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1年 第6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11-06-20
    主编手记
    执行力
    王拥军
    2011, 6(06):  427-428. 
    PDF (14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超声新技术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何文
    2011, 6(06):  429-433. 
    PDF (12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弹性悬带矫形器对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于大君;刘志华;张洪翠;李铁山
    2011, 6(06):  434-439. 
    摘要 ( )   PDF (18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新型弹力悬带矫形器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28例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被纳入康复治疗组(对照组)和弹力悬带矫形器治疗组(治疗组),对照组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佩带弹力悬带矫形器进行步行训练,连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8周由同一个治疗师对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FMA)、能量消耗指数(physical consume index,PCI)及包括10 m舒适步行速度和10 m快速步行速度、步频、步长、足偏角、步基宽在内的步态时空参数进行评测,并比较上述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观察弹力悬带矫形器的作用效果。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10 m舒适步行速度和10 m快速步行速度、步长、步频较治疗前提高(均P<0.01),步基宽、PCI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2组FMA和足偏角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10 m舒适步行速度和10 m快速步行速度、步长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 =0.0298,0.0225,0.025),步基宽、PC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01,0.026);2组步频、FMA和足偏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10 m舒适步行速度和10 m快速步行速度、步长、步频及FMA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均P<0.01),步基宽、PCI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2组足偏角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10 m舒适步行速度和10 m快速步行速度、步长、步频及FM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 =0.042、0.015,0.024,0.024,0.038),步基宽、PC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1);2组足偏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使用弹力带矫形器可以纠正偏瘫患者的异常步态,提高步行速度,降低能量消耗,促进步行功能恢复。
    大面积脑梗死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白雪卿;范文胜;宋全生;闫晨光;李雷利;贾建聪
    2011, 6(06):  440-444. 
    摘要 ( )   PDF (17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比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hemicraniectomy,DCH)联合内科治疗与单纯内科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符合入组条件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DCH联合内科治疗(手术组)和单纯内科治疗(对照组),6个月后复查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修正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 scale,MRS)评分情况。结果 手术组23例患者,对照组48例,6个月时手术组结局良好率高于对照组(39.1% vs 16.7%,P =0.042)。结论 DCH联合内科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可改善患者预后。
    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闫欣;陈捷;孙玉衡
    2011, 6(06):  445-449. 
    摘要 ( )   PDF (17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1∶1对照研究方法,共入选74例患者,试验组(n=37)为尤瑞克林与巴曲酶联合治疗,对照组(n=37)为巴曲酶单独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1、90天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第21天试验组及对照组NIHSS评分为2.54±2.48及4.17±4.21(P =0.038);治疗后第90天试验组及对照组NIHSS评分为1.40±1.54及2.65±3.96(P =0.013)。治疗后第21天试验组及对照组BI评分为86.49±12.74和78.37±19.35(P =0.027);治疗后第90天试验组及对照组BI评分为94.73±7.06和87.02±17.38(P =0.002)。试验组临床有效率(基本痊愈和显著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89.2% vs62.1%,P =0.011)。试验组有1例患者出现面色潮红,恶心及呕吐症状,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比单独使用巴曲酶临床效果良好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关键词】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1∶1对照研究方法,共入选74例患者,试验组(n=37)为尤瑞克林与巴曲酶联合治疗,对照组(n=37)为巴曲酶单独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1、90天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第21天试验组及对照组NIHSS评分为2.54±2.48及4.17±4.21(P =0.038);治疗后第90天试验组及对照组NIHSS评分为1.40±1.54及2.65±3.96(P =0.013)。治疗后第21天试验组及对照组BI评分为86.49±12.74和78.37±19.35(P =0.027);治疗后第90天试验组及对照组BI评分为94.73±7.06和87.02±17.38(P =0.002)。试验组临床有效率(基本痊愈和显著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89.2% vs62.1%,P =0.011)。试验组有1例患者出现面色潮红,恶心及呕吐症状,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比单独使用巴曲酶临床效果良好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急性脑出血患者P波离散度及心肌酶分析
    林晖;田俊萍;高燕;林捷
    2011, 6(06):  450-453. 
    摘要 ( )   PDF (17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急性脑出血(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AICH)患者的P波离散度(P-wave dispersion,Pdisp)和心肌酶学变化,探讨AICH所致心肌损害的特点。方法 选取227例AICH患者,分别于发病24小时内和第7天行十二导同步心电图检查,测量P波最大时限(Pmax)和P波最短时限(Pmin)并计算P波离散度(Pdisp)值;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型(13~15分)、中型(9~12)、重型组(3~8)3组,比较3组患者入院24小时内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α-羟丁酸脱氢酶(alpha-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α-HB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CK-MB)的数值。结果 AICH患者24 h和7 d的Pmin无明显差异(P =0.710);24 h Pmax大于7 d(P =0.002);24 h Pdisp大于7 d(P =0.006)。AICH患者24 h Pmax>110 ms检出阳性数(19.8%)多于7 d(5.7%)(P<0.01);24 h Pdisp>40 ms检出阳性数(67.4%)多于7 d(58.1%)(P =0.041);心肌酶检查,轻、中、重型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重型组患者的CK、CK-MB、LDH、α-HBDH均明显高于中型和轻型组(P均<0.01),中型组患者的以上4个心肌酶指标也高于轻型组(P均<0.01)。结论 AICH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且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某三甲医院脑血管病学科“十一五”期间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文献情况统计与分析
    陈璐;任佩娟;王伊龙;王志江
    2011, 6(06):  454-458. 
