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卒中杂志 ›› 2017, Vol. 12 ›› Issue (08): 686-690.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7.08.006
段景怡,陈蓓蓓
摘要:
目的 分析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contrast-enhanced transcranial Doppler,c-TCD)阳性的隐源性卒中患 者的临床特点及梗死灶影像特征。 方法 纳入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根据TOAST分型诊断为隐源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根据c-TCD 结果分为阳性组(伴右向左分流)及阴性组(不伴右向左分流)。分析并比较两组人口学资料、脑血 管病传统危险因素、梗死灶影像学等方面的特点。 结果 共纳入113例患者,其中阳性组60例,阴性组53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 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及肺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血管造影,阳性组52例发 现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1例发现房间隔缺损。阴性组对比阳性组,其年龄结构更 大(P<0.05),高血压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3项缺血性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更多见(P<0.05)。阳性 组与阴性组无明显传统危险因素的病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梗死病灶血管分布影 像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阳性组梗死病灶好发于皮层/皮层下区域(P =0.004),而阴性 组则好发于深部灰质区域(P =0.015)。 结论 c -TCD阳性的隐源性卒中发病年龄更低,传统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病、高胆固醇血症、 吸烟)更少,c-TCD阳性组梗死病灶相对c-TCD阴性组血管分布差异无显著性,但梗死病灶更好发于皮 层/皮层下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