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2年 第17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2-11-20
    当期封面目录
    当期封面目录
    2022, 17(11):  1-4. 
    PDF (39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DNA甲基化与脑血管病
    仇鑫, 李子孝
    2022, 17(11):  1159-1161.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1.001
    PDF (168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论坛
    表观组学
    李子孝
    2022, 17(11):  1162-1162. 
    PDF (15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DNA甲基化改变
    伊珞, 周宏宇, 仇鑫, 李子孝, 王拥军
    2022, 17(11):  1163-1170.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1.002
    摘要 ( )   PDF (18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既往研究发现DNA甲基化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进展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并在病变的不同阶段表现出细胞特异性改变。本文综述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中DNA甲基化模式改变相关研究,总结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的DNA甲基化改变,以期为新靶点的发现和疾病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表观遗传学与缺血性卒中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王誉博, 李子孝, 王拥军
    2022, 17(11):  1171-1177.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1.003
    摘要 ( )   PDF (181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缺血性卒中后氧化应激的失衡与卒中致残增加和不良预后相关。表观遗传调控可以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方式影响氧化应激,进而在卒中的进展中发挥作用。本文概述表观遗传调控在卒中后氧化应激反应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血清素再摄取转运体编码基因甲基化与卒中预后的关系
    闫然, 闵妍, 全柯华, 李子孝
    2022, 17(11):  1178-118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1.004
    摘要 ( )   PDF (180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NA甲基化与卒中预后相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及血清素再摄取转运体编码基因——溶质载体家族6成员4(solute carrier family 6,member 4,SLC6A4)基因表达均受到DNA甲基化调控,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在改善卒中患者的临床预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BDNF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会导致BDNF的合成减少,从而通过抑制细胞黏附、细胞增殖、血管生成等多种机制影响卒中后的功能恢复;BDNF基因甲基化与神经可塑性相关,这可能解释其对卒中后康复治疗的影响;BDNF基因甲基化使杏仁核和海马体对恐惧的反射增强,导致卒中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症状。SLC6A4基因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水平可能导致5-羟色胺能轴调节障碍,进而促进大脑和外周血小板聚集和局部血管收缩,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复发风险;SLC6A4基因甲基化可能通过影响运动皮质兴奋性、神经元可塑性以及影响炎症因子和免疫介质的释放,影响卒中后康复;同时可能通过影响海马神经元的可塑性以及犬尿氨酸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平衡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相关。本文主要通过综述既往相关研究,重点介绍BDNF和SLC6A4基因甲基化对卒中预后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DNA甲基化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崔凌云, 仇鑫, 周宏宇, 李子孝, 王拥军
    2022, 17(11):  1183-1188.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1.005
    摘要 ( )   PDF (17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型糖尿病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生、发展的机制尚未阐明。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可以解释部分2型糖尿病相关风险。表观遗传学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非编码RNA等,其中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最早最广泛的机制。本文介绍了DNA甲基化在2型糖尿病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环境因素、危险因素及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DNA甲基化用于2型糖尿病预测及诊疗的临床前景,提出了通过研究DNA甲基化促进缺血性卒中一级及二级预防的可能。
    论著
    基于结构化数据和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普通人群卒中发病风险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邓宇含, 刘爽, 王子尧, 汪雨欣, 刘宝花
    2022, 17(11):  1189-1197.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1.006
    摘要 ( )   PDF (23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基于结构化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预测普通人群卒中发病风险的模型表现和预测性能进行系统评价,以有针对性地提高研究质量以及模型的预测性能。
