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673-5765 CN 11-5434/R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在线期刊
OA政策
期刊指南
学习资源
联系我们
English
杂志信息
月刊 2006年创刊
ISSN: 1673-5765
CN: 11-5434/R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主 编:王拥军
2025年 第2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 2025-04-20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北京天坛医院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SVN(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
中国卒中学会
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
万方数据
中国知网
维普资讯
更多>>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5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10-04-20
上一期
下一期
主编手记
未知的畏惧
王拥军
2010, 5(04): 255-257.
PDF
(118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卒中的血糖管理
张永丽;贺茂林
2010, 5(04): 258-261.
PDF
(15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议报道
2010年国际卒中大会热点回顾
赵性泉
2010, 5(04): 262-265.
PDF
(15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非糖尿病缺血性卒中患者胰岛素抵抗患病情况及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对胰岛素抵抗的预测价值
郑华光;贾茜;齐冬;荆京;王伊龙;周永;秦海强;刘丽萍;杨中华;董可辉;王春雪;赵性泉;李征;钟历勇;王拥军
2010, 5(04): 266-276.
摘要
(
)
PDF
(29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在非糖尿病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观察胰岛素抵抗的患病情况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比值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在2008年8月~2009年12月期间天坛医院神经内科连续入选符合研究标准的610名缺血性卒中患者。无糖尿病既往史患者,在卒中发病14±3d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应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评定胰岛素抵抗情况。测定胰岛素抵抗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血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HDL-C、TG/HDL-C比值、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纤维蛋白原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结果 在入选缺血性卒中患者中,480名患者既往无糖尿病史。375名符合条件患者完成OGTT检查和HOMA测定。123名患者诊断为正常糖耐量(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5名患者为单纯性空腹血糖受损(isolated-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IFG),108名患者为单纯性糖耐量受损(isolated-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IGT),10名患者为复合性糖耐量受损(combined glucose intolerance,CGI)。胰岛素抵抗在NGT,I-IFG,I-IGT,CGI组中的患病率分别为8.1% 20.0%,17.6%和30.0%(χ2趋势检验,P <0.01)。多因素分析显示TG/HDL-C,hsC-RP和胰岛素抵抗独立相关。以TG/HDL-C的最低1/4组作参照,最高1/4组存在胰岛素抵抗的危险是参照的6.09倍[95%可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CI)1.43~25.87,P <0.05];中间组存在胰岛素抵抗的危险是参照的4.11倍(95%CI 1.06~15.95,P <0.05)。以h s C-RP的最低1/4组作参照,最高1/4组存在胰岛素抵抗的危险是参照的1.19倍(95%CI 0.38~3.74,P>0.05);中间组存在胰岛素抵抗的危险是参照的3.98倍(95%CI 1.14~13.89,P <0.05)。结论 在非糖尿病缺血性卒中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和亚急性炎性现象。TG/HDL-C是胰岛素抵抗的预测指标。若能进一步证明治疗胰岛素抵抗能减少卒中和心血管疾病,则上述发现对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糖代谢异常的调查
曾桄伦;章成国;黄淑云;张国华;邵燕;罗韶辉;彭伟英
2010, 5(04): 277-280.
摘要
(
)
PDF
(19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我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住院患者的糖代谢异常情况。方法 收集2007年7月~2009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经临床诊断为TIA的患者129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及血糖等生化指标,对患者进行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血糖等生化指标检查。结果 本组129例TIA患者中,糖代谢异常72例(55.8%),其中糖尿病35例(27.1%),糖调节受损37例(28.7%);正常糖耐量57例(44.2%)。前循环TIA患者58例,糖代谢异常31例(53.4%);后循环TIA患者71例,糖代谢异常41例(57.7%),前后循环TIA患者糖代谢异常的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TIA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比例较高,前、后循环TIA患者的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可以更准确地发现糖代谢异常。
糖代谢异常与脑白质疏松相关性初步研究
齐冬;王春雪;贾茜;郑华光
2010, 5(04): 281-281285.
