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8年 第13卷 第05期    刊出日期:2018-05-20
    当期封面目录
    封面目录
    2018, 13(05):  1-4. 
    PDF (34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编手记
    挑战历史
    王拥军
    2018, 13(05):  415-41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5.001
    PDF (222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替格瑞洛的神经科应用:未来路在何方?——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血小板反应性研究的启示
    陈玮琪, 王伊龙, 王拥军
    2018, 13(05):  420-42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5.002
    PDF (15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议报道
    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人机大战”启幕
    北京天坛医院宣传中心
    2018, 13(05):  423-424.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5.003
    PDF (16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卒中急救护士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效率的影响
    张萍, 张婷婷, 于龙娟, 胡敏, 李冬梅, 甘丽芬, 张玲娟, 陈蕾, 朱宣, 张永巍, 吴涛, 邓本强, 刘建民
    2018, 13(05):  425-42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5.004
    摘要 ( )   PDF (193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优化急性缺血性卒中急诊诊疗流程,在预检台设置卒中护士作为第一反应者并贯穿整个 溶栓和血管内取栓绿色通道对治疗效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溶栓和(或)血管内治 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例208例。根据有无卒中护士的参与分为有卒中护士组(43例)和无卒中护士 组(165例)。比较两组各治疗环节的延误时间:进门到用药时间(door-to-needle,DTN)、进门至影像学 检查时间(door-to-imaging,DTI)、影像学检查至用药时间(imaging-to-needle,ITN)、影像学检查至股动 脉穿刺时间(i magi ng-to-puncture,ITP)、进门至股动脉穿刺时间(door-to-puncture,DTP)、到院至治疗 达标率(DTN≤60 min、DTP≤90 min)和出院时及发病3个月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2分]的比例。 结果 较无护士组,有卒中护士组DTN中位数由39 mi n缩短至27 mi n(Z =-5.422,P<0.001);DTP 中位数由105 mi n缩短至68 mi n(Z =-2.707,P =0.007);I TN中位数由21 mi n缩短至8 mi n(Z =-5.981,P <0.001);I TP中位数由78.5 mi n缩短至45 mi n(P =0.013)。有护士组和无护士组DTN达标率分别为 97.67%和90.97%(P<0.001),DTP达标率分别为100%和35.62%(P<0.001)。出院时和发病3个月有 卒中护士组mRS评分≤2分比例显著高于无卒中护士组(62.79% vs 49.09%;69.77% vs 50.91%,均 P<0.001)。 结论 急诊预检台设置卒中护士作为第一反应者并贯穿整个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或血管内治疗绿 色通道可以显著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DTN时间和ITP时间,提高到院至治疗达标率,改善患者 的预后。

    急性缺血性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早期抗栓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荟萃分析
    李欣, 佟旭, 李晶晶, 裴洪菲, 王拥军, 王伊龙, 郑华光, 于萍, 曹亦宾
    2018, 13(05):  430-43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5.005
    摘要 ( )   PDF (218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24 h内给予抗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查找关于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后早期抗栓(24 h内)与标准抗栓(24 h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 匹配对照和非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7年10月。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 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从而比较溶栓后早期抗栓与标准 抗栓治疗发生症状性脑出血、90 d死亡和良好预后差异。 结果 最终纳入11项研究(包括4项随机对照试验、2项匹配对照和5项非随机对照研究),共计2082 例患者,早期抗栓组有1219例(58.5%),标准抗栓组有863例(41.5%)。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标 准抗栓组相比,接受早期抗栓的患者90 d良好预后的比例更高[比值比(odds ratio,OR)1.41,95%可 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5~1.73,P =0.001)],而两组患者的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OR 1.08, 95%CI 0.63~1.86,P =0.78)和90 d死亡率(OR 1.13,95%CI 0.81~1.57,P =0.48)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与标准抗栓相比,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24 h内给予早期抗栓治 疗的90 d功能预后更好,并且不会增加症状性脑出血和死亡风险。

