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1年 第6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11-02-20
    主编手记
    万物皆有因果
    王拥军
    2011, 6(02):  101-102. 
    PDF (14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积极开展血运重建手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张东;赵继宗
    2011, 6(02):  103-106. 
    PDF (15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oyamoya的间接血运重建
    赵文元;刘建民
    2011, 6(02):  107-110. 
    PDF (15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缺血13例报告
    黄正;薛静;张东;王嵘;王硕;赵元立;赵继宗
    2011, 6(02):  111-118. 
    摘要 ( )   PDF (24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 bypass,STA-MCA bypass)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缺血的疗效。方法 对北京天坛医院进行STA-MCA bypass治疗的13例经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omputertomography perfusion,CTP)评价存在低灌注的颈内动脉和(或)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和(或)闭塞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手术中脑血管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和手术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等确定吻合血管通畅程度。比较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及CTP参数值。结果 13例患者中,男11例、女2例,11例行STA-MCA bypass,2例行STA-MCA bypass联合脑-硬脑膜-动脉贴敷术,吻合血管血流通畅。手术后3个月mRS评分较术前下降(0.92±0.76 vs 2.38±1.26,P =0.001)。手术侧比非手术侧MCA供血区域CTP参数绝对值的比较,手术前和术后15 d内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elative mean transit time,RMTT)及相对达峰时间(relative time to peak,RTTP)分别为0.71±0.13 vs 1.00±0.25、2.53±1.32 vs 1.48±0.94和1.20±0.11 vs 1.07±0.12,P =0.002、0.036和0.015)。手术后3~10个月RTTP较术前下降(1.10±0.96vs 1.22±0.82,P =0.043)。13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无死亡、无新的脑缺血事件发生。结论 对于CTP评价存在低灌注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STA-MCA bypass可能能够改善低灌注状态、减少缺血症状发作及预防卒中再发生;CTP可能成为简单可靠并有推广价值的评价手段。
    直接脑血运重建手术治疗儿童烟雾病
    杨力军;黄正;张东;曹勇;王嵘;王硕;赵元立;赵继宗
    2011, 6(02):  119-123. 
    摘要 ( )   PDF (17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直接脑血运重建手术治疗儿童烟雾病的效果。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7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儿童烟雾病患者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0例,女10例,年龄4~15岁(中位年龄9岁)。根据Suzuki的分期标准,I期3例,II期8例,III期7例,IV期2例。以缺血为首发症状者19例,出血为首发症状者1例。20例患者均行颞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STA-MCA)搭桥术或STA-MCA搭桥术联合应用脑-硬脑膜-动脉贴敷术(encephalo-duro-arterio synangiosis,EDAS),术中均采用脑血管吲哚菁绿荧光造影以确定重建血管通畅程度,术后随访记录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并采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等影像学检查观察重建血管血流及侧枝循环形成情况。结果 患者行直接脑血运重建手术15例,直接血运重建联合间接血运重建术5例。术中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显示吻合口血流通畅19例(95%),吻合血管血流缓慢1例(5%)。患者随访时间为术后3~22个月,平均(12.5±4.5)个月,术后症状完全缓解11例(55%),症状明显改善8例(40%),症状改善不明显1例(5%)。本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无术后颅内出血及脑缺血事件发生。术后随访行DS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的17例患者均出现颈外动脉向大脑中动脉供血的情况。行ECT检查的4例(20%)患者患侧血流灌注均较术前有所改善。结论 直接脑血运重建手术治疗儿童烟雾病能够早期迅速增加脑血运,改善脑缺血症状和神经系统功能缺损,术中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手术中具有重要作用。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对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
    王长英;脱厚珍;屠小令;王佳伟;李继梅;王得新
    2011, 6(02):  124-128. 
