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2年 第17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2-12-20
    当期封面目录
    当期封面目录
    2022, 17(12):  1-4. 
    PDF (71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期缩略语表
    本期缩略语表
    2022, 17(12):  5-5. 
    PDF (8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我国脑血管病真实世界研究进展
    蒲善宇, 周齐, 潘岳松
    2022, 17(12):  1289-129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2.001
    PDF (178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论坛
    脑血管病真实世界研究
    潘岳松
    2022, 17(12):  1293-1293. 
    PDF (17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真实世界研究方案设计要点及统计分析解析
    晋菲斐, 阎小妍, 董冲亚, 王天兵, 姚晨, 叶菁菁
    2022, 17(12):  1294-1298.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2.002
    摘要 ( )   PDF (359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监管部门及研究领域专家发表了针对真实世界数据和真实世界证据的一系列指导原则和研究,但真实世界研究的详细撰写方法和设计分析要点都仍未有明确的文件指导。本文综合梳理真实世界数据相关的各项文件和研究,结合研究方案设计经验,形成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研究的设计要点和统计分析解析。真实世界研究的研究方案中需要充分说明真实世界数据的适用性,从数据来源、数据相关性、数据完整性、数据准确性和数据提取方法等方面全面阐述数据治理方法,评估数据质量。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真实世界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稳健性,得出高质量的真实世界证据。
    实效性临床试验:真实世界研究的随机化试验
    张艳丽, 金奥铭, 潘岳松
    2022, 17(12):  1299-1303.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2.003
    摘要 ( )   PDF (229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效性临床试验(pragmatic clinical trials,PCT)作为真实世界研究的重要构成,在临床研究设计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然而,目前对PCT的理解和应用仍存在的一些误区。因此,本文首先从PCT的概念、研究策划与设计、研究目的、常见的设计类型和核心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使读者全面和正确地认识PCT。其次,本文详述了PCT的使用范围、基本的统计分析原则与各类型试验设计的分析要求。最后,本文明确了此类研究的报告规范。
    真实世界研究中混杂因素和协变量控制——以脑血管病为例
    冯玉婷, 刘芷含, 柴倩云, 罗慜婧, 高一城, 陶立元, 费宇彤
    2022, 17(12):  1304-130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2.004
    摘要 ( )   PDF (17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真实世界研究由于其研究结果更贴近真实世界,在临床研究领域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真实世界研究不是并列于观察性研究和试验性研究的某种特定的研究设计类型,在真实世界研究的数据分析中更需要关注混杂因素和协变量的控制。正确识别混杂因素和协变量以及合理应用统计方法对其进行控制,可有效提高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本文介绍了真实世界研究中混杂因素和协变量控制的常见方法,包括分层分析、协方差分析、多因素回归、倾向性评分、疾病风险评分和工具变量分析等,并结合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应用实例展开分析,以期为研究者理解与应用相关方法提供参考。
    倾向性评分法在脑血管病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金奥铭, 潘岳松
    2022, 17(12):  1310-1313.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2.005
    摘要 ( )   PDF (22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真实世界研究起源于实用性临床试验,在真实临床实践中评估干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随机对照试验以外临床疗效评价进行补充。然而,此类研究缺乏随机化,因此对混杂偏倚的控制尤为重要。倾向性评分法对多个混杂因素/协变量进行校正,是真实世界研究控制混杂因素的重要分析方法。本文介绍匹配法、分层法、协变量校正法和逆概率加权法这4种倾向性评分法,并阐述各自的优缺点。随后结合脑血管病临床研究特点,通过研究案例重点介绍倾向性评分法在脑血管病真实世界研究中的应用。
    论著
    血清炎症因子、脑血管反应性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认知障碍的关系
    马俊雯, 拜承萍
    2022, 17(12):  1314-1320.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2.006
    摘要 ( )   PDF (204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TIA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脑血管反应性(cerebrovascular reactivity,CVR)与认知障碍的关系。 

