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卒中杂志 ›› 2024, Vol. 19 ›› Issue (10): 1119-1124.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4.10.002
谢姚屹,黄妍菊,樊敏,岑花桃,李燕丽,卢苗值,陆柏安,韦穰芳,吴志武
XIE Yaoyi, HUANG Yanju, FAN Min, CEN Huatao, LI Yanli, LU Miaozhi, LU Boan, WEI Rangfang, WU Zhiwu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民族缺血性卒中患者对基于快速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2亚家族C成员19 (cytochrome P450 family 2 subfamily C member 19,CYP2C19)基因检测指导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反应差异。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23年1—7月在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汉族(对照组)和壮族(试验组)非心源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在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指导下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对于基因表型为氯吡格雷快代谢的患者,抗血小板药物选择硫酸氢氯吡格雷;对于中间代谢或慢代谢的患者,抗血小板药物选择阿司匹林肠溶片或替格瑞洛片。随访90 d,记录mR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NIHSS评分以及90 d缺血性卒中累积复发率。
结果 共纳入103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对照组743例,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氯吡格雷快代谢、中间代谢、慢代谢型患者分别为299例(40.24%)、345例(46.43%)和99例(13.32%)。试验组293例,氯吡格雷快代谢、中间代谢、慢代谢型患者分别为107例(36.52%)、161例(54.95%)和25例(8.53%)。两组不同CYP2C19基因表型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90 d,两组间的mRS评分、ADL评分、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试验组的90 d缺血性卒中累积复发率分别为5.52%(41/743)和5.12%(15/2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基于CYP2C19基因检测指导的抗血小板治疗在汉族和壮族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人群中,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的效果相似。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