摘要
(
)
PDF
(26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初步探讨糖代谢异常与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96例北京天坛医院2007年1月~2009年9月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根据颅脑磁共振的结果分为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组98例及非脑白质疏松(non-Leukoaraiosis,non-LA)对照组98例,收集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的2h血糖(2 hour plasma glucose,2hPG)、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血脂水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plasma homocysteine,pHCY)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protein,hsC-RP)水平等各指标。结果 脑白质疏松组糖代谢异常患者比例及血糖水平(FPG和OGTT 2hP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糖代谢异常与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有明显相关性(P =0.01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水平与脑白质疏松关系密切[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别为1.108、2.574、1.071]。结论 糖代谢异常与脑白质疏松的发生关系密切,糖代谢异常情况越重,LA程度越严重。此外,年龄、高血压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也是脑白质疏松的重要影响因素。
聚乳酸-乙醇酸支架移植对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后肢运动能力和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张绍东;郝淑煜;历俊华;万虹
2010, 5(04): 286-290.
摘要
(
)
PDF
(26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聚乳酸-乙醇酸(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支架对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雌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5)、假手术组(n=15)、脊髓半横断(hemisectedspinal cord injury,hSCI)组(n=15)和脊髓半横断移植PLGA(PLGA)组(n=15),术后进行行为学评分:BBB评分(Basso Beattie Bresnahan locomotor rating scale)和斜板(inclined plane,IP)试验,并观察皮层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tentials,MEPs)的改变。结果 第4周时PLGA组BBB评分高于hSCI组(7.9±1.2 vs 7.1±1.3,P =0.042);在第4、8周时PLGA组IP评分高于hSCI组(56.0±2.0 vs 54.7±2.3,P =0.030;64.7±2.4 vs 62.3±2.3,P=0.038);在第12周时PLGA组MEPs波幅高于hSCI组(29.9±11.0μV vs 21.4±10.4μV,P =0.039)。结论 PLGA支架移植能促进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和电生理功能的恢复。
胫神经小腿三头肌运动分支选择性麻醉阻滞对脑卒中痉挛性垂足责任肌筛选的研究
刘志华;张洪翠;于大君;李铁山
2010, 5(04): 291-298.
摘要
(
)
PDF
(65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胫神经小腿三头肌运动神经分支选择性麻醉阻滞,确定造成脑卒中痉挛性垂足的责任肌。方法 选择30例脑卒中患者,应用2%利多卡因进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运动分支神经麻醉阻滞,阻滞前后对肢体痉挛指标包括牵张反射评分(stretch reflex,SR)、痉挛严重程度分级Ashworth评分、踝关节活动角度(range of motion,ROM)包括休息位ROM(rest range of motion,rROM)、主动背屈ROM(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和被动背屈ROM(passive range of motion,PROM)、足跖屈肌肌力以及下肢步行功能状态指标如10m舒适和快速步行速度、步频、3min步行距离、能量消耗指数(physicalconsume index,PCI)以及步长和足偏角进行观察。分别比较腓肠肌阻滞前后、比目鱼肌阻滞前后,以及腓肠肌阻滞后和比目鱼肌阻滞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和差异。结果 痉挛指标SR评分、Ashworth评分、AROM和PROM在腓肠肌运动分支阻滞后较阻滞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R评分、Ashworth评分、rROM、AROM和PROM在比目鱼肌运动分支阻滞后较阻滞前均下降(P均<0.01);比目鱼肌运动分支阻滞后痉挛指标低于腓肠肌运动分支阻滞后(SR评分、AROM和PROM的P值均<0.01,Ashworth评分、rROM P值均<0.05)。对于足跖屈肌肌力,腓肠肌运动分支阻滞后较阻滞前肌力下降(P<0.01),比目鱼肌运动分支阻滞术后对肌力无影响,两种阻滞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步行功能指标腓肠肌运动分支阻滞后较阻滞前无统计学差异,比目鱼肌运动分支阻滞后除3min步行距离较阻滞前无差异外,其余指标均有提高(10m快速步行速度、步频的P值均<0.01,10m舒适步行速度和PCI的P值均<0.05);除3min步行距离两种阻滞方法比较无差异外,其余指标比目鱼肌运动分支阻滞后均高于腓肠肌运动分支阻滞后(10m舒适步行速度P值<0.05,余P值均<0.01)。患侧步长和足偏角在两种阻滞方法术后较阻滞前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比较也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腓肠肌运动分支和比目鱼肌运动分支利多卡因阻滞均能降低痉挛性足下垂患者的痉挛程度,但是比目鱼肌运动分支阻滞较之腓肠肌运动神经阻滞改善患者步行功能更为显著。故认为比目鱼肌是造成小腿三头肌痉挛性足下垂畸形的主要责任肌。
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后循环梗死的疗效分析
李轶;龚浠平;陈启东;曲辉;董可辉
2010, 5(04): 299-302.