    方法 前瞻性连续入组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TIA患者和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各35例,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sVCAM-1)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的水平;使用TCD检查评估CVR,主要指标为屏气指数(breath holding index,BHI);使用剑桥神经心理学自动测试仪(Cambridge neuropsychological test automated battery,CANTAB)进行视觉工作记忆、执行功能、注意力等认知功能的评估。比较两组间sVCAM-1和Lp-PLA2两种炎症因子水平、CVR及认知功能的差异,进一步分析TIA组中认知功能、sVCAM-1和Lp-PLA2两种炎症因子、CVR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TIA组sVCAM-1水平(310.04±38.34 ng/mL vs. 208.12±31.10 ng/mL,P<0.001)和Lp-PLA2水平(174.90±16.37 μg/L vs. 132.48±14.90 μg/L,P<0.001)较高。②TIA组的BHI(1.08±0.65 vs. 1.40±0.42,P=0.024)低于对照组。③TIA组视觉工作记忆评估指标中的样本延迟匹配(delayed matching to sample,DMS)总正确次数(DMS total correct,DTC)[28.00(23.75~32.00)次 vs. 30.00(28.00~33.00)次,P=0.041]、延迟选择模式下DTC(DTC延迟)(18.63±4.81次 vs. 21.23±3.10次,P=0.016)低于对照组,DMS选择错误次数(DMS errors,DE)(6.90±2.59次 vs. 5.67±2.14次,P=0.049)、DMS错误率(DMS prob error given error,DPEGE)(0.34%±0.16% vs. 0.26%±0.10%,P=0.038)高于对照组;执行功能指标中的空间规划能力测试(stockings of cambridge,SOC)平均初始思考时间(SOC mean initial thinking time,SMITT)(2505.22±1031.03 ms vs. 1306.93.1±719.74 ms,P<0.001)和SOC平均移动次数(SOC mean moves,SMM)[4.0(3.0~5.0)次 vs. 3.0(2.0~4.0)次,P=0.008]高于对照组;注意力指标中的简单反应时间(simple reaction time,SRT)平均延迟时间(SRT mean latency,SML)高于对照组(606.83±222.34 ms vs. 483.18±130.52 ms,P=0.012)。④TIA组视觉工作记忆评估指标中的DMS平均纠正次数(DMS mean choices to correct,DMCTC)、DPEGE与sVCAM-1水平呈正相关,DTC、DTC延迟及DMS正确率(DMS Percent correct,DPC)与sVCAM-1水平呈负相关;执行功能中的SMITT与sVCAM-1、Lp-PLA2水平均呈正相关;注意力中的SRT总遗漏数(SRT total omission errors,STOE)与Lp-PLA2水平呈正相关;执行功能中的SMITT、注意力中的SML和STOE与BHI呈负相关;BHI与sVCAM-1、Lp-PLA2水平呈负相关。 

    结论 TIA患者存在注意力缺陷以及工作记忆、执行功能下降;TIA患者的工作记忆下降、执行功能下降、注意力缺陷与其较高的炎症因子水平有关;TIA患者的执行功能、注意力下降与CVR受损相关。

    县级医院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时间窗经MRI筛选溶栓的病例对照研究
    鲁燕, 杨保荣, 黄向萍, 杨冠桂, 陈圣文, 李建荣, 曾小明
    2022, 17(12):  1321-1326.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2.007
    摘要 ( )   PDF (374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在中国县级医院条件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经急诊MRI筛选后进行超时间窗溶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在中国基层卒中中心进行影像学指导超时间窗溶栓的可行性。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7月-2022年1月江西省兴国县人民医院经头颅MRI筛选后符合影像错配(DWI序列高信号-FLAIR序列等信号)标准并进行超时间窗静脉溶栓的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超时间窗溶栓组。以同时间段标准溶栓时间窗内(发病4.5 h内)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对照组(标准时间窗溶栓组)。主要有效性结局为3个月时功能结局良好(mRS 0~1分)。主要安全性结局为36 h内症状性出血转化(NIHSS较基线增加≥4分且影像学证实颅内出血)。比较两组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对两组的过程结局(基线、溶栓24 h和出院时NIHSS)进行组内比较。
    结果 研究共纳入超时间窗溶栓组39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为69.6±10.4岁;标准时间窗溶栓组60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66.1±11.0岁。在有效性结局方面,两组发病3个月功能结局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时间窗溶栓组64.1% vs. 标准时间窗溶栓组76.7%,P=0.175)。在安全性结局方面,两组的症状性出血转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时间窗溶栓组0 vs. 标准时间窗溶栓组1.7%,P=0.418)。在过程结局方面,超时间窗溶栓组溶栓24 h[3.0(2.0~5.0)分]和出院时NIHSS[1.0(0~5.0)分]较基线NIHSS[4.0(3.0~8.5)分]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时间窗溶栓组出院时NIHSS[0(0~2.0)分]较基线NIHSS[4.0(2.0~8.3)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中国县级医院对超时间窗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MRI筛选下的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可行且安全的,有进一步在国内基层卒中中心推广的价值。
    卒中后吞咽障碍应用耳穴压豆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楚悦琪, 周凯云, 王田燕, 王炯彬, 李真
    2022, 17(12):  1327-1334.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2.008
