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3年 第18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3-12-20
    述评
    中国研究改变英国卒中指南
    熊云云, 王拥军
    2023, 18(12):  1337-134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3.12.001
    摘要 ( )   PDF (452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3年,英国国家卒中临床指南(2016版)在发表后7年进行了更新。本次更新基于新的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技术的发展,为临床提供了最新的诊疗推荐意见。值得注意的是,推动本次英国国家卒中临床指南更新的多项临床研究来自中国。解读该指南,有助于我国临床医师了解卒中国际诊疗规范,提升循证意识,并为医师和研究者未来进行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设计及实施提供帮助。
    专题论坛
    英国国家卒中临床指南2023版要点及解读
    熊云云
    2023, 18(12):  1343-1343. 
    PDF (5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英国国家卒中临床指南2023版要点及解读
    英国国家卒中临床指南2023版要点及解读——卒中的组织化服务
    王文洁, 毛佳文, 侯叶叶, 杨昕, 李子孝
    2023, 18(12):  1344-1351.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3.12.002
    摘要 ( )   PDF (714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卒中是重要的致死性和致残性疾病,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是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卒中组织化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相关机构的卒中医疗质量,提升卒中诊疗和康复的连贯性、系统性和科学性,降低卒中死亡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和生活能力。英国国家卒中临床指南2023版对英国国家卒中临床指南2016版中的卒中组织化服务部分内容进行了更新,本文介绍该指南2023年更新版本中卒中的组织化服务推荐要点并进行解读。
    英国国家卒中临床指南2023版要点及解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轻型缺血性卒中
    马瑛, 路正钊, 王拥军
    2023, 18(12):  1352-135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3.12.003
    摘要 ( )   PDF (447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IA是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持续时间短于24 h。轻型卒中通常以NIHSS评分≤5分或NIHSS评分≤3分作为判断标准。英国国家卒中临床指南2023版对TIA及轻型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治疗、预防及管理提出了详细的推荐意见,本文对这部分推荐进行解读,并对其中与英国国家卒中临床指南2016版相比的更新要点进行重点分析。
    英国国家卒中临床指南2023版要点及解读——缺血性卒中
    郝曼均, 曹智鑫, 李光硕, 熊云云
    2023, 18(12):  1357-1364.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3.12.004
    摘要 ( )   PDF (68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缺血性卒中的急性期治疗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英国国家卒中临床指南2016版推出7年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再灌注已经有了很大的治疗进展以及研究突破,基于这些进展,英国国家卒中临床指南2023版在2016版的基础上,对缺血性卒中的急性期治疗方案进行了部分推荐意见的更新。本文对2023版指南的更新要点进行解读,并与2019年出版的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卒中学会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及2023年出版的《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中的推荐进行了对比。
    英国国家卒中临床指南2023版要点及解读——出血性卒中
    李光硕, 赵性泉
    2023, 18(12):  1365-136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3.12.005
    摘要 ( )   PDF (40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出血性卒中主要有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类。出血性卒中虽然发病率低于缺血性卒中,但往往发病更急,症状更重,且预后更差。更重要的是,目前针对出血性卒中,特别是脑出血的有效干预措施欠缺。因此,出血性卒中指南的更新也受到了很大关注。本文对英国国家卒中临床指南2023版中出血性卒中部分的推荐要点进行解读。
    英国国家卒中临床指南2023版要点及解读——康复
    郭双辉, 张玉梅
    2023, 18(12):  1370-138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3.12.006
    摘要 ( )   PDF (102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卒中是世界范围内致患者终身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为卒中患者提供有效的康复治疗对减轻患者长期残疾、促进功能独立、减少医疗负担具有重要意义。英国国家卒中临床指南2023版从康复原则、活动和参与、运功康复、心理康复、交流和语言康复、感觉康复6个方面制定了具有良好操作性的卒中康复临床实践细则,本文将对指南要点进行解读。
    英国国家卒中临床指南2023版要点及解读——长期管理与二级预防
    吴娜, 王利圆, 李光硕, 熊云云
    2023, 18(12):  1383-1390.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3.12.007
    摘要 ( )   PDF (712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卒中和TIA的复发率均较高,且复发性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及时、科学和规范地进行早期二级预防,可大幅降低卒中复发风险。英国国家卒中临床指南2023版对卒中或TIA后血压、脂代谢紊乱、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增加身体活动等危险因素管理和二级预防措施的推荐意见进行了更新,本文对此进行介绍。
    论著
    双联抗血小板对比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轻型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李振华, 张建刚, 谢卫征, 王禹, 罗雪, 刘聪慧, 孙科, 杨清成, 郭艳平
    2023, 18(12):  1391-139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3.12.008
    摘要 ( )   PDF (469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比双联抗血小板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前瞻性连续入组发病时间4.5 h内的轻型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NIHSS评分≤5分,各分项单项得分≤1分且意识项为0分)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双抗组。给予溶栓组患者阿替普酶(0.9 mg/kg)静脉溶栓治疗,给予双抗组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双抗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后7 d、14 d的NIHSS评分,并记录早期神经功能恶化、14 d内出现的出血事件。
    结果 共入组13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溶栓组67例,双抗组64例。双抗组和溶栓组治疗后7 d(P=0.677)、14 d(P=0.842)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双抗组14 d内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有低于溶栓组的趋势,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1.6% vs. 7.5%,P=0.106),双抗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率也有低于溶栓组的趋势,差异也未达统计学意义(6.3% vs. 13.4%,P=0.169)。
