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卒中杂志 ›› 2025, Vol. 20 ›› Issue (9): 1097-1103.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5.09.004
栾伟*,魏达*,马超,张华伟,李铁民,彭玉涛,刘长青(*第一作者)
LUAN Wei*, WEI Da*, MA Chao, ZHANG Huawei, LI Tiemin, PENG Yutao, LIU Changqing (*contributed equally)
摘要: 目的 探讨侵入性迷走神经电刺激(invasive vagus nerve stimulation,iVNS)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可行性、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4年4—12月收治的缺血性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左侧颈部iVNS植入并完成规范康复训练。刺激参数设定为频率30 Hz、脉冲宽度100 μs,每日累计刺激30 min,总疗程3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upper extremity,FMA-UE)、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进行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与肌张力的评估,并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同时记录治疗相关不良事件。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例男性患者,年龄41~73岁,均存在缺血性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术前FMA-UE评分为0~52分,MAS分级为0~3级,部分患者伴有轻中度焦虑和抑郁。随访结果显示,4例轻中度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时,FMA-UE评分较术前升高,MAS分级较术前降低,HAMA和HAMD评分术后3个月呈降低趋势,提示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与肌张力改善,焦虑和抑郁状态也有所缓解,其中部分患者的手部精细功能出现改善。1例术前为完全瘫痪(术前FMA-UE评分为0分)的患者,随访期间上肢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感染、局部血肿、心律失常等严重不良事件。
结论 iVNS联合康复训练在本研究中展现出了可实施性与安全性;其疗效在轻中度患者中呈改善趋势,但重度患者的获益有限。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