    摘要 ( )   PDF (228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耳穴压豆在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耳穴压豆应用于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5月。结局指标包括吞咽功能结局[治疗有效率、标准吞咽功能量表评分(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洼田饮水试验],生活质量[吞咽相关生存质量量表(swallowing quality of life,SWAL-QOL)],营养状况(白蛋白水平和营养不良发生率)以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经2名研究者筛选文献、提取信息与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干预组(耳穴压豆治疗)和对照组的结局指标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12项研究,共874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在吞咽功能方面,干预组的治疗有效率(RR 1.25,95%CI 1.16~1.35,P<0.001)、SSA评分(MD -4.45,95%CI -6.81~-2.10,P<0.001)、洼田饮水试验(MD -0.99,95%CI -1.11~-0.88,P<0.001)较对照组改善。在生活质量方面,干预组治疗后的SWAL-QOL得分较对照组提高(MD 15.50,95%CI 4.15~26.85,P=0.007)。在营养状况方面,干预组治疗后的白蛋白水平(MD 4.39,95%CI 0.82~7.97,P=0.020)较对照组升高,营养不良发生率(RR 0.22,95%CI 0.12~0.40,P<0.001)较对照组降低。另外,干预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RR 0.31,95%CI 0.20~0.50,P<0.001)。
    结论 耳穴压豆可提高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其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基于MRA评估基底动脉闭塞预后评分预测非重症基底动脉闭塞患者预后效能的研究
    王恺闻, 卢宝全, 吴秀玲, 马佳丽
    2022, 17(12):  1335-134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2.009
    摘要 ( )   PDF (32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新的基底动脉影像学评分方法——基于MRA评估基底动脉闭塞预后评分(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prognosis score on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BAOPS-MRA)及其对非重症基底动脉闭塞患者预后的评估效果。
    方法 提出基于MRA的新型基底动脉评分方法——BAOPS-MRA及其动脉节段评分标准。前瞻性连续入组2019年1月-2020年12月经头颅MRA诊断为基底动脉闭塞且NIHSS≤15分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在该患者群体中评估BAOPS-MRA预测发病3个月功能预后的效能。根据发病3个月的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mRS≤2分)组和预后不良(mRS>2分)组,基于患者入院时的MRA结果,评定BAOPS-MRA,同时评定既往研究者提出的基于MRA的基底动脉和侧支循环的评分(basilar artery and collateration score on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BACS-MRA)。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两组的基线资料、血管狭窄部位和程度、BAOPS-MRA、BACS-MRA与3个月预后的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估BAOPS-MRA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并与BACS-MRA的预测效能进行比较。对BAOPS-MRA、BACS-MRA与发病3个月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共纳入99例患者,其中预后良好组65例,预后不良组34例。预后良好组的BAOPS-MRA评分为7.0(2.0~16.0)分,预后不良组为2.5(0~12.0)分。多因素分析显示,BAOPS-MRA(OR 1.577,95%CI 1.238~2.008,P=0.001)、BACS-MRA(OR 1.488,95%CI 1.193~1.857,P=0.001)、NIHSS(OR 0.786,95%CI 0.670~0.923,P=0.003)是患者3个月功能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BAOPS-MRA评分预测3个月预后的截断值为5分,AUC为0.850(95%CI 0.765~0.936),敏感度为0.794,特异度为0.754;BACS-MRA预测3个月预后的截断值为4分,AUC为0.747(95%CI 0.641~0.852),敏感度为0.765,特异度为0.585,BAOPS-MRA较BACS-MRA的预测效能更佳。BAOPS-MRA(rs=0.580,P<0.001)、BACS-MRA(rs=0.409,P<0.001)与患者3个月预后良好呈正相关性。
    结论 BAOPS-MRA评分可独立预测非重症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3个月功能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丰富环境对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周甜甜, 苏文杰, 连松勇, 林友聪
    2022, 17(12):  1343-134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2.010
    摘要 ( )   PDF (211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丰富环境对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治疗效果。
    方法 前瞻性连续入组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2020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丰富环境组。常规治疗组接受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在内的常规治疗,丰富环境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包括音乐治疗、拼图游戏和运动治疗在内的综合干预,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5 d,连续8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后采用MMSE、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及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SS-QOL)分别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