    结论 超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相较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轻型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并不能带来明显的短期获益,但也并不显著增加出血风险。
    缺血性卒中患者院内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开发与验证研究
    陈思玎, 姜英玉, 王春娟, 杨昕, 李子孝, 姜勇, 王拥军, 谷鸿秋
    2023, 18(12):  1397-1404.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3.12.009
    摘要 ( )   PDF (670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开发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院内复发风险的预测模型,并进行外部验证,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方法 开发队列为中国卒中联盟(China Stroke Center Alliance,CSCA)研究队列,将此队列中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8∶2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内部验证集。验证队列为第3次中国国家卒中登记(the third 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Ⅲ)研究队列。基于指南、文献回顾,确定备选预测因子,然后采用拉索(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进行筛选。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及机器学习算法[随机森林模型、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轻量级梯度提升机器学习(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LightGBM)模型]开发缺血性卒中患者院内复发风险预测模型。评价模型区分度(C统计量)和校准度(Brier得分)两方面的指标。 
    结果 CSCA研究队列共纳入1 587 779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院内复发99 085例(6.2%)。CNSR-Ⅲ研究队列共纳入14 14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院内复发623例(4.4%)。LASSO回归选择出年龄、性别、卒中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冠心病、周围血管病、LDL-C、空腹血糖、血清肌酐以及院内抗栓治疗作为缺血性卒中院内复发的预测因子。内部验证中,各模型的区分度均在0.75左右,XGBoost模型的区分度(AUC 0.765,95%CI 0.759~0.770)略高于其他模型,各模型的Brier分数均在0.05左右。外部验证中,所有模型的预测效能均较低(AUC<0.60),各模型的Brier分数均<0.08。
    结论 在预测因子数量和维度有限的情况下,logistic回归模型和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缺血性卒中院内复发风险的效能均较低。未来需从预测因子和算法模型上做更多探索。
    肥胖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压力比的关系研究
    王安琪, 王安心, 张怡君, 姜勇, 张亚清, 刘丽, 付胜奇, 秦海强, 刘改芬
    2023, 18(12):  1405-141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3.12.010
    摘要 ( )   PDF (700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肥胖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 stenosis,sICAS)患者跨病变压力比(pressure ratio,PR)减低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卒中登记Ⅲ数据库。纳入数据库中具有HR-MRI影像学资料的sICAS患者进行分析。采用TOF-MRA成像进行网格建立,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建模获得压力值。血管狭窄远端压力和近端压力的PR≤0.76表示狭窄后残余血流减低。按患者BMI分为低或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3组。校正年龄、性别、吸烟史、重度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脂异常和狭窄程度这些可能的混杂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与PR减低的关系。
    结果 共438例患者纳入分析,中位年龄64(57~71)岁,其中148例(33.79%)为女性。低或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中位PR分别为0.90(0.78~0.96)、0.89(0.73~0.96)和0.82(0.52~0.94),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吸烟史、重度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脂异常和狭窄程度,肥胖是sICAS患者PR减低的危险因素(OR 2.551,95%CI 1.328~4.902,P=0.005)。此外,根据年龄进行亚组分析,在≥65岁的患者中,校正性别、吸烟史、重度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脂异常和狭窄程度,肥胖是sICAS患者PR减低的危险因素(OR 2.913,95%CI 1.118~7.590,P=0.029);进行性别亚组分析,女性患者中,校正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脂异常和狭窄程度,肥胖仍是sICAS患者PR减低的危险因素(OR 3.673,95%CI 1.174~11.493,P=0.002)。
    结论 肥胖可能是sICAS患者PR减低的危险因素。通过减肥是否可以改善sICAS患者PR、增加脑血流灌注需要进一步研究。
    血清3-硝基酪氨酸、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1水平对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预测价值
    王乐, 师强, 董治燕
    2023, 18(12):  1413-1417.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3.12.011
    摘要 ( )   PDF (423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及研究血清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3-NT)、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1(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 B1,SerpinB1)水平对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65岁)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患者,根据患者90 d 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0~2分)和预后不良组(>2分)。收集患者基线临床资料、溶栓前血清3-NT和SerpinB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纳入80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预后良好组45例,预后不良组35例。预后不良组SerpinB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75.24±8.54)ng/mL vs.(57.32±5.68)ng/mL,P<0.001];预后不良组3-NT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75.67±11.22)ng/mL vs.(61.68±11.54)ng/mL,P<0.001]。ROC分析显示,当3-NT截断值为70.23 ng/mL时,评估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敏感度为72.54%,特异度为73.28%;SerpinB1截断值为68.17 ng/mL时,评估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不良预后的敏感度为66.55%,特异度为78.64%。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NIHSS评分(OR=6.404,95%CI 3.993~10.271,P<0.001)、SerpinB1高水平(OR=26.154,95%CI 11.460~59.690,P<0.001)、3-NT高水平(OR=12.769,95%CI 4.635~35.174,P<0.001)是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结论 基线血清3-NT、SerpinB1水平在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的meta分析
