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673-5765 CN 11-5434/R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在线期刊
OA政策
期刊指南
学习资源
联系我们
English
杂志信息
月刊 2006年创刊
ISSN: 1673-5765
CN: 11-5434/R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主 编:王拥军
2025年 第2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 2025-04-20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北京天坛医院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SVN(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
中国卒中学会
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
万方数据
中国知网
维普资讯
更多>>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2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7-10-20
上一期
下一期
主编手记
系统的力量
王拥军
2007, 2(10): 5-6.
PDF
(19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议报道
第一届医学科研设计及统计学方法培训班报道(二)
杨旭;王桂红;郑华光;周永;王拥军
2007, 2(10): 7-7.
PDF
(23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我国卒中康复工作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张通
2007, 2(10): 13-14.
摘要
(
)
PDF
(13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卒中后肩痛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法的比较
谢斌;干汝起;王宁华
2007, 2(10): 15-18.
摘要
(
)
PDF
(19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电疗术与周围关节松动术对卒中患者肩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卒中后肩痛患者40例,卒中病程1~3个月,分为2组:电疗组(n=20)和手法组(n=20)。在治疗前和一个疗程后,通过目测类比法、Fugl-Meyer简式运动功能评定法及关节活动范围评定法对2组患者患肩的疼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及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前后,电疗组只有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 <0.05),而手法组的疼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和关节活动范围均有显著改善(P <0.05),且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手法治疗是临床上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一种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仍需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中文版动作活动记录量表在卒中患者中的重测信度和同时效度
瓮长水;王军;王刚;孙彤;郑志新;于增志
2007, 2(10): 19-23.
摘要
(
)
PDF
(18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验证中文版动作活动记录量表(MAL)在卒中患者中的重测信度和同时效度。方法 36例处于亚急性期或慢性期的卒中患者参与本研究。对患者进行中文版30个项目的MAL的使用量量表(AOU),动作质量量表(QOM)和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评价。结果 同一评价者两次AOU和QOM的评分评价结果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ICC)均为0.998,MAL的AOU和QOM的评分与效标工具ARAT评分之间显著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764和0.723,分别P<0.01)。结论 中文版MAL在卒中患者中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和同时效度。
脑出血患者血浆溶血磷脂类分子含量变化的研究以及微创血肿清除术的疗效
李振光;于占彩;伍期专;王远臣;王道珍;鞠卫萍;詹霞;吴喜娟;周丽;唐朝枢
2007, 2(10): 24-28.
摘要
(
)
PDF
(19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脑出血患者血浆溶血磷脂类分子(LPA/AP)含量变化的特点以及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镁制剂的影响,探索脑出血后病理生理学机制及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脑出血患者328例,测定其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及其相似磷脂(AP)的含量变化,并与359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比较,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同时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及镁制剂对脑出血患者血浆LPA、AP含量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发病24h脑梗死组血浆LPA的含量[(4.23±0.61)μmol/L]显著高于脑出血组[(2.66±0.44)μmol/L,P <0.01]及对照组[(2.54±0.39)μmol/L,P <0.01]。脑出血组血浆AP含量[(6.65±0.76)U]显著高于脑梗死组[(5.35±0.57)U,P <0.01]及对照组[(4.09±0.48)U,P <0.01]。发病1周、2周,脑出血组血浆AP含量仍高于脑梗死组和对照组(P <0.01)。微创钻颅血肿清除术及镁制剂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脑出血患者血浆AP含量(P <0.01),改善患者预后。结论 脑出血患者血浆AP含量显著升高,提示脑出血后2周内均存在膜损伤;微创钻颅血肿清除术联合镁制剂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血浆AP含量,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卒中亚型急性期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廖琦;周冀英;谭戈
2007, 2(10): 29-32.
摘要
(
)
PDF
(19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卒中患者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S)与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等多种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对72例脑梗死患者及57例脑出血患者入院时的NFDS与病灶体积、ICP、CPP、血压、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发病时间、既往史评分、性别等作单因素相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脑梗死患者入院时NFDS与CPP(P=0.06)、发病后时间(P=0.05)、梗死体积(P <0.01)密切相关;脑出血患者入院时NFDS与ICP(P=0.02)及脑出血的体积(P <0.01)密切相关。结论 病灶体积是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入院时NFDS共同的影响因素,CPP在脑梗死患者中所占的权重较大,ICP在脑出血患者中所占的权重较大。
专题论坛
半侧空间忽略的评定与康复治疗进展
何静杰;张通;张小年;胡雪艳
2007, 2(10): 35-39.
PDF
(20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卒中后同向偏盲的康复和研究进展
赵军
2007, 2(10): 40-42.
PDF
(16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吞咽障碍评价及治疗流程的初步探讨
张庆苏
2007, 2(10): 43-45.
PDF
(16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卒中常用康复评定量表简介
张皓
2007, 2(10): 46-50.
PDF
(22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讨论
脑干梗死患者恢复期的康复评定一例
张小年
2007, 2(10): 53-55.
PDF
(14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与规范
美国国防部卒中康复指南解读
崔利华
2007, 2(10): 56-59.
PDF
(17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HA/ACCF 2006 晕厥评估
杜凤和
2007, 2(10): 60-67.
摘要
(
)
PDF
(13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晕厥是临床常见的问题。虽然相当一部分晕厥患者预后较好,但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发生晕厥者则猝死的危险性极高。因此,对晕厥评估的首要目的是评价其猝死的危险性。已排除心源性晕厥的患者,识别晕厥的病因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患者和他人受到伤害。本文主要对美国心脏学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F)起草的晕厥评估进行编译。
学术观点
再谈腔隙性脑梗死
谭兰
2007, 2(10): 68-71.
PDF
(15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生化标志物
陈淑芬;董强
2007, 2(10): 72-76.
摘要
(
)
PDF
(17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脉粥样硬化是机体的炎症损伤修复的结果,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长期处于一个低度炎症的状态。研究发现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相关蛋白、分泌性磷脂酶A2、纤维蛋白原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急性时相反应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即可合成增加,加大粥样斑块中的炎症反应过程,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评价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无创性的生化指标。
国际研究动态
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伴随的颅内出血的研究进展
薛静
2007, 2(10): 77-82.
PDF
(19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