    结果 研究共入组60例患者,常规治疗组和丰富环境组各30例。治疗前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MMSE、MBI、HAMD、SS-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和8周后,两组的MMSE、MBI、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HAMD评分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显示,治疗4周、8周后丰富环境组的MMSE(15.83±2.97分 vs. 14.07±2.70分,P=0.019;16.73±2.07分 vs. 14.97±2.31分,P=0.003)、MBI(55.67±10.81分 vs. 49.67±10.58分,P=0.034;63.33±8.24分 vs. 57.50±9.80分,P=0.015)、SS-QOL评分(88.70±9.00分 vs. 79.13±9.34分,P<0.001;93.60±8.27分 vs. 85.83±8.60分,P=0.001)均高于常规治疗组,HAMD评分(8.40±2.74分 vs. 10.00±3.21分,P=0.042;7.40±2.79分 vs. 9.13±2.21分,P=0.010)低于常规治疗组。
    结论 丰富环境可改善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和社区中推广。
    个体化血压及液体管理对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后过度灌注综合征的影响
    桂金敏, 薛锐, 李娜, 刘青林, 赵东红
    2022, 17(12):  1350-1354.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2.011
    摘要 ( )   PDF (202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后出现过度灌注综合征患者的血压及液体控制护理方案的效果。
    方法 前瞻性连续入组2019年9月-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颅内外脑血管重建术后7 d内合并过度灌注综合征的成人烟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动态血压调整、液体管理的个体化护理措施,使用mRS、Barthel指数和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NSNS)分别评价两组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预后和护理满意度,以mRS 0~1分为神经功能预后良好。
    结果 共入组112例患者,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两组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研究组神经功能预后良好比例优于对照组(48.2% vs. 26.8%,P=0.036);研究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82.5±7.1分 vs. 78.2±9.5分,P=0.007);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96.4% vs. 83.9%,P=0.026)。
    结论 对烟雾病颅内外脑血管重建术后过度灌注患者实施个体化血压和液体管理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
    DSA评估无症状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侧支循环状态研究
    李如娟, 杨川, 马晓辉, 侯焕峰, 付会杰, 马晓丹, 方军涛, 靳金灵, 杨金波
    2022, 17(12):  1355-135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2.012
    摘要 ( )   PDF (329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DSA观察无症状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代偿状态。
    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0月-2022年2月邢台市第九医院收治的经DSA确诊的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无症状闭塞组),并选择同期经DSA检查确诊为症状性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且进行了血管内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症状性闭塞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血管危险因素。对两组的DSA检查结果进行再评估,采用美国介入治疗神经放射学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and Therapeutic Neuroradiology,ASITN)/介入放射学学会(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SIR)标准评估侧支循环状态。比较两组的ASITN/SIR评分差异。
    结果 共纳入39例患者,无症状闭塞组17例,症状性闭塞组22例,症状性闭塞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病史发生率高于无症状闭塞组,两组其余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症状闭塞组中ASITN/SIR评分2级2例(11.8%)、3级6例(35.3%)、4级9例(52.9%),症状性闭塞组中ASITN/SIR评分0级3例(13.6%)、1级8例(36.4%)、2级6例(27.3%)、3级3例(13.6%)、4级2例(9.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症状闭塞组的侧支循环代偿更优。
    结论 无症状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比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具有更好的侧支循环代偿。