    原发性脑出血超急性期血肿增长速度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研究
    王文娟, 陆菁菁, 陈胜云, 张佳, 王玉, 张晓丽, 赵性泉
    2018, 13(05):  437-443.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5.006
    摘要 ( )   PDF (195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超急性期血肿增长速度(ultraearly hematoma growth,UHG)与急性原发性脑出血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血肿扩大及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连续收集发病6 h内就诊的ICH患者。患者完成基线及(24±2)h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记录临床信息及结局信息。UHG定义为基线血肿体积除以发病至头CT扫描时间。血 肿扩大定义为发病24 h血肿体积较基线血肿体积增加>33%或者>6 ml。90 d及1年预后不良定义为改 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UHG与血肿扩大及ICH临床预后的关系。 结果 研究共纳入148例发病6h内到院的ICH患者。所有ICH患者的UHG为5.3(2.3,12.9)ml/h。UHG在 完成头CT较早(P <0.001)、血肿扩大(P =0.019)、90 d预后不良(P <0.001)及1年预后不良(P <0.001) 的患者中数值较大。UHG>4.7 ml/h是1年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为17.5,95%可信区间 为1.44~21.23(P =0.025)。其预测1年不良预后的灵敏度为61.5%,特异度为65.1%,阳性预测率为 68.4%,阴性预测率为58%。