    方法 系统性回顾4个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和Embase)在2021年6月21日之前关于机器学习预测卒中发病风险的所有研究,并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估。采用MedCalc软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对衡量模型区分度的指标进行meta分析,并根据样本量、预测变量集数量、算法类型、预测时间间隔等进行亚组分析,并进行发表偏倚评估和敏感性分析等。
    结果 共纳入11项研究,其中,存在高偏倚风险的有3篇,未知偏倚风险的有6篇,低偏倚风险的有2篇。研究的数据来源包括电子健康档案和医疗保险数据库等,研究的中位预测时间间隔为3年;纳入预测变量个数的中位数为26,样本量的中位数为8175,最常应用的机器学习模型包括神经网络、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meta分析得出总AUC为0.745(95%CI 0.712~0.778,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不同样本量、预测变量集数量,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5%CI无重叠),而对于不同的算法类型及预测时间间隔等,AUC差异较小(95%CI有重叠)。漏斗图和统计学检验结果均显示研究存在发表偏倚(P=0.050);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剔除极端AUC值的模型后,meta分析得出总AUC为0.746(95%CI 0.714~0.777,P<0.001),对极端AUC值不敏感(P<0.001)。
    结论 采用结构化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预测人群中卒中发病风险的效果一般,且相关研究的质量均不高,实际应用时,需要通过针对性的改进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
    压力性损伤智能化“评估-决策-控制”系统在脑血管病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张冉, 蔡卫新, 王秀秀, 袁媛
    2022, 17(11):  1198-120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1.007
    摘要 ( )   PDF (209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压力性损伤智能化“评估-决策-控制”系统在脑血管病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对压力性损伤管理系统进行智能优化,将系统优化前(2018年1月-2019年12月)应用患者(2448例)设置为对照组,系统优化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应用患者(3547例)设置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入科2 h内压力性损伤评估完成率、风险评估准确率、伤口评估准确率、伤口处理正确率、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入科2 h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完成率分别为94.7%和99.0%(χ2=7.3,P=0.007),风险评估准确率分别为89.0%和96.3%(χ2=11.9,P=0.001),伤口评估准确率分别为74.0%和90.0%(χ2=4.3,P=0.037),伤口处理正确率分别为84.0%和96.0%(χ2=4.0,P=0.0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0.04%(1/2448),观察组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0(0/3547)。
    结论 压力性损伤智能化“评估-决策-控制”系统,可以帮助护士准确评估、判断和记录压力性损伤,并做出合理的临床护理决策。
    不同强度有氧踏车训练对不同病程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和心肺适能的影响
    刘光亮, 韩凯月, 苏文龙, 张皓
    2022, 17(11):  1203-1208.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1.008
    摘要 ( )   PDF (211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强度有氧踏车训练对不同病程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心肺适能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于2019年9月-2020年9月分别连续入组病程<1个月、1~3个月、4~6个月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各60例,每个病程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在常规康复干预的基础上进行有氧踏车训练,试验组为50%~80%最大心率的高强度训练,对照组为<50%最大心率的低强度训练。于训练前、训练2周后、4周后和8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 lower extremity,FMA-LE)、6分钟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ing test,6MWT)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进行评价。
    结果 最终纳入患者180例,男127例,女53例,平均年龄63.2±8.3岁。各病程内的2组患者训练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卒中病程<1个月的试验组在训练4周时6MWT(279.7±67.5 m vs. 221.0±48.2 m,P<0.001)、LVEF(63.8%±0.8% vs. 61.9%±0.8%,P=0.036)以及训练8周时的6MWT(355.6±74.8 m vs. 307.6±69.0 m,P=0.012)、LVEF(66.4%±0.8% vs. 62.3%±0.8%,P=0.001)均优于对照组;病程1~3个月的试验组在训练4周时的6MWT(297.7±46.5 m vs. 254.0±43.3 m,P<0.001)、LVEF(63.3%±0.8% vs. 60.8%±0.8%,P=0.031)以及在训练8周时6MWT(412.3±64.4 m vs. 349.3±54.2 m,P<0.001)、LVEF(65.8%±0.8% vs. 61.7%±0.8%,P<0.001)也均优于对照组。卒中病程>3个月的2组在所有评定时间的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高强度有氧踏车训练较低强度训练能够有效改善病程≤3个月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和心肺适能,并且具有剂量累积效应。
    不同时间康复介入对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孙默一, 张玉梅, 刘然, 赵依双
    2022, 17(11):  1209-1215.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1.009
