克林组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 =-2.37,95%CI(-2.95~-1.79),P <0.01]。⑤尤瑞克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高,但程度轻微,不影响治疗。结论 尤瑞克林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恶化率,改善患者第14天BI及NIHSS评分情况;尤瑞克林对死亡率的影响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高,但不影响治疗。
氯吡格雷在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疗效观察
毕伟;孙元林;曾志芬;陶恩祥
2011, 6(04): 297-300.
摘要
(
)
PDF
(18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在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收集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每组55例患者,两组均给予卒中基础治疗。氯吡格雷组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50 mg/d。阿司匹林组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75 mg/d。随访1年内两组缺血性卒中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阿司匹林组卒中复发率为13.5%,而氯吡格雷组复发率为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阿司匹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氯吡格雷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氯吡格雷在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疗效优于阿司匹林,安全性较高。
编者按
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性斑块与卒中
薛爽
2011, 6(04): 301-301.
PDF
(15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论坛
降主动脉的逆行性栓子与缺血性卒中
刘玮;薛爽;焦劲松
2011, 6(04): 302-306.
PDF
(33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创性超声在检测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方面的应用
乔亚男;魏坤;薛爽
2011, 6(04): 307-311.
PDF
(17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讨论
主动脉粥样硬化复杂斑块致脑栓塞1例
薛爽;横田千晶;铃木理惠子;荻原隆朗;梅嵜有砂;長束一行;豊田一則;峰松一夫
2011, 6(04): 312-315.
PDF
(23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与规范
2010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治疗指南
李红金;赵敏;綦雯雯;王献伟;李征
2011, 6(04): 316-324.
PDF
(17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张志勇;薛爽
2011, 6(04): 325-330.
摘要
(
)
PDF
(15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弓上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和心脏是被公认的脑栓塞的主要来源,但仍有资料显示近1/3的脑栓塞栓子来源不明,提示着可能存在其他潜在的栓塞来源。随着各种影像学手段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尤其是经食道超声的广泛应用,许多研究者发现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aorticarch atheroma,AAA)与缺血性卒中关系密切。本文旨在结合文献从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二者相关性及诊治方面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与卒中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微栓子与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陈盈;邢英琦;冯加纯
2011, 6(04): 331-337.
摘要
(
)
PDF
(15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栓子是在血流中通过的除正常血细胞外的其他异常成分,这些异常物质可以被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实时监测到。微栓子的出现极大提示存在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会导致颅内远端小血管动脉到动脉的栓塞。本文就微栓子与缺血性卒中的病因、神经系统功能的损害、血液内相关成分的关系、斑块的性状、治疗及预后相关问题的最新知识进行了总结,另外还关注了微栓子的新特点与监测新方法、微栓子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教学园地
通过沟通技巧的学习提高对卒中后抑郁的诊治能力
贺建华
2011, 6(04): 338-340.
摘要
(
)
PDF
(14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着疾病的预后和康复,目前临床上对PSD的诊治状况还不尽人意,主要原因之一可能与年轻医师临床沟通方法的不成熟有关,上级医师在日常的教学和查房中要反复强化、言传身教,不仅要传授疾病的知识,更要教给年轻医师与抑郁患者进行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以提高住院医师对PSD的诊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