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卒中杂志 ›› 2025, Vol. 20 ›› Issue (2): 190-198.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5.02.009
金鑫,郭笑,陈坤,龚宝峰,徐瑾
JIN Xin, GUO Xiao, CHEN Kun, GONG Baofeng, XU Jin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年非轻型缺血性卒中的影响因素及预后,以期降低重症率。
方法 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依据首诊2 h内NIHSS评分分为轻型组(NIHSS评分≤3分)与非轻型组(NIHSS评分>3分),详细记录两组临床基本特征、危险因素、TOAST分型及90 d结局,比较两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青年非轻型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和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 共185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为(38.72±5.24)岁,男性137例(74.05%);非轻型组92例,轻型组93例。危险因素中比例较高的是高血压(47.03%)、吸烟(41.08%)、糖尿病(20.54%)、高脂血症(20.00%)。两组在有无糖尿病、心脏病、TOAST分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 2.483,95%CI 1.076~5.726,P=0.033)与心脏病(OR 7.948,95%CI 1.691~37.367,P=0.009)是青年非轻型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分析显示90 d神经功能及焦虑情绪与发病时神经功能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
结论 青年罹患糖尿病、心脏病者卒中后重症风险大,90 d预后相对较差,应早期识别、积极干预,减少发病的同时降低重症率。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