    邯郸市居民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及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宋彦丽, 林杰, 武一平, 李晓晶, 刘改芬, 夏文静, 张玉英, 张晓林, 吕晨冉, 周红, 李凯, 薛斌, 陈玲玲, 张忠波, 彭晓
    2022, 17(12):  1360-1365.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2.013
    摘要 ( )   PDF (206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邯郸市居民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并分析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影响因素。
    方法 本研究采用非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6-9月对邯郸市7个社区中≥40岁的居民开展横断面调查,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分析当地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并分析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933例调查对象,其中吸烟、缺乏运动、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单独居住、卒中家族史、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服用降压药物、服用降糖药物、服用调脂药物、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调查对象分别为982例(24.97%)、528例(13.42%)、1794例(45.61%)、2621例(66.64%)、244例(6.20%)、760例(19.32%)、647例(16.45%)、1362例(34.63%)、730例(18.56%)、105例(2.67%)、147例(3.74%)、1698例(43.17%)、1265例(32.16%)、682例(17.34%)。1698例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66.96%(1137例)、42.99%(730例)、14.96%(254例),其中女性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高于男性(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男性、高血脂、高BMI是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共同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邯郸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欠佳,高龄、男性、高血脂、高BMI是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控制工作有待进一步落实。
    运动想象-动觉治疗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手功能康复效果的研究
    吴娱倩, 张玉梅, 范小伟, 王安心, 逄文斌
    2022, 17(12):  1366-1371.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2.014
    摘要 ( )   PDF (23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运动想象-动觉治疗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偏瘫侧手功能的康复效果,探索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有效的手功能训练方法。
    方法 前瞻性入组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康复科住院及门诊诊疗的发病1个月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运动想象-动觉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康复组)。研究组每日分别进行1次运动想象-动觉治疗和1次常规康复,治疗时间均为30 min,每周5 d,持续4周。对照组每日进行2次常规康复,每次治疗时间为30 min,每周5 d,持续4周。在治疗前对患者采用MoCA评定认知功能,采用混乱运动想象评估(chaotic motor imagery assessment battery,CMIA)和运动觉及视觉想象问卷(kinesthetic and visual imagery questionnaire,KVIQ)评定患者的运动想象能力,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定患者是否存在抑郁。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患者进行Fugl-Meyer运动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upper extremity,FMA-UE)、Wolf上肢运动量表(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ction research arm test,ARAT)进行手运动功能评定,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
    结果 研究共入组67例患者,对照组33例,脱落1例,研究组34例,脱落3例。两组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4周后,研究组的FMA-UE量表[50(40~58)分 vs. 37(24~56)分,P=0.017]、WMFT量表评分等级[53(41~64)分 vs. 42(32~57)分,P=0.013]、ARAT量表[45(35~50)分 vs. 35(16~48)分,P=0.005]、ADL量表[80(70~85)分 vs. 65(60~85)分,P=0.008]均高于对照组,但WMFT上肢运动量表中的作业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基于知识图谱分析人工智能用于卒中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蒋林, 李靖
    2022, 17(12):  1372-1380.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2.015
    摘要 ( )   PDF (405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知识可视化分析方法,对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卒中的研究构建知识图谱,探索知识结构,总结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