    结论 UHG是ICH患者1年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同肾功能水平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任艳辉, 孙原, 吕微, 孟霞, 王翠兰, 杨斌, 石秋艳
    2018, 13(05):  444-44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5.007
    摘要 ( )   PDF (198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伴有不同程度肾功能水平的患者功能预后与 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本研究观察对象来自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临床观察研究(Study on Oxidative Stres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SOS-Stroke)。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患者血浆oxLDL水平,通过计算得出的肾小球滤过率对患者进行分 层,并在卒中发生后1年随访患者,评价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分析不同 肾功能水平患者中oxLDL与不良预后(mRS≥3分)的关系。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284例患者,其中877(26.71%)例患者功能预后不良,根据肾功能分组后,正 常组1241例,轻度异常组924例,中重度异常组242例,其中预后不良患者分别为正常组344(21.70%) 例、轻度异常组371(28.65%)例和中重度异常组162(40.10%)例。在肾功能正常和轻度受损分组中, 血浆oxLDL水平对患者1年后mRS评分有显著影响:肾功能正常组,oxLDL每增加一个标准差,mRS评分 增加0.12分[比值比(odds ratio,OR)0.1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05~0.19,P =0.0009], 预后不良风险增加20%(OR 1.20,95%CI 1.02~1.40,P =0.0271);肾功能轻度受损组,oxLDL每增加 一个标准差,mRS评分增加0.16分(OR 0.16,95%CI 0.07~0.25,P =0.0007),预后不良风险增加21% (OR 1.21,95%CI 1.03~1.41,P =0.0190);但在肾功能中重度受损的分组中,血浆oxLDL水平并未对 mRS评分产生显著影响。 结论 肾功能正常和轻度受损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oxLDL水平升高与卒中发病1年内不良预后 率升高有关。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特点及危险因素
    赵莹莹, 武珊珊, 陈珺, 丁永芹, 高凤玲, 张伟, 赵静洁, 李继梅
    2018, 13(05):  450-454.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5.008
    摘要 ( )   PDF (19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并发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危 险因素以及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PAD患者共15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PAD临床症状根据Fontaine 分类分为I 期无症状,II 期间歇性跛行,II I 期静息痛,I V期足趾溃疡、坏疽。根据经颅多普勒超声 (transcranial Doppler,TCD)结果将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无狭窄、轻中度狭窄(<70%)和重度狭窄 或闭塞(≥70%)。分析颅内/外动脉狭窄在PAD患者中的发生率,PAD合并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危险因 素以及PAD下肢缺血程度及围手术期卒中发生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 结果 本研究中合并颅内和/或颅外动脉狭窄的PAD患者共99例(63.9%),其中颅外段动脉狭窄与 颅内段动脉狭窄分别为66例(42.6%)和67例(43.2%)。PAD合并颅外段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27例 (17.4%),合并颅内段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4例(2.6%)。年龄[比值比(odds ratio,OR)1.041,95%可信 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4~1.080,P =0.030]和吸烟(OR 2.728,95%CI 1.125~6.619,P =0.026) 是PAD合并颅外段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糖尿病(OR 2.196,95%CI 1.079~4.470,P =0.030)是PAD合 并颅内段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吸烟(OR 3.57,95%CI 1.078~11.411,P =0.037)是PAD合并颅内/外段 动脉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与无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相比,PAD合并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更容易发生严重 下肢缺血症状(Ⅱ期和Ⅲ期)(67.2% vs 50.0%,P =0.032)。与轻中度颅外段动脉狭窄相比,PAD合并 颅外段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围手术期卒中(17.4% vs 1.1%,P =0.006)。 结论 PAD合并颅内/外动脉狭窄发病率较高,颅内动脉狭窄患者PAD临床症状更严重,而颅外动脉 重度狭窄或闭塞则可能导致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率升高。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的差异
    濮月华, 邹昕颖, 王伊龙, 潘岳松, 向祥龙, 苏霭欣, 梁慧康, 赵性泉, 王春雪, 黄家星, 王拥军, 刘丽萍
    2018, 13(05):  455-46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5.009
    摘要 ( )   PDF (196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因素是否存在差异。 方法 在中国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数据库中,将患者分为4组:无显著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组、 单纯颅内动脉病变组、单纯颅外动脉病变组及颅内合并颅外动脉病变组。以无显著颅内外动脉狭窄 或闭塞组作为参考,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颅内外动脉病变的相关因素。 结果 共入组286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无显著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组1388例(48.5%)、 单纯颅内动脉病变组1074例(37.5%)、单纯颅外动脉病变组141例(4.9%)、颅内合并颅外动脉 病变组261例(9.1%)。多因素分析显示,单纯颅内动脉病变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白质病变[比值比 (odds ratio,OR)1.359,95%(confidence interval,CI)1.109~1.666,P =0.0031] 、白细胞计数(OR 1.045, 95%CI 1.007~1.084,P =0.0210)、空腹血糖(OR 1.054,95%CI 1.009~1.101,P =0.0182)、高密度脂 蛋白(OR 0.644,95%CI 0.480~0.864,P =0.0034);单纯颅外动脉病变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高龄 (OR 1.047,95%CI 1.026~1.069,P <0.0001)、吸烟(OR 1.887,95%CI 1.212~2.937,P =0.0050)、既 往缺血性脑血管病史(OR 2.260,95%CI 1.352~3.778,P =0.0019)和白质病变(OR 0.603,95%CI 0.394~0.922,P =0.0196)。颅内合并颅外动脉病变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高龄(OR 1.022,95%CI 1.006~1.039,P =0.0064)、糖尿病(OR 1.494,95%CI 1.053~2.118,P =0.0244)和卒中家族史(OR 1.964,95%CI 1.302~2.961,P =0.01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3组共同的独立相关因素。 结论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相关因素可能存在差异。白细胞计数、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 水平低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相关;高龄、吸烟、既往缺血性脑血管病史与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相 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颅内外动脉病变的共同相关因素。

    亚低温联合丁基苯酞对溶栓时间窗外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的影响
    刘炫君, 杨国帅, 林海丽, 周艳辉, 程启慧, 周律, 张艳君, 胡裕洁, 郝海珍, 王强
    2018, 13(05):  463-468.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5.010
    摘要 ( )   PDF (19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亚低温(mild hypothermia,MHT)联合丁基苯酞(dl-3n-butyphthalide,NBP)对溶栓时间窗外 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且出现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progressive motor deficit,PMD)患者的脑侧支循环和短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纳入溶栓时间窗外且合并PMD的急性MCAO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MHT组和MHT+NBP 组。比较3组患者入院时基线资料、治疗14 d时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 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出血性转化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的脑 侧支循环通路开放情况、患侧与健侧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收缩期峰值流速比 值(RVaca)和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RVpca);治疗90 d时 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90 d死亡率。 结果 入组本研究且完成随访的患者共69例,其中常规治疗组23例,MHT组21例,MHT+NBP组25 例。MHT+NBP组14 d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前交通动脉通路开放、后交通动脉通路开放、RVaca及 RVpca均高于MHT组和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MHT+NBP组14 d NIHSS评分、90 d mRS评分低于MHT组和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MHT+NBP组14 d出血性转化低 于常规治疗组(P <0.05)。MHT组14 d RVaca、RVpca及90 d mRS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均P <0.05)。3组 90 d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MHT联合NBP治疗可以改善溶栓时间窗外急性MCAO且出现PMD患者的脑侧支循环,并改善患 者的短期预后。