摘要
(
)
PDF
(19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人尿激肽原酶(尤瑞克林)对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后循环梗死的急性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尤瑞克林治疗组(人尿激肽原酶治疗14d)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d、90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尤瑞克林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14d、90d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而使用人尿激肽原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 人尿激肽原酶可能有助于改善后循环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毛诗贤;楚兰;徐竹;李世容
2010, 5(04): 303-306.
摘要
(
)
PDF
(20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尤瑞克林治疗组,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尤瑞克林治疗,共静脉滴注14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5),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1),治疗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无明显变化(P >0.05)。结论 尤瑞克林能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
专题论坛
糖代谢异常与卒中
贺茂林
2010, 5(04): 308-308.
PDF
(19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糖管理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糖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之中外指南的比较
王拥军
2010, 5(04): 309-314.
PDF
(19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控制高血糖防治卒中的临床研究
唐敬敬;杨万勇;徐安定;黄立安
2010, 5(04): 315-318.
PDF
(15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餐后高血糖与卒中
张国华;章成国
2010, 5(04): 319-323.
PDF
(15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讨论
大脑前动脉远端动脉瘤致假瘤样脑内血肿一例
王新高;张玉梅;杨中华;王春娟;赵性泉
2010, 5(04): 324-327.
PDF
(47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与规范
阿尔伯塔省卒中策略——急性卒中的急诊处理(节选)
马春;王春育(编译)
2010, 5(04): 328-331.
PDF
(15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从糖尿病前期到糖尿病高危:糖调节异常与脑卒中研究最新进展
郑华光;贾茜;王春雪;赵性泉;钟历勇;王拥军
2010, 5(04): 332-337.
摘要
(
)
PDF
(19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近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由于生活方式的迅速改变,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糖尿病能够增加卒中风险2~5倍。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和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合称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异常或中间型高血糖,也增加卒中风险。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紊乱,凝血和纤溶异常,慢性炎症和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是可能机制。在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2010年指南中,“糖尿病高危”代替了“糖尿病前期”的概念,并涵盖了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在5.7%~6.4%之间的患者。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对糖尿病高危患者进行干预能够减少糖尿病发病率。同时有研究表明治疗IGT能够减少心血管事件和高血压的发病,这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应该对卒中患者进行筛检,发现糖尿病高危患者并进行干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过度灌注综合征
陈宇;吴巍巍;刘暴;刘昌伟
2010, 5(04): 338-342.
摘要
(
)
PDF
(17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过度灌注综合症(cerebral hyperperfusion syndrome,CHS)是颈动脉内膜剥脱(carotidendarterectomy,CEA)术后罕见而严重的并发症。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严重颅内水肿、脑出血甚至死亡。本文就CHS相关方面的最新知识作一总结,包括定义、病理生理基础、危险因素、辅助检查及治疗等,从而引起广大临床医生关注,避免CEA术后这一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教学园地
重视教学方法,提高神经病学临床实习效果
张玉梅;赖宗力;孙海欣;赵性泉
2010, 5(04): 343-346.
摘要
(
)
PDF
(15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神经病学的特殊性,临床实习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何提高神经病学实习效果也成为临床带教教师关注的热点之一。本研究从“加强教师素质建设,教书育人;加强医学模拟教学模式的建设;开展启发式教学,培养实习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医学生的医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培养,构建和谐的医患互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在医学模式转变的情形下,提高神经病学临床实习质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