    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1985年1月-2022年3月有关人工智能和卒中相关的文献。对文献发表时间、国家/地区、机构、作者、研究领域进行分析。并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包括关键词共现分析、引文共引及聚类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
    结果 通过检索和筛查,共有73个国家和地区的924篇文献纳入分析,发表时间跨度为1999-2022年。发表文献最多的是美国(274篇,29.7%)和中国(255篇,27.6%),发文前10位的机构中有6所来自美国,只有2所来自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卒中的研究从2012年开始快速增长,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包括人工智能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如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也包括卒中相关的神经科学、外科学、影像医学等。通过知识图谱分析,该领域主要的研究内容是人工智能应用于卒中的分类、治疗方式选择、预后及康复研究。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也会激发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发展。应用更具潜力、更恰当的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各种类型卒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是本领域的研究趋势。
    结论 通过知识图谱分析该领域的关键研究、发展脉络,有助于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师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用于卒中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病例讨论
    椎动脉残端综合征致后循环反复梗死1例并文献复习
    孟一然, 王卫
    2022, 17(12):  1381-1384.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2.016
    PDF (333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水通道蛋白4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关系研究进展
    梁潇, 钱海兵
    2022, 17(12):  1385-1390.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2.017
    摘要 ( )   PDF (167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卒中后认知障碍是卒中的重要后遗症之一,从病理上可以分为血管性、退变性及混合性认知障碍。水通道蛋白4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参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和认知障碍的病理过程,但其参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具体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本文综述水通道蛋白4通过参与调节神经炎症、突触可塑性以及β-淀粉样蛋白的积聚和清除过程在卒中后认知障碍中发挥的可能作用。
    肥胖对卒中预后的影响
    吴晓莉, 刘丽旭
    2022, 17(12):  1391-1395.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2.018
    摘要 ( )   PDF (165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肥胖被认为是卒中的危险因素,但肥胖对卒中预后影响的研究却存在矛盾结果,有研究显示肥胖对卒中患者的预后有不利影响,但也有研究显示肥胖和超重的卒中患者可获得更好的预后,卒中患者的BMI和死亡率之间存在反比关系的“肥胖悖论”。了解肥胖与卒中患者的预后有助于帮助临床医师制订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以及指导疾病预防。因此,本文综述肥胖与卒中预后的相关研究及进展,旨在探讨肥胖界定标准、卒中类型、卒中病情及病程以及预后指标等因素对研究结论的可能影响,为卒中诊治提供参考,指导未来研究方向。
    脑小血管病影像学标志物与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郑占军, 赵性泉
    2022, 17(12):  1396-1402.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2.019
    摘要 ( )   PDF (16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中脑小血管病患者发生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现象多见,且很多患者合并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标志物,本综述对二者临床上的相关性进行总结。脑白质高信号的严重程度与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复发的风险呈正相关,增加死亡率和不良预后;总微出血数量与血肿扩大显著相关,可预测患者的不良预后;血管周围间隙扩大或腔隙性梗死合并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较少,有待于进一步阐明;多个影像学特征的脑小血管病患者,其脑小血管病总体负荷评分越高,临床不良功能预后及脑出血复发风险越高。
    新型临床试验设计与解读
    整群随机试验
    朱之恺, 谷鸿秋, 姜勇
    2022, 17(12):  1403-1409.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22.12.020
    摘要 ( )   PDF (203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整群随机试验在临床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其以“群”为随机单位,一个群中的所有个体接受相同的干预,因此与以个体为随机单位的随机对照试验相比,整群随机试验能够减少“沾染”,组织实施更为简便,更适合公共卫生措施评价和医疗质量改进研究。然而,整群随机试验组间可比性欠佳,存在设计效应,因此需要较大的样本量。本文将从整群随机试验的历史渊源、基本概念、研究设计、应用场景和案例解读、报告规范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以期帮助临床研究者认识、了解、掌握此类研究设计。