    编者按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
    王伊龙
    2018, 13(05):  469-469. 
    PDF (15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综述
    为什么要关注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及其定义
    陈玮琪, 马琳, 荆京, 王伊龙, 王拥军
    2018, 13(05):  470-47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5.011
    摘要 ( )   PDF (16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NICE)在我国具 有庞大的人群基础。NICE人群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轻型缺血性卒 中、迅速缓解且未遗留残疾的卒中。其中轻型卒中和TIA患者在临床表现、临床预后和流行病学特征等 方面均较为相似,所以建议统一进行诊疗。考虑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人群健康素质及面临的防治 任务,NICE人群是最为重要的防治对象,也是目前脑血管病的最佳防控窗口人群。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流行病学及预后
    周梦圆, 陈玮琪, 荆京, 王拥军, 王伊龙
    2018, 13(05):  473-47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5.012
    摘要 ( )   PDF (166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NICE)包括短暂 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与轻型卒中,在全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比例及其流行 病学趋势逐年升高。NICE早期复发风险高,且存在低知晓率、低诊疗率、低住院率的问题。因此,进 一步改进TIA的定义,制定预防早期卒中的最佳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TIA和轻型卒 中认识的深入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TIA的发病率及卒中复发风险在发达国家存在下降的趋势。

    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定义及预测模型
    韩冲, 陈玮琪, 荆京, 王伊龙, 王拥军
    2018, 13(05):  477-48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5.013
    摘要 ( )   PDF (168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igh r isk n 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 HR-NICE)患者处于不稳定状态,早期复发进展为严重卒中的风险较高。目前,不同的临床评分系统是 临床工作者常用的预测模型,但随着近些年对影像及分子标记物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同样能够预测 卒中复发风险,进而指导HR-NICE人群的早期干预及个体化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 同时可以降低国家卒中负担。本文根据近年对于卒中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相关研究,对HR-NICE的定 义、临床、影像和分子标记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其预后评判参考。

    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循证医学治疗
    马琳, 陈玮琪, 荆京, 王拥军, 王伊龙
    2018, 13(05):  483-488.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5.014
    摘要 ( )   PDF (168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igh r isk n 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 HR-NICE)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国内外指南均建议对HR-NICE人群进行快速评估、早期干 预以及建立专病管理系统等综合管理。同时在治疗方面,多项研究探讨了不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HRNICE 人群及针对不同病因的患者采用抗凝或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本文就高危非致残性缺 血性脑血管事件的管理和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作一简要综述。

    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个体化治疗
    陈玮琪, 马琳, 荆京, 王伊龙, 王拥军
    2018, 13(05):  489-493.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5.015
    摘要 ( )   PDF (180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子标记物可使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igh r isk n 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HR-NICE)患者的临床诊断、危险度分层、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更加精确,但不 同种族人群间存在卒中发生的原因以及基因位点的差异,从而使其对强化抗血小板治疗的获益也 不尽相同。由于基因类型和蛋白存在与否的不同,患者对相同药物可能存在不同的收益,所以在决定 诊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差异,进行个体化治疗。新型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无需代谢、直接起 效,可能为未来的精准化治疗带来新的思路。