    摘要 ( )   PDF (16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从文献计量学角度评估某三甲医院脑血管病学科的现状,以期为该院科研管理和重点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和信息。方法 对2006~2010年某三甲医院脑血管病学科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收录文献进行数量、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脑血管病学科在“十一五”期间SCI收录文献共计125篇,总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223.913分,文献分别发表于42种期刊,分布在4个专业。结论 某三甲医院脑血管病学科在“十一五”期间SCI收录文献总体质量较高,反映出良好的学科发展势态。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
    隗冬梅;何文;张红霞;杨松;杜丽娟;黄文燕
    2011, 6(06):  459-462. 
    摘要 ( )   PDF (17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l thickness,IMT)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100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分叉处I MT,研究其与颈内动脉直径(diameter,D)、收缩期峰值流速(the 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velocity,EDV)、阻力指数(the resisitive index,RI)、血管搏动指数(the pulsatility index,PI)的关系,并以IMT正常、增厚、斑块形成来分组,比较各组间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 颈内动脉双侧的IMT与RI和PI呈弱正相关性[左侧IMT(IMTL)与RI的相关系数(r)=0.269,P =0.007;右侧IMT(IMTR)与RI的r =0.211,P =0.035;IMTL与PI的r =0.267,P =0.006;IMTR与PI的r =0.205,P =0.040],与D值、PSV、ED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T斑块形成组与正常组比较,RI、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侧R(I RIL):(1.17±0.28)vs(1.03±0.30),P =0.036;右侧R(I RIR):(1.16±0.33)vs(1.05±0.17),P =0.041;左侧P(I PIL):(0.64±0.08)vs(0.59±0.12),P =0.040;右侧P(I PIR):(0.63±0.10)vs(0.61±0.06),P =0.048]。结论 对于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IMT与颈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部分参数RI、PI有关;通过监测IMT可以提示颈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发生的改变,尤其是颈动脉斑块形成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超声造影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作用
    杨松;何文;杜丽娟;田凤兰
    2011, 6(06):  463-467. 
    摘要 ( )   PDF (17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经颅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transcranial color-coded sonography,CE-TCCS)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4例临床疑似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分别行常规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coded sonography,TCCS)及CE-TCCS检查,分别比较这两种检查方法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的符合程度。结果 临床疑似椎-基底动脉狭窄的14例患者共42支动脉(28支椎动脉和14支基底动脉),CE-TCCS显像中诊断为狭窄或闭塞的有29支,其中28支均被DSA证实;有13支CE-TCCS诊断为正常的血管,其中12支与DSA结果一致。相对的,TCCS显像中诊断为狭窄或闭塞的有21支,其中19支被DSA证实;有21支TCCS诊断为正常的血管中只有11支与DSA结果一致。以DSA为标准,CE-TCCS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与DSA的吻合系数Kappa=0.889,P<0.01;TCCS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与DSA的吻合系数Kappa=0.429,P<0.05。结论 CE-TCCS检查有助于提高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血流显示。在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方面,与TCCS相比,CE-TCCS与DSA结果显示出更好的一致性。
    编者按
    超声检查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何文
    2011, 6(06):  468-468. 
    PDF (11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论坛
    卵圆孔未闭和卒中的关系
    宁彬;何文;项东英;张红霞
    2011, 6(06):  469-472. 
    PDF (14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造影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邬冬芳;何文
    2011, 6(06):  473-476. 
    PDF (12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讨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附壁血栓1例
    邢锦;何文;邬冬芳;张红霞
    2011, 6(06):  477-479. 
    PDF (16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与规范
    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络:脑血管病患者吞咽困难的识别与治疗临床指南
    滑蓉蓉;丁则昱;王春育
    2011, 6(06):  480-494. 
    PDF (21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超声造影在卵圆孔未闭诊断中的应用
    黄文燕;何文;杜丽娟;张惠琴;隗冬梅
    2011, 6(06):  495-498. 
    摘要 ( )   PDF (17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评价缺血性卒中患者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有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经胸超声心动图及经颅多普勒超声等。近年来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超声造影技术已被用于PFO疾病的诊断,明显提高了PFO诊断的准确率。本文旨在综述超声造影技术的原理以及PFO的各种超声检查技术利弊,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确切有效的信息。
    椎-基底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超声影像学进展
    杨松;何文;杜丽娟
    2011, 6(06):  499-502. 
    摘要 ( )   PDF (14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椎-基底动脉狭窄和闭塞常常引起后循环缺血性病变,并可增加卒中再发的几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和闭塞的金标准,但其为有创性检查。近年来,随着与超声相关的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能够早期、准确的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本文旨在对椎-基底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超声影像学进展进行综述,以增加医生对超声影像检查在椎-基底动脉狭窄和闭塞方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