    摘要 ( )   PDF (21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康复介入对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康复医学科、北京市中关村医院康复医学科和神经内科符合入排标准的卒中患者,按照康复介入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延迟康复组。早期康复组的患者病情稳定后,发病7 d内立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延迟康复组的患者病情稳定后,发病30 d以上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治疗前、治疗1个月±7天和治疗3个月±7天时由同一名评估者采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量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6分钟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ing test,6MWT)、功能性步态评价(functional gait assessment,FGA)、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 共纳入70例患者,其中早期康复组35例,延迟康复组35例。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FMA、BBS、6MWT、FGA、M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1个月±7天和3个月±7天,两组患者NIHSS较治疗前降低,FMA、BBS、6MWT、FGA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1个月±7天时,早期康复组NIHSS低于延迟康复组[1.0(0~2.0)分 vs. 2.0(0~6.0)分,P=0.030],6MWT高于延迟康复组[200.0(80.0~300.0)m vs. 150.0(0~230.0)m,P=0.040],FMA、BBS、FGA及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3个月±7天时,早期康复组NIHSS低于延迟康复组[0(0~0)分 vs. 1.0(0~4.0)分,P=0.001],BBS评分[54.0(49.0~56.0)分 vs. 49.0(33.0~54.0)分,P=0.013]、6MWT[320.0(200.0~430.0)m vs. 210.0(80.0~360.0)m,P=0.009]、FGA评分[22.0(15.0~28.0)分 vs. 15.0(5.0~24.0)分,P=0.015]、MBI评分[100.0(95.0~100.0)分vs. 90.0(70.0~100.0)分,P=0.003]均高于延迟康复组,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结论 康复训练可以改善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早期康复与延迟康复相比,早期康复治疗的介入对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更显著。
    经远端桡动脉入路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临床效果研究
    任伟超, 马宁, 张亚梅, 王铁军
    2022, 17(11):  1216-1220.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1.010
    摘要 ( )   PDF (254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经远端桡动脉入路(distal transradial artery access,dTRA)行DSA的安全性、可行性,并探讨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手术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4-10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拟经dTRA行DSA的脑血管病患者的诊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150例患者中142例经dTRA顺利完成DSA,成功率为94.7%。患者穿刺时间为55~387 s,平均122.9±77.4 s;手术总时间为20~50 min,平均31.5±7.3 min。142例患者中2例(1.4%)发生局部血肿,7例(4.9%)发生桡动脉痉挛,8例(5.6%)发生拇指麻木,其余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
    结论 经dTRA行DSA安全、可行、舒适性高,提高远端桡动脉穿刺技术水平和改善包扎技术水平可极大提高手术成功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急性单发小脑小梗死的临床特征
    胡红梅, 杨磊, 于玲, 秦伟, 白明悦, 胡文立
    2022, 17(11):  1221-122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1.011
    摘要 ( )   PDF (210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急性小脑小梗死的临床影像特征及可能的发病机制。
    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小脑梗死患者。根据梗死灶大小分为小脑小梗死(梗死灶直径<2 cm)和小脑大梗死(梗死灶直径≥2 cm)组。比较2组的人口学信息、血管危险因素、卒中病因分型[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China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入院时血压、实验室检查指标、临床症状和体征等方面的差异,以及2组受累血管分布、血管狭窄部位、脑白质病变等影像学特征。
    结果 共入组121例小脑梗死患者,其中小脑小梗死组43例,小脑大梗死组78例。2组既往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小脑大梗死组相比,小脑小梗死组中男性(51.2% vs. 82.1%,P<0.001)、吸烟(51.2% vs. 70.5%,P=0.034)的比例较低,入院时收缩压(146.2±18.2 mmHg vs. 154.6±19.8 mmHg,P=0.022)和入院次日空腹血糖(6.08±1.98 mmol/L vs. 8.12±3.46 mmol/L,P<0.001)水平较低,临床症状中眩晕(32.6% vs. 64.1%,P<0.001)和头痛(9.3% vs. 28.2%,P=0.015)的发生率较低。2组的CISS分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虽然2组中均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最多见,但小脑大梗死组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的比例明显更高(89.7% vs. 48.8%),小脑小梗死组中不明原因型更多(32.6% vs. 5.1%)。2组受累血管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均以小脑后下动脉受累最多见,但小脑小梗死组中小脑前下动脉(20.9%)和小脑上动脉(25.6%)受累的比例高于大梗死组(小脑前下动脉0,小脑上动脉1.3%),小脑大梗死组中多血管分布更多见(47.4%)。2组后循环血管狭窄部位和脑白质高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急性小脑小梗死和小脑大梗死患者中与血管危险因素有关的既往病史情况无显著差异,后循环系统血管狭窄部位相似,提示两者可能存在相同的发病机制。小梗死患者中眩晕和头痛症状较大梗死患者的发生率低。
    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杨红娜, 冀瑞俊, 于凯, 何艳, 徐丽华, 王拥军
