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8年 第3卷 第05期    刊出日期:2008-05-20
    主编手记
    管理挽救生命
    王拥军
    2008, 3(05):  305-308. 
    PDF (21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提倡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早期外科治疗--兼论临床诊疗指南的重要意义
    赵元立
    2008, 3(05):  309-310. 
    PDF (13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
    刘爱华;李佑祥;杨中华;张静波;刘丽萍;吕宪利;高坤;吴中学
    2008, 3(05):  311-314. 
    摘要 ( )   PDF (15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出血部位仅限于中脑周围脑池的PNSH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治疗与预后。结果 34例PNSH患者无意识障碍, Hunt-Hess分级均为Ⅰ~Ⅱ级,无明显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与再出血,预后较好。结论 正确认识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诊治水平。
    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水孔蛋白4的动态表达及其与脑水肿的关系
    狄楠;张祥建;胡明;崔海瑛;刘薇
    2008, 3(05):  315-320. 
    摘要 ( )   PDF (20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水孔蛋白4(aquaporin-4,AQP-4)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动态表达及其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6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组和假手术组,采用Longa、Berderson、平衡木评分法进行行为学评分,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AQP-4的表达。结果 MCAO/R组大鼠行为学异常,以48&#8197;h和72&#8197;h为著,7&#8197;d时已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脑含水量24&#8197;h开始升高(82.42%±0.12%),48&#8197;h达高峰(85.40%±0.10%),并持续到72&#8197;h(84.87%±0.15%),7&#8197;d时下降至大致正常水平。脑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以48&#8197;h和72&#8197;h为著。AQP-4阳性表达于梗死后6&#8197;h开始增多(110.0±4.4),48&#8197;h~72&#8197;h达高峰(126.2±2.6;140.1±1.2),7&#8197;d时有所下降(111.3±8.0),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AQP-4的表达的变化与脑水肿的动态变化存在时间上的一致性,提示AQP-4可能参与了早期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而后期可能与脑内多余水分的清除有关。
    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筛查量表
    周爱红;贾建平;王海涛;闵宝权
    2008, 3(05):  321-325. 
    摘要 ( )   PDF (17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8197;制定适合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mVCI)的简短认知筛查量表。方法 选取mVCI患者80例,其中皮质下小血管病导致的mVCI(mVCI-SSVD)56例,多发性梗死或关键部位梗死导致的mVCI(mVCI-MI/SI)24例;另选健康志愿者80例。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执行功能和信息处理速度相关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对mVCI及其亚型有较好识别能力的项目,组成筛查量表,并探讨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mVCI及其亚型的执行功能和信息处理速度均有损害。筛查量表对区别3组患者(mVCI、mVCI-SSVD及mVCI-MI/SI组)和正常对照有很好的敏感度(80.0%~85.7%)和特异度(88.8%~96.3%),而且对认知损害极轻的mVCI患者和mVCI-SSVD患者仍有很好的判别能力。结论 执行功能和信息处理速度相关测验组成的筛查量表对mVCI及其亚型有较高的识别能力,需加大样本量进行证实。
    倾斜扫描架CT灌注联合CO2激发实验测定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后循环脑血流储备
    刘明勇;周立春;王拥军;雷静;高培毅
    2008, 3(05):  326-329. 
    摘要 ( )   PDF (19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倾斜扫描架CT灌注扫描联合CO2激发实验技术测定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后循环脑血流储备的可行性。方法 灌注CT采用10排的螺旋CT,扫描架倾斜角-13~-23.5度(平均-14.7±1.7度),使基线平行于蝶鞍鞍背平面以最大程度地减轻骨伪影对定量测定脑血流量的干扰。激发实验采用5%CO2和95%O2混和气体,应用具有单向通气功能的简易呼吸气囊对9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了脑血流储备测定。结果 脑干的脑血流储备在-19.83%~53.36%之间;小脑的脑血流储备在-20.58%~45.50%之间。倾斜扫描架CT灌注扫描联合CO2激发实验可以测定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后循环脑血流储备。结论 倾斜扫描架CT灌注扫描联合CO2激发实验测定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后循环脑血流储备安全可行,值得进一步研究。
    专题论坛
    专题论坛:颅内动脉瘤与蛛网膜下腔出血 编者按
    赵性泉
    2008, 3(05):  330-330. 
    PDF (14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刘慧慧;刘春风
    2008, 3(05):  331-335. 
    PDF (165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
    边立衡;赵性泉
    2008, 3(05):  336-343. 
    PDF (18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研究进展
    毛更生;吴中学;王忠诚
    2008, 3(05):  344-351. 
    PDF (22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讨论
    不典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例
    边立衡;陆菁菁;杨中华
    2008, 3(05):  352-355. 
    PDF (21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与规范
    脑血管痉挛防治神经外科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2008, 3(05):  356-362. 
    PDF (16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管理建议
    边立衡;赵性泉(编译)
    2008, 3(05):  363-370. 
    摘要 ( )   PDF (18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到目前为止,关于未破裂动脉瘤的处理仍然存在争议。本文由美国心脏病协会卒中委员会医疗专家于2000年撰写,内容涉及未破裂动脉瘤的自然史、筛查指征及方法、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策略。虽然时隔8年,但本文对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处理的指导意义依然较大。希望通过本文的推荐能够使人们更加关注未破裂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指南
    边立衡;王艺峥;付建忠;赵性泉(编译)
    2008, 3(05):  371-380. 
    摘要 ( )   PDF (19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神经外科领域,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的处理是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到目前为止,我们讨论了UIA的诊断,评价了这些损伤的患病率,同时将涉及颅内动脉瘤破裂率及手术干预方面的文献做一总结。在总结文献之后,我们认为成年人动脉瘤的患病率约为1%,年轻人不足1%,老年人可达4%。直径7~10mm的UIA年出血率接近1%。以这些数据为基础,我们推荐:(1)除了极个别情况,所有症状性UIA应予治疗;(2)所有偶然发现的直径<5mm的动脉瘤应该保守治疗;(3)年龄<60岁的患者,若动脉瘤直径>5mm,是否进行手术要慎重考虑;(4)年龄<70岁的患者,若偶然发现的动脉瘤直径>10mm,基本上都应该接受手术治疗;(5)对于低风险患者,与血管内填塞术相比,显微神经外科夹闭术应作为首选方法。我们指南的制定关键在于拥有经验丰富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以及血管内手术技术的脑血管治疗团队,患者来自地区性医疗中心,病例充足,使用决策制定模板(decision-making paradigm),仅为低风险的患者提供治疗。对于那些治疗以及病史的风险都较高的患者(如巨大动脉瘤)通常选择非手术治疗方法。
    综述
    神经干细胞与脑缺血治疗的相关研究
    周盛年;孙弦;韩永涛;孙跃东
    2008, 3(05):  381-384. 
    摘要 ( )   PDF (14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对神经干细胞的研究不断增多,本文拟对脑缺血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外源性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神经干细胞治疗脑缺血提供新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