    摘要 ( )   PDF (19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脑梗死急性期血压的动态变化,分析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对不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连续登记自2008年1~10月入院的,发病24小时内的脑梗死患者121例,按牛津郡社区脑卒中规划(Oxford 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OCSP)进行临床分型,完全前循环梗死(total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TACI)9例、部分前循环梗死(partial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PACI)59例、后循环梗死(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POCI)9例及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LACI)44例。按脑血管狭窄程度,无狭窄组27例,轻中度狭窄组50例,重度狭窄或闭塞组44例。记录患者入院后14天内血压及半年内血压平均水平,分别于入院、住院14 d及恢复期(6个月时)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Scale,NIHSS)、Bathel指数(Bathel index,BI)以及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ore,mRS),统计分析血压与预后的关系。完成6个月随访109例,失访12例。结果 ①脑梗死急性期,76.9%(93/121)患者出现血压升高,且血压有自动下降的趋势,以前3天下降最明显。②PACI患者59例,55例完成6个月随访,失访4例。前3天收缩压120~150 mm Hg组(n=29)6个月时预后(BI 89.14±15.00,mRS 1.59±1.02)优于收缩压<120 mm Hg组(n=4)(BI 85.00±14.72,mRS 2.00±0.82,P值分别为0.024和0.032)和收缩压>150 mm Hg组(n=22)(BI 78.41±20.95,mRS2.27±1.20,P值分别为0.023和0.034)。③伴脑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组44例,37例完成6个月随访,失访7例。前3天平均收缩压≤145 mm Hg组(n=15)预后优于收缩压>145 mm Hg组(n=22),6个月的BI评分为91.33±7.90分 vs 67.70±31.42分,P =0.002;mRs为1.40±0.99分 vs 2.68±1.29分,P =0.003。结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明显相关,PACI患者远期预后与急性期血压呈U型曲线关系;在脑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中,前3天收缩压平均值低于145 mm Hg的患者,其预后明显优于收缩压>145 mm Hg者,提示伴脑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脑梗死患者仍需适当控制血压。
    趋化因子CXC配体16与中国汉族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王克迪;刘志忠;王瑞珉;王雅杰;张国军;康熙雄
    2011, 6(02):  129-134. 
    摘要 ( )   PDF (20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趋化因子CXC配体16(CXC ligand 16,CXCL16)181A >V多态性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中国汉族人群的分布,探讨其基因及血清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ve 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检测244例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卒中组)和204例对照者(对照组)CXCL16 181A >V位点的基因型分布特点,同时比较该多态性位点在中国对照组人群、德国人群与瑞典人群间的分布差异。同时,应用ELISA方法检测卒中组与对照组的血清CXCL16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卒中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血清CXCL16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于对照组(P <0.01)。CXCL16181A >V等位基因(P <0.01)及基因型分布(P =0.004)在中国组、德国组和瑞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卒中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74,0.692)。结论 血清CXCL16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发生相关;CXCL16 181A >V位点基因多态性存在种族差异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可能无关。
    专题论坛
    颅内-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缺血
    黄正;张东;王嵘;王硕;赵元立;赵继宗
    2011, 6(02):  137-141. 
    PDF (15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烟雾病
    孙剑;黄正;张东;王嵘;王硕;赵元立;赵继宗
    2011, 6(02):  142-146. 
    PDF (15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讨论
    大脑中动脉巨大动脉瘤孤立术联合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2例
    高登科;张东;王嵘;王硕;赵元立;赵继宗
    2011, 6(02):  147-150. 
    PDF (16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合并复发性脑梗死一例
    颜家华;牛松涛;张在强
    2011, 6(02):  151-154. 
    PDF (15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与规范
    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自发性脑出血管理指南
    魏玄辉;李姝雅;秦海强;王春育;吴海琴
    2011, 6(02):  155-162. 
    摘要 ( )   PDF (20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指南代表美国心脏病协会、卒中协会及心血管护理协会的观点,旨在提供全面的急性自发性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诊断、止血方法、血压管理、住院患者护理、并发症预防、手术治疗、预后评估、康复、防止复发以及出院后注意事项。该指南适用于神经科医师培训,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和美国神经外科医师代表大会审阅了该指南并肯定了该指南的内容。
    综述
    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
    高登科;张东;王嵘;王硕;赵元立;赵继宗
    2011, 6(02):  163-167. 
    摘要 ( )   PDF (15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烟雾病是一种慢性闭塞性脑血管病,表现为双侧颈内动脉末端的进行性狭窄和闭塞,伴随脑底异常血管网生成。脑血管重建术通过改善颅内供血,对治疗缺血型烟雾病有效。而对于出血型烟雾病的治疗,目前仍未找到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外科手术治疗仍存在争议。本文总结概括了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现状。
    高血压园地
    降压预防卒中的新进展:重视降低血压变异性
    张茁
    2011, 6(02):  168-172. 
    PDF (15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园地
    显微血管吻合技术的培训
    高登科;张东;王嵘;王硕;赵元立;赵继宗
    2011, 6(02):  173-176. 
    摘要 ( )   PDF (16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显微血管吻合技术是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基石,通过显微镜下吻合血管操作,训练暴露、分离、止血和缝合等基本显微手术操作技术,可以为实际临床手术应用这些基本技术打下基础。在神经外科医师的培养和临床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显微血管吻合技术的培训,本文从显微血管吻合的原则、方式及训练等方面介绍显微血管吻合技术。
    循证医学在血管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陈葵;李继梅;王佳伟;张拥波;伍文清;许春伶;脱厚珍
    2011, 6(02):  177-180. 
    摘要 ( )   PDF (15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循证医学正在改变着临床实践,以循证医学模式指导临床治疗是大势所趋。本文介绍了循证医学产生的背景以及在血管神经病学教学中的作用,并以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内溶栓治疗的发展说明循证医学在血管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