    2022, 17(11):  1227-123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1.012
    摘要 ( )   PDF (210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出院后3个月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1月任丘康济新图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和TIA患者,调查其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服用二级预防药物的依从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院后3个月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结果 4151例入组患者中,3个月随访时二级预防药物总体依从性为78.8%,在二级预防药物种类中依从性分别为抗血小板药物89.3%、降压药物87.5%、降脂药物86.9%、降糖药物79.3%、抗凝药物5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已婚(OR 1.589,95%CI 1.304~1.936,P<0.001)、卒中病史(OR 1.225,95%CI 1.037~1.447,P=0.017)、糖尿病病史(OR 0.570,95%CI 0.463~0.701,P<0.001)、发病前抗凝药物使用(OR 0.192,95%CI 0.060~0.619,P=0.006)、出院时二级预防药物种类数(OR 0.841,95%CI 0.736~0.960,P=0.010)为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已婚、卒中病史、糖尿病病史、发病前抗凝药物使用及出院时二级预防药物种类数是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
    非狭窄性颈动脉斑块与前循环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徐莹鑫, 张爽, 周晓梅, 袁景林, 赵留庄, 杨海华
    2022, 17(11):  1233-1237.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1.013
    摘要 ( )   PDF (213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同侧非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与前循环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embolic stroke of undetermined source,ESUS)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月-2022年5月连续住院的急性单侧前循环缺血性ESUS患者。采用颈动脉超声评估双侧非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比较梗死同侧颈动脉与对侧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多发斑块的发生率、不均质回声斑块的比例以及颈动脉斑块厚度等特征的差异。
    结果 共纳入101例ESUS患者,平均年龄60.7±14.1岁,男性72例(71.3%)。梗死同侧非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66.3%(67/101),梗死对侧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55.4%(56/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梗死同侧颈动脉多发斑块发生率为41.6%(42/101),梗死对侧多发斑块发生率为31.7%(32/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梗死同侧不均质回声斑块的发生率高于梗死对侧颈动脉(39.6% vs. 23.8%,P<0.001)。另外,梗死同侧颈动脉斑块平均厚度大于梗死对侧颈动脉(2.8 mm vs. 2.1 mm,P<0.001)。
    结论 本研究急性ESUS患者中,梗死灶同侧的颈动脉较对侧颈动脉更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多发斑块、斑块不稳定的比例也更高,斑块平均厚度更大,提示ESUS的发生与非狭窄性颈动脉斑块超声特征有一定的相关性。
    基于高通量RNA-Seq技术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小鼠脑梗死的作用机制
    刘亚杰, 李玉娣, 黎凯锋, 陈哲锋, 凌莉
    2022, 17(11):  1238-124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1.014
    摘要 ( )   PDF (265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高通量RNA-Seq技术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小鼠脑梗死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电凝法制作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的脑梗死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分别从MCAO术后1 d起每天灌胃18.59 g/kg补阳还五汤生药或等容积蒸馏水。另设假手术组(6只)。在治疗前和MCAO术后7 d采用改良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mNSS)行神经功能评分。通过高通量RNA-Seq技术分析MCAO术后7 d三组小鼠脑组织差异基因的表达谱,随机挑选6个差异基因采用定量反转录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ase-mediated PCR,qRT-PCR)法进行验证。对小鼠脑梗死后表达失调且补阳还五汤治疗后逆转的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预测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的潜在生物学过程及相关信号通路。
    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与模型组mN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4.00~5.25) vs. 5.00(4.00~6.00),P>0.017];MCAO术后7 d,治疗组mNSS较模型组下降[3.00(2.75~4.00)vs. 5.00(4.00~6.00),P<0.017]。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上调且补阳还五汤治疗后下调的差异基因有134个,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下调且补阳还五汤治疗后上调的差异基因有19个。Myd88、Map3k8、Il1r1、Lamc2和Tlr9的mRNA表达水平在模型组升高,在治疗组降低;而Cxcl10则相反,均与高通量测序结果一致。GO分析和KEGG分析显示,小鼠脑梗死后上调且补阳还五汤治疗后逆转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急性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细胞死亡、自噬”和“IL-17信号通路、Tod样受体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及NF-kB信号通路”等与炎症反应及细胞死亡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小鼠脑梗死后下调且补阳还五汤治疗后上调的差异基因则主要富集于“锥体神经元分化、突触可塑性的正向调节、突触囊泡循环、神经递质运输”和“逆行内源性大麻素信号转导、钙信号转导、长寿调节通路、长时程增强”等与神经可塑性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