    从东西方种族差异看缺血性卒中抗血小板治疗策略选择
    王伊龙
    2018, 13(05):  494-49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5.016
    摘要 ( )   PDF (168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球卒中的疾病负担沉重,抗血小板治疗是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必要手段,然而东西 方人群的疾病特点存在差异,可能对抗血小板治疗的选择产生影响。本综述从卒中发病特点、患者复 发和出血风险差异以及抗血小板治疗反应多样性等多角度出发,探讨适合亚洲人群的缺血性卒中抗 血小板治疗方案。

    文献导读
    Stroke:当阿司匹林治疗失败后……
    杨中华
    2018, 13(05):  500-500.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5.017
    PDF (151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卒中轶事连载
    卒中茶后——Bonet最先汇集分析卒中病例
    张和
    2018, 13(05):  501-503.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5.018
    PDF (17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讨论
    以认知行为治疗综合管理卒中后抑郁伴失眠患者病例报道
    朱梅芳, 王春雪
    2018, 13(05):  504-507.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5.019
    PDF (165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脑空气栓塞2例报告
    路青山, 娄萍
    2018, 13(05):  508-51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5.020
    PDF (178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VN 亮点解读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可能增加小卒中患者非颅内出血的风险
    2018, 13(05):  513-514.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5.021
    PDF (15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亚洲人群需要降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剂量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吗?
    2018, 13(05):  514-515.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5.022
    PDF (15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脑侧支循环影像学评价研究进展
    赵婷婷, 李国忠, 钟镝, 陈洪苹
    2018, 13(05):  516-520.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5.023
    摘要 ( )   PDF (169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综述阐述了脑侧支循环的特点、侧支循环影像学评价方法及其优点和局限性。主要包 括经颅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数字减 影血管造影、多时相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帮助临床医师在疾病早期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方法评 价侧支循环状态,指导临床决策和预后。

    床旁经颅多普勒在重症脑血管病监护中的应用
    米东华, 杨中华, 杨波, 王拥军, 刘丽萍
    2018, 13(05):  521-52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5.024
    摘要 ( )   PDF (214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的2MHz超声探头可以透过颅骨薄弱部位实时动态监 测颅底Willis环组成的血管血流速度,从而得到脑血流动力学等参数,在重症脑血管病领域得到了广 泛的应用。TCD一直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床旁诊断的有力武器,但是TCD诊断的血管痉挛对临床预后的 判断受到临床挑战。血管再通迎来春天,床旁TCD可以对血管再通治疗后高灌注综合征的发生起到 预警作用,而且可以随访检测血管再通的治疗效果。TCD对于无创颅内压监测的指示作用有待国际公 认的可重复的数学模型出现。

    妊娠相关颅内静脉窦血栓研究进展
    王晴, 袁俊亮
    2018, 13(05):  527-531.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5.025
    摘要 ( )   PDF (16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颅内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指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脑静脉 回流受阻、颅内高压为特征的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具有较高死亡率。成年女性则以口服避孕药物和 围产期多见。由于妊娠引起的CVST危险因素较多,发病机制复杂,早期对妊娠合并CVST的诊治具有一 定难度。本文结合近几年国内外对妊娠相关CVST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治疗等 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早期发现、优化治疗方案,降低死亡率,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教学园地
    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在全国继续教育项目——全国言语障碍、吞咽困难培训班中的应用
    张玉梅, 贾伟丽, 孙海欣, 李磊, 黄海涛, 周筠, 王拥军
    2018, 13(05):  532-534.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8.05.026
    摘要 ( )   PDF (172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模式对卒中后言语障碍、吞咽困难教学效果的影响。 方法 将全国继续教育项目——全国语言障碍、吞咽困难培训班的学员中接受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 者作为实验组,未采用标准化教学模式教学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对调查问卷 的8个问题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效果。 结果 实验组对培训老师的授课能力满意度、培训内容掌握程度、教师授课能力和教材内容的认可 度、专家授课内容实用性的认可度、专家授课内容的深度、对培训班授课的综合评价等项目的满意度 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在全国继续教育项目——全国言语障碍、吞咽困难培训班中教学效果 显著,是值得推荐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