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卒中杂志 ›› 2025, Vol. 20 ›› Issue (10): 1261-1269.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5.10.008
尹梦鑫,段春苗,杨海华
YIN Mengxin, DUAN Chunmiao, YANG Haihua
摘要: 目的 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全时段(急性期、亚急性期及家庭血压监测期)的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与功能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22年7月—2023年10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接受再灌注治疗[静脉溶栓和(或)血管内治疗]的AIS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既往病史、发病前mRS评分、入院NIHSS评分、发病至到院时间及入院后治疗信息等资料。监测患者自入院至再灌注治疗后3个月的血压,计算各阶段的BPV指标。根据3个月mRS评分,将患者分为功能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组和功能预后不良(mRS评分3~6分)组,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及BPV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阶段BPV对AIS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
结果 共纳入21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3±12)岁,其中男性156例(71.6%)。功能预后良好组180例,功能预后不良组38例。与功能预后良好组相比,功能预后不良组急性期收缩压标准差更高[12.51(10.99~14.41)mmHg vs. 9.92(8.40~11.59)mmHg,P<0.001];亚急性期收缩压标准差更高[12.52(10.67~13.92)mmHg vs. 10.49(8.73~12.36)mmHg,P<0.001];家庭血压监测期收缩压标准差更高[9.02(8.11~12.61)mmHg vs. 6.61(5.53~7.92)mmHg,P<0.001];家庭血压监测期舒张压标准差更高[6.16(4.67~7.66)mmHg vs. 5.17(4.28~6.03)mmHg,P=0.005]。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各阶段收缩压标准差升高均与3个月功能预后不良相关:急性期收缩压标准差(校正OR 1.17,95%CI 1.04~1.31,P=0.008),亚急性期收缩压标准差(校正OR 1.29,95%CI 1.06~1.57,P=0.013),家庭血压监测期收缩压标准差(校正OR 2.35,95%CI 1.54~3.59,P<0.001),另外,家庭血压监测期舒张压标准差升高也与3个月功能预后不良相关(校正OR 1.85,95%CI 1.20~2.84,P=0.005)。BPV多个评估指标结果表现出相同的趋势。
结论 AIS患者再灌注治疗后,急性期、亚急性期及家庭血压监测期收缩压变异性升高可能增加3个月功能预后不良的风险。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