    平曼, 潘培炎, 米东华
    2023, 18(12):  1418-1428.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3.12.012
    摘要 ( )   PDF (825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系统评价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PCIV)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自建库至2022年7月,纳入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PCIV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试验组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照组为临床常用抗眩晕药物。利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使用RevMan 5.4.3软件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PCIV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脑血流速度、血液黏度指标等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6项RCT,1545例患者(试验组785例,对照组760例)。meta分析表明,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OR 4.03,95%CI 2.90~5.61,P<0.001)高于对照组;左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加权平均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4.81,95%CI 2.91~6.71,P<0.001]、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WMD 4.70,95%CI 2.80~6.60,P<0.001)、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WMD 5.05,95%CI 3.07~7.03,P<0.001)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能够改善PCIV的临床疗效,且能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
    指南与共识
    始发表现为轻型卒中的急性大血管闭塞的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
    2023, 18(12):  1429-144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3.12.013
    摘要 ( )   PDF (1799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始发表现为轻型卒中的急性大血管闭塞的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是由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组织专家根据近年来始发表现为轻型卒中的急性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研究的新进展和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进行的总结和分析。本专家共识涵盖轻型卒中的定义,始发表现为轻型卒中的急性大血管闭塞的静脉溶栓治疗和血管内治疗等内容,旨在为从事卒中防治尤其是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护理及康复的相关专业人员和社会工作者,以及政府相关管理机构、卫生事业管理人员、医药企业、卫生保健需求方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指导意见。
    神经重症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神经重症疾病工作组
    2023, 18(12):  1450-1455.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3.12.014
    摘要 ( )   PDF (460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神经重症是临床神经科学和重症医学的交叉学科,收治罹患神经系统疾病并存在或潜在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我国神经重症专业成立较晚,神经重症资源设置不均衡,从业人员背景较复杂,其救治理念和诊疗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神经重症疾病工作组根据我国神经重症现状,基于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借鉴国内外质量控制指标,组织全国神经重症相关领域的专家,采用改良德尔菲法制定了“神经重症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23项指标,分别为过程性指标、重返类指标和重点病种患者相关指标。神经重症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的制定将为我国神经重症医疗质量改进的实施提供首套可供监测的数据指标体系。通过对该指标体系的持续监测可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借助这些指标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可提高医护人员对神经重症的认识,规范临床医疗行为,从而提升神经重症医学的医疗质量。
    神经重症医疗质量控制2018—2023:从资源调查到质量控制指标
    张琳琳, 周建新
    2023, 18(12):  1456-145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3.12.015
    摘要 ( )   PDF (31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神经重症疾病质控工作组于2018年成立,成立后开展了全国百家哨点医院抽查、神经重症资源普查等调研工作,查找我国神经重症医疗存在的问题,如医疗资源配置不均、专业人才缺乏等。基于调查结果,工作组通过德尔菲法制定了神经重症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内容涵盖过程指标、重返指标和重点病种相关指标等。此外,神经重症疾病质控工作组还制定了神经重症医师核心知识和能力共识,发布了神经重症患者镇痛镇静治疗共识,并开展了“神盾行动”等一系列宣教活动,以推动神经重症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未来,工作组将继续开展质控宣讲、培训和考核等活动,并定期监测质量控制指标的执行情况以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本文总结了神经重症工作组在推动我国神经重症医疗质量改进方面的工作过程与成效。
    卒中医疗质量管理专栏
    个体化可视化健康教育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武美茹, 陈义彤, 苗亚杰, 刘星池, 龚浠平
    2023, 18(12):  1460-1464.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3.12.016
    摘要 ( )   PDF (466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个体化可视化健康教育方案,并探究其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8年—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血管神经病学科2病区住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医院信息系统制订的个体化可视化健康教育形式,分析健康教育视频使用频率,患者服用降压药、降糖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或降脂药物的用药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 
    结果 共纳入1569例患者,干预期间无患者死亡。自2020年8月个体化可视化健康教育方案实施以来,患者观看最多健康教育视频的维度为饮食康复宣教,人均观看频率为(2.30±1.15)次/日,患者干预前后8条目用药依从性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0±1.30)分 vs.(4.80±1.17)分,t=39.96,P<0.0001],患者非常满意率为95.8%(1503/1569),护士的非常满意率为94.1%(16/17)。
    结论 个体化可视化健康教育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且可提高患者及护士满意度。
    宣言
    缺血性卒中新再灌注治疗时代的海口宣言
    中国卒中学会 
    2023, 18(12):  1465-146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3.12.017
    PDF (15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