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卒中杂志 ›› 2016, Vol. 11 ›› Issue (04): 306-310.

• 病例讨论 • 上一篇    下一篇

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前后脑血流自动调节监测一例报道

马虹印,靳航,郭珍妮,邢英琦,吕珊,杨弋   

  1. 1 130021 长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2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头颈部血管超声中心
  • 收稿日期:2015-10-30 出版日期:2016-04-20 发布日期:2016-04-20
  • 通讯作者: 杨弋 doctoryangyi@163.com

A Case Report of 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 Monitoring before and after Percutaneous Patent Foramen Ovale Closure

  • Received:2015-10-30 Online:2016-04-20 Published:2016-04-20
文章导读: 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是成人中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约占成人群体的25%,长期以来
人们认为大部分PFO不会引起临床症状,因而“无关紧要”。而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学者们发现PFO与缺血
性卒中、偏头痛,尤其是先兆偏头痛均有着密切关系,但也有学者仍认为虽然PFO与上述疾病存在相关性,PFO只是扮
演了一个“无辜的旁观者”。“反常栓塞”是目前PFO致脑梗死机制中较公认的学说,但单一机制并不能完全解释缺血
性卒中及偏头痛的发生,对于PFO的致病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本案例正是基于PFO另外一个可能的致病机制——脑
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功能异常,借助PFO封堵术为研究手段,通过对拟行介入封堵术的患者进行
多次动态监测,旨在探究PFO患者封堵术前后脑血流自动调节的变化规律,从而对CA受损这一机制进行印证。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右向左分流; 介入封堵术; 脑血流自动调节; 经颅多普勒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