    结论 小鼠脑梗死后缺血组织的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补阳还五汤可能作用于与炎症反应和神经可塑性密切相关的多个分子靶点,减轻炎症导致的脑组织损伤,促进神经重塑,从而改善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
    病例讨论
    2例椎动脉漂浮血栓的治疗体会
    王磊, 周春亭, 方洋, 王朝晖
    2022, 17(11):  1247-1251.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1.015
    PDF (231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寰椎变异致反复脑梗死1例报道
    林庆金, 杨雅玲, 卢武生
    2022, 17(11):  1252-125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1.016
    PDF (216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卒中影像专栏
    7.0T MRI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进展
    索阅, 张喆, 谢雪微, 孔庆乐, 王拥军, 荆京
    2022, 17(11):  1257-1263.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1.017
    PDF (299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卒中缺血性半暗带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估的研究进展
    陈扬, 张婧, 陈芬, 丁杏, 陈昆涛
    2022, 17(11):  1264-1270.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1.018
    摘要 ( )   PDF (180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导致急性脑组织损伤的重要原因,是中老年人致残、死亡的主要因素,可挽救缺血组织的早期发现是临床及时干预治疗的关键。随着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临床可从水分子扩散、血流动力学、氧合水平、pH值、代谢及侧支循环等方面全方位评价脑组织的病理改变,为疾病进展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本文综述急性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半暗带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卒中患者的评估和治疗计划提供影像学支撑与指导。
    卒中患者的基础睡眠卫生管理探讨
    芮茗
    2022, 17(11):  1271-1275.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1.019
    摘要 ( )   PDF (171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卒中和睡眠-觉醒障碍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可同时发生,并互为危险因素。卒中的主要预防措施包括对危险因素的管理,对于睡眠-觉醒障碍,除药物治疗外,基础睡眠卫生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管理措施。卒中患者的基础睡眠卫生管理主要有醒后卫生管理、入睡卫生管理、睡眠环境管理、精神卫生管理和睡眠习惯改善等。实施基础睡眠卫生管理可提高卒中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卒中患者的基础睡眠卫生管理的实践中,还可以早期发现与卒中相关的睡眠-觉醒异常现象,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探讨卒中患者的睡眠卫生管理方法虽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但在神经和睡眠医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现阶段进行的初级小结可为今后卒中的睡眠卫生管理方法的制定做一个探索性的准备。
    中枢胰岛素抵抗与脑血管病的关系
    胥智超, 李润芝, 米东华
    2022, 17(11):  1276-128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1.020
    摘要 ( )   PDF (187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枢胰岛素参与大脑的多种生理功能,对多种行为和代谢产生影响。中枢胰岛素抵抗的定义是脑细胞不能对胰岛素作出反应。胰岛素受体表达下调、胰岛素受体不能结合胰岛素以及胰岛素信号级联错误激活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中枢胰岛素抵抗。中枢胰岛素抵抗与脑血管病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结合影像技术、经鼻给药、丝氨酸磷酸化与总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比率和测定神经源性血浆外泌体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的水平及其磷酸化状态等方法可以对中枢胰岛素抵抗进行评估。探索中枢胰岛素抵抗机制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将有助于为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靶点。
    新型临床试验设计与解读
    临床试验中的成组序贯设计
    胥芹, 张怡君, 田雪, 夏雪, 张晓丽, 李静, 王安心
    2022, 17(11):  1283-1287.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1.021
    摘要 ( )   PDF (210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成组序贯设计因其可在期中分析时提前得出结论结束试验,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试验中。本文将从背景、设计思路、与传统临床试验的比较、使用场景、案例解读、设计要点和报告规范等对该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医苑杂谈
    中药口腔护理液在中风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冯月
    2022, 17(11):  1288-1288. 
    PDF (15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期缩略语表
    2022, 17(11):  1289-1